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转眼到了岁末,这一年,乐观者依旧负重前行。
这一年里,生物医药行业并没有像去年年底寄希望那般迎来外部环境的转折,各传统和新兴公司的出圈更多是靠着自身的努力在逆境中完成逆袭:靠着提前布局的管线去向MNC换一些珍贵的现金流。
创新药的资本寒冬仍旧未去。
就连曾经公认现金流最稳定的恒瑞医药,也官宣欲港股IPO。作为“向资本市场助力了很多”(指分红)的医药一哥,一直拿自己赚的钱做创新药的它,也终于开始再融资做源头创新。
饶有趣味的是,在老大哥曾经6000亿的时候,市场曾有质疑的声音,问其为何不发再融资来加速创新落地?那时候股市好,行业也好,创新快就是王道。而如今医药融资萧条,一纸公告一出,市场并没有大涨相庆。
锦上添花才是二级市场喜欢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雪中送炭。
但资本不喜欢也得有人去做。
中国创新药企业离全球TOP 10 MNC的沟壑,必定需要以资金牵头的各方资源来填补。毕竟,光是一项新药出海所涉及到的全球多中心临床,就足够让一家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吃紧,而这又是其产品走向全球的必由之路。
不过,资本就是资本,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耐心的还是急躁的,终究是要逐利的。
中国的卫生费用支出已经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未来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下,这个高增速肯定会持续。如果支付渠道有限,过高的支出反倒会成为产业的绳索。
所以,资本市场所逐的“利”,很难像大洋彼岸那般从整体商业化层面去给予。
但就像彩票,即使中奖概率几乎是零,而新闻或是社交媒体,隔三岔五会cue一下大众的神经,告诉你这种千倍万倍的回报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因此才有前赴后继的人去投入。而在国内医药市场,年销售超过50亿人民币的创新品种几乎是零,让高投入高收益的神话打了折扣。
维护创新药高回报的预期,是产业界对顶层设计的期待。
在过去的2024年,疫情之后高基数消失带来的同比高增长,以及反腐之后的回暖都未能快速到来。此前热闹时期的估值泡沫消化之后,新一轮的增长并未如约到来,低谷期比想象的漫长,这个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都在消化、挣扎和反思。
来源:德邦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