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写过一篇文对于“江浙沪独生女”标签,一直与“扫兴”和“管控”对抗的我们有话说,我父母对于小孩的管教方式是比较简单粗暴的,管他三七二十一,先骂了再说,尤其是我爸。
如果我有什么事情做出来和他们期待的结果不一样,比如今天应该4点放学而我6点才到家,进门得到的第一项待遇肯定是一通臭骂:你野到哪里去了!谈恋爱了还是偷跑出去干坏事了!给我老实交代!
不问原因,先预设一个他们认为的场景,骂了再说。
我交代啥呢?无非是班级搞了个活动,活动完又打扫了卫生,耽误了两小时而已。跟你们的那些预设场景完全不相关。
不仅仅是先骂一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骂完之后,即便他们发现自己骂错了,也没有任何解释和道歉,就这么算了。不但算了,甚至可能还挺得意的:这次给了个下马威,以后放学肯定不敢在外面乱窜了。
对待考试成绩也是这样,数学只考了80分?不要说什么题目难,都是借口,耳光先来两个。有一年期末数学80分,我爸换了种方式,他说,我这次不骂你,你自己想想,父母供你吃供你穿供你读书,我们上班这么辛苦,回来还要买菜烧饭给你吃,给你订牛奶买肉包,你用这种分数回报我们,合适吗?
对,不合适,但我真的做不出题啊!我不会啊!
后来有一阵,我爸妈说我学精明了,考得不好,进门先哭,用可怜博取同情,以减轻挨骂的程度。
这是“精明”吗?这是一个可怜小孩的自救啊!一个传统的好学生,只要有一次没考好,就要在学校被老师批,回家被家长骂,她要去哪里找避风港呢?
更要命的是,骂不解决问题啊。你把我骂死,到闭眼的那一刻,数学题我还是不会做。
被这样管教,又是个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容易陷入内耗。初中有那么一阵,一到数学考试,我就从头到脚抖成筛子,只能做出最简单的几道题,剩下的时间,对着空白试卷胡思乱想:怎么办,等分数出来,老师批,家长骂,我爸拍桌子砸板凳的怒吼像滔天洪水,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要如何去承受这一切……随便乱想一阵,原本会做的题也不会了。
现在回过头看看,初高中时期,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内耗上了,非常无谓,也非常可惜。
我们家的这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几十年如一日,直到我工作后也没有变过。回家晚了要挨骂,管你是不是堵车或者加班,甚至坐公交地铁不跟老头老太抢位置都要骂:你坐个车都不知道争取自己的权益,还指望能在社会上立足?
以至于我这么多年考虑问题的第一顺位是:怎么做可以不挨骂?
不是怎么做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最佳的收益,而是怎么做可以不挨骂。
完全本末倒置了。
我之前也写过我爸的文他们这么能杠,为什么还没有撬起地球啊,大家都说哈哈哈太好笑了,其实我从小跟他不亲,哪怕他带我出去吃喝玩乐,我也不感激,他待在家我就头疼,最大的愿望是他去出差永远不要回来。有困难我也不会跟他求助,因为未必能得到帮助,但肯定会挨一顿骂。
现在我们的亲子关系是完全破裂的,我不跟他说话,就连普普通通的聊天都没有,这是我找到的不挨骂的最佳方法。不说话就意味着我所有的事情都不用告诉他,只有沉默和无视,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莫名其妙挨骂。
亲子关系走到这一步,真的蛮可悲的。总结一下,主要缘由不过两个:一是骂之前不问原因,小孩达不到预期时不去先问问为什么,有什么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有什么困难,能不能帮忙解决;二是骂之后没有结果,骂小孩就像泄私愤,骂完就算,不就事也不论事,一个问题都不解决,哪怕小孩委屈了冤枉了那又怎样,我是你爹!我还不能冤你两句了?
都说东亚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在等一句谢谢,子女在等一句道歉,真的是这样。
大家都等不到。
讲句良心话,我爹妈对我娃比对我要温和很多,属于标准的隔代亲,接放学都抢着去(因为他们不能一起出门,会吵架),不让他们带小孩,简直是人生最大的惩罚。
但即便这样,我娃也投诉过无数次:公公每次骂我的时候,我都好难过,好像我是一堆没用的垃圾!
