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班主任发信息给我,说小孩上课会做小动作,让我关注一下。
我心里稍稍揪了一下,最近每天早上出门前,小孩都要往口袋里塞几个破烂玩具,说下课无聊的时候玩;还要往餐包里塞两颗牛奶糖,说下午放学太晚肚子饿,上托管的时候偷偷吃掉。
我说我只有一个要求:上课好好听讲,不许碰这些破烂。至于下课,你只要有本事不被老师发现,随你怎么带。被发现被没收了,你自认倒霉,老师怎么批评,你都得受着。
我想不会吧,难道才带了两天就被发现了?到底是什么小动作,偷玩玩具,还是偷吃东西?我有点好奇,又有点紧张,有种带着小孩一起跟老师玩猫捉老鼠游戏的偷感。
晚上见面问她做了什么小动作,她大大方方承认了:在抠墙。
为什么抠墙?
因为语文课一半太无聊,一半听不懂。总之,不好玩,没意思,手上想找点事做。
太无聊的一半是汉语拼音,学了一年,她自认都会了,简单,不想听。听不懂的一半是认字和阅读,太多字了,看得眼花,看不下去。
最后跟我总结:我听到语文课就头疼,一上语文课就伤心。
我说不是吧,我可喜欢语文了!这么有意思的课,怎么会无聊呢,书上那些阅读,不都是讲故事吗?我小时候特别爱看课文,尤其爱认字,认字会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说完这个话,我心里大呼不妙:完了完了完了,我怎么变成我爸了。
这番对话非常熟悉,在30年前就发生过,只不过那时候是数学。
当年我跟我爸说:我太讨厌数学了,听到数学就头疼,那些题目和算式,我根本就看不懂,一点都不想看。
我爸说:数学怎么会讨厌呢?数学多好玩啊,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做数学题,尤其是难题,解出一道难题会我特别有成就感。
当时我就想:那是你的成就感,关我屁事,你喜欢做题你去做就是了,逼着我做干嘛?
没想到,30年后,同样的报应来到我身上。小孩抬头看看我:你喜欢是你的事,关我什么事?
这一刻我和30年前的我爸惺惺相惜,我俩都空有一身武艺,面对小孩完全无处施展。
来,这个我擅长,我教你。
我不学我不学我不学……
虽然但是,我也不配抱怨什么,她不喜欢语文就抠墙,如同我不喜欢数学就望天。
有一次上数学课,天空很蓝,万里无云,我就盯着窗外出神。数学老师问我:你在看什么?我说今天的天空很美。
和小孩的抠墙异曲同工。
遗传真是玄学,你说有遗传吧,我喜欢的她讨厌,你说没遗传吧,这一代一代的对话和操作又何其相似。
那么问题又回到我头上了,如何能让小孩对讨厌的学科产生兴趣?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无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从来不觉得兴趣这种东西是能激发出来的,我爸就没能成功激发我对数理化的兴趣,甚至他越激发我越痛恨。我不但恨这些课,我还恨他这个人,和数理化一样面目可憎。
如果你认为自己成功激发了小孩的某种兴趣,那多半是因为他本来就对这个事物感兴趣,只是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被掩盖了,没发现而已。
真的,家长首先要认清自己,其次要认清小孩,大家都没有多牛逼。
所以目前我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如果说非要做点什么,那就是对她的语文学习大加表扬,大力赞赏。这种赞赏不能泛泛而谈,你好棒啊,你好厉害啊,太空太虚假。题目做得好,就夸她知识点掌握得好;题目做不好,就夸她写字认真;字也写不好,就夸她态度好;态度也不好,就夸她即便不想也能坚持……总之绞尽脑汁说具体的好话。
不让她更加讨厌这门学科,就是我作为家长的功德一件。
想想我以前,是不愿意享受解出难题的成就感吗?我特么是解不出来啊!解不出题,只会让我有挫败感。
所以,要么你有本事把她教会,要么就闭上你的臭嘴。
那不喜欢语文,喜欢什么呢?
小孩说,喜欢数学,数学课从头到尾听得认真,绝对不会抠墙。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残酷的知识点:喜欢一门课,和能学好这门课,完全是两码事。
她为什么喜欢数学,我想我能猜到:因为写数字比写汉字简单。
我不需要懂她的爱好,只需要懂她的懒。
这不是我的臆想,已经向她求证过了,猜测完全正确。
我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起码她还愿意跟我讲实话。
好在现在语文和数学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虽然不喜欢语文课,但喜欢语文老师;虽然数学老师有点严格,但很喜欢她的课。
总有一个不至于完全放弃的理由。所以她还能一边抠墙一边听课,不像我,只能望天。
至于英语,不好意思,这学期暂时还顾不上,问题太多了,同时解决会炸,一样一样来。
但是不管怎样,墙肯定是不许抠了。
抠坏了我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