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住在鸟的旁边》,春天之门,最好的礼物

民生   2024-10-27 19:06   安徽  



10月中旬,责编月阳老师发来微信消息,说新书已下印厂,“十天左右就印出来”。
我回复以“太好了”的表情。——若十天后印出,刚好赶上我的公历生日。


我像得知一个婴儿预产期的家长,在期待中数着日子……七天、八天、九天……第十天,月阳老师果然又发来信息:“书印出来了。”



我让月阳老师拍个照片给我看,月阳老师说天气不是很好,“等光线好些的时候拍给您看。”

又过了一天,到中午,月阳老师发来书影,阳光照在新书的封面上,绿意葱茏。


封面上的树是春天的香樟树,鸟儿则是年复一年在我窗台筑巢育雏的斑鸠夫妇。


我喜欢新书封面的意境,犹如春天之门,等着人推开,走进去。这也是插画师浏览过书稿之后,凭着印象画出的。





“我先寄一本样书给您,周四您就能收到,”月阳老师说,“若按合同上的约定还要走流程,比较慢。”
我发过去一个拥抱的表情。

周四这天原本有事要出门,我推掉了,坐家里等着快递上门。临近中午,接到顺丰快递的电话,片刻后,包裹交到我手中,拆开,一扇“春天之门”站立在我手上。


“月阳老师,样书收到,今天是我公历生日,这本书偏巧今天到我手里,最好的礼物。”


“哎呀,太巧了,生日快乐!”月阳老师回复。



新书名为《住在鸟的旁边》,是一本观鸟散文集,2021年春节后开写的。


动手写这部书稿的前几年,我就开始对身边鸟类的观察与拍摄,也写过几篇观鸟散文(收录在散文集《浦溪河的一年》)。那几篇散文是我鸟类观察的入门之作,或者说是我观鸟之旅的开端。

“观鸟之旅”在我这儿是个时间概念,我所观察的鸟类只在我居所附近三公里内,与地理意义的旅行是挂不上边的。


我的居所在城郊,出门即见稻田与河流(浦溪河),步行十分钟就是湿地、山林,这样的生态环境,天然地适合鸟禽在其间繁衍生息。

完成《浦溪河的一年》书稿之后,想着接下来写什么,就有一个声音跳出来:写一部观鸟散文集吧。


对啊,是时候写一部观鸟散文集了,作为一个自然写作者,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观鸟,拍摄鸟,写鸟,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了解身边的鸟类族群,探究它们的生活,这个求知的过程让熟悉的居住地又变得陌生起来——在这里还隐藏着另一个我不曾看见的世界,而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探究,使枯乏的生命之流又有了新的水源,灵动而充满乐趣,我在这里的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仿佛并非独自,而是有众多互不干扰又彼此关注的亲友。”(摘自《住在鸟的旁边》)



《住在鸟的旁边》算是我的“自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山中岁时》《浦溪河的一年》均由月阳老师责编,制作得也都非常精美,这第三部当然也是要交给她的。

说起来很有意思,时至今日,我和月阳老师从未见过面,从未通过电话,甚至也没有给对方发过语音。我们只在微信上联系,用文字对话,这是典型的ⅰ人才会使用的沟通方式:保持适度的距离,不给对方制造社交压力。

我从未在公开场合——比如书的序言或后记里表达过对责编的感谢,但我真的很感谢我的责编月阳老师,感谢她在每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对文本的赞美,感谢她为书的装帧制作付出的心神,感谢她与作者沟通过程中的温柔、耐心与尊重。

还要感谢陈雪君和翟家驹先生,书里有四张图片由他们两位摄影师友情赞助、授权使用。

感谢冥冥中的天意,在我生日这天,让这“春天之门”化身为礼物到达我手中。

新书即将上架,届时我会在公众号告知朋友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阅读相伴。



项丽敏,居于安徽黄山,自然写作者,已出版《山中岁时》《浦溪河的一年》《像南瓜一样活着》等十余部作品集,多次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项丽敏的山中岁时
自然写作与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