能让一个6岁小孩能讲出这种话,说明在骂小孩这件事上,我爸的水平(主要是嗓门)登峰造极。
老一辈人确实喜欢小孩,但更加喜欢的是自己心目中的那种小孩:听话乖巧成绩好,不吵不闹爱睡觉。
我妈就经常跟小孩讲:你听话,婆婆就喜欢你。
所以保护小孩天性的责任,主要落在父母身上。
我的委屈,肯定是不想小孩再受的,所以我带娃尽可能亲力亲为,他们祖孙周一到周五每天有2个小时的相处时间,从5点半放学到7点半吃完饭,周六周日全在我身边。两个小时是个刚刚好的时间,其中又被吃饭、楼下玩占据了一个小时,引发矛盾的机会不多。
我也跟娃讲了,你那六七十分的试卷,大可不必在他们、尤其是外公面前拿出来,他接受不了,你日子就会很难过。
之前有人说我,别看你整天说你爸这啊那的,小孩都会变成自己父母的样子,你以后多半也和他一样。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特么放屁!我才不是他,也绝不会变成他!
但是,我想要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不代表我就得无条件地放任小孩。在批评小孩这个事情上,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必记仇。
说回这两天我发的火,无论是前天的作业,还是昨天的考试,我发火的原因无非一个:态度。
光是六七十分的分数我是不会发火的,稍微看一眼错题就知道,她完全招架不了阅读理解题,整题全错,小20分就没了。
我们几乎0基础入学,看题读题认字理解,方方面面都是困难。还没怎么阅读呢,就要开始理解了,这确实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没关系,这是缺少训练的原因,才一年级嘛,慢慢练呗。
至于试卷上画些小玩意,就像在书本上涂涂画画一样,也是六七岁小孩的常规操作。前两天她带回来的作业本长这样:
说是在学校哪个屏幕上看到的图案,很想记下来,又怕屏幕跳掉,随手抄起一本作业本就画了。
我当时就笑起来了,小孩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些事情上面。
她也觉得不合适,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擦了吧。我说不必不必,就放着吧,翻到后一页写。
所以抛开天性的部分,对于小孩目前读书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一上来还是先找原因。
像阅读理解这种超出能力范围的困难,我们一起花时间慢慢解决,哪怕到最后实在是能力有限,都没有关系。但是上课不听讲,该写作业的时候跑去干别的事情,这不可以,这是态度问题。
我不会因为六七十分甚至四五十分批评你,也不会因为能力暂时不足批评你,但分数背后暴露的态度问题,我必须批评,你必须改正。
你想画画,想搞创作,想发挥你的想象力,都可以,午休的时候随你怎么画,在家除了一小时的学习时间,其他时候随你怎么画。周末两天休息,我们依然每天一小时学习,其他时间你尽情画。
但是上课的时间,写作业的时间,请不要去碰你的画笔,请不要放任你的想象力,给我好好听课!
态度和习惯,这两个东西,我是没有宽容度的。
昨晚睡觉前我们谈了这个问题,她一股脑全交代了:我最全神贯注的课就是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然后是数学。语文嘛呵呵呵呵……但是妈妈,上个星期开完家长会我就知道错了,已经在改了。
可以的,话已至此,我不再啰嗦,相信你。这是我的另一个沟通原则:说完就结束,不频繁唠叨,不翻旧账。
先端正态度,其他的正确率也好,分数也好,都是后面的事情,至少在我这里,不是一年级的重点。
也有不少人问我,小孩成绩这么差,老师不找你?
不找。并且我感谢他们不找。
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熬汤,大家都需要找准适合自己的节奏。频繁被找,除了徒增我的焦虑外,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更大的益处。
如果老师找我,我大概也只能说:我们在努力解决,但请给我们一些时间。
我们家娃有一大优点是不跟我记仇,这有她性格的原因,另外不谦虚地说,也一定有我不断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去和她进行有效沟通的功劳。
睡觉前,她跟我聊了最喜欢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老师,她好漂亮啊,头发是卷卷的,编一根小辫子,头上还有个大蝴蝶结,我好喜欢她啊……
我说如果是这个老师给你们上语文课,你会不会愿意听?
她说,那也不一定,我会整节课对着老师冒星星眼。
搞得我都好奇了,好想去看看这个老师到底多好看。
她和妈妈谁更好看?
小孩立刻开始端水:嗯……都差不多吧……
没事你说,我不生气。
真的差不多,就是你比她矮一点,比她胖一点,还比她老一点……
行吧,希望喜欢的老师能成为你端正学习态度的一个动力。
最后的最后,我们一起大喊“爱你”,头贴着头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