刘志丹和王世泰等人向大烟土贩子“借”路费——红二团兵败终南山北返照金历险记之三

文摘   2024-12-19 17:25   山东  

千万不要错过我前面的两篇视频,因为我在讲述西北革命史上一段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

在前面的篇文章——《1933年红二团兵败终南山,突围北返历险记之一:“红小鬼”一个玉米面馍馍救了刘志丹》《王世泰终于找到深山中瘦骨嶙峋的刘志丹——1933年红二团兵败终南山突围北返历险记之二》中,我讲述了1933年6、7月,陕甘红26军红二团,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推行者杜衡的强令和胁迫下,南下渭华,兵败终南山后,刘志丹、王世泰率部突围的艰辛历程,以及一名红军小战用一个玉米面馍馍救了饿的奄奄一息的刘志丹,王世泰在深山密林中找到了刘志丹。

刘志丹和王世泰汇合后,经过研究决定:带领少数几个幸存者,立即走出终南山,北返照金根据地,重振旗鼓。

要出终南山和北返,就得有足够的路费才行。但是此时,他们除随身携带的枪支外,一文钱也没有。

在这个人烟稀少的穷山僻壤中,上哪里去搞到路费呢?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足智多谋的刘志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刘志丹有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处处留心,过目不忘。他走遍陕甘大地,对于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道路,甚至一个小村庄的地形,都牢记于心,所以有“活地图”之誉。

在终南山中躲避敌人的追捕的时候,细心的刘志丹发现去华县的方向,不时有大烟土贩子出没。于是,他提议可以去向贩子们“借”点大烟土作为路费

当时,在国民党的腐朽统治下,吸大烟是公开的,贩卖大烟土也是公开的。

大家都赞成刘志丹提出的这个办法。

于是,在刘志丹的向导下,他们朝着华县方向走去。走了两天,到达华阴庙的南山梁豁口。豁口处有老百姓避雨的小窑洞,王世泰一行就藏身在窑里等候。

但是,等了整整一个早晨,不见一个人影,他们有些失望。午后,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看见远处有两个人走来,一个挑着担子,一个背着背篓,里面装的都是大烟土。

等这两个人到了豁口,王世泰等人从小窑洞里走出来,向两个大烟贩子解释说:“我们是红军,不是土匪,要借些烟土作路费。

两个大烟贩子看到这些人个个挎着枪,连声说道:“行,行,行!”

王世泰他们共“借”到大烟土100多两。在当时,一两大烟土价值一个袁大头。有了一百两大烟土就等于有了比较充足的路费。

刘志丹和王世泰带领大家原路返回。天很快黑了,他们朝着山坳里的灯火处走去,摸进了一个小山村。由于村子很小,敌人没有在这里驻兵,但在墙壁上都贴着缉拿刘志丹的告示。

如果您认可我的文章,请下单我的代表作《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


刘志丹一行走到村边叫开一户人家的门,这家主人是位老大爷,看上去很忠厚善良。刘志丹向他说明了来意后,买了老大爷的一些玉米面。

王世泰派人放了哨,大家当下就打水、生火,做玉米面糊糊吃。

刘志丹坐在炕头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和老大爷拉话,了解情况。老大爷说:“民团经常到村里来搜查,说是捉拿零散红军,村里贴了许多告示,说是要捉拿前几年在渭华搞暴动的刘志丹,还说不论死活,只要抓住刘志丹一律赏大洋一万块哩!”

刘志丹笑着说:“刘志丹还这么值钱!”

老大爷神秘地说:“你可别小看刘志丹,听说这个人是神仙下凡,会腾云驾雾,专门杀坏人,救济穷人。”

说到这里,老大爷把刘志丹又仔细地端详了一会,突然问道:“你们是不是被打散了的红军?”

刘志丹见老大爷忠厚善良,没有坏心,就微笑着点了点头。

老大爷脸露喜悦的笑容,高兴地说:“我这双老眼真不错呢,你们一来,我就看你们是好人。要是白军、民团的话,早就抢东西,打人骂人了。”

玉米糊糊做熟了,闻见玉米糊糊的香味,精神大振,食欲顿增,每人吃了六七碗,刘志丹平日饭量不大,也吃了四五碗。

刚吃完饭,在村口放哨的战士急急忙忙地回来报告说,山下发现几支火把,一闪一闪向村子里来了。

老大爷急忙说:“你们快走吧,可能是白军的巡逻队来了。”

刘志丹他们是如何绝处逢生的?请关注我的账号,我在下一篇文章中给您继续讲述。不过,我还要“剧透”一点:虽然逃脱了敌人的这次追捕,但是当天夜里的一场自然灾害,让刘志丹遭受了一场更严酷的劫难

关注我账号,下篇文章见!




卢志丹
著名作家,代表作《毛品国学》《毛点评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