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5000B已经给出了如何进行原因分析:选择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召集利益相关方-采用各种分析方法(5WHY、鱼骨图、头脑风暴等)以获得根本原因。
如果你仍然不得其法,那么不妨学习下TRIZ理论中的因果分析方法,以借鉴。
TRIZ理论认为根本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它们构成一条或多条因果关系链,因果分析就是通过构建因果链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的分析方法。
因果分析的一般流程如下:
绘制因果链
实施因果分析,首先要确定因果分析的起点,即问题;之后要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在时间上原因一定是发生在结果之前。
因果分析的实施步骤为:
从发现的问题即结果出发,列出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
将这些直接原因视为结果,列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循环进行,直至发现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的判定条件是:当确实不能继续找到下一层的原因时;当达到制度/法规/权利/成本等极限时。
将每个原因与其结果用箭头连接,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即构成因果链。
进行因果分析时,每一步都要至少会分出两个以上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由物质的属性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原因;外因通常是指促使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
在描述原因时,应使用客观的、规范化的描述。进行规范化的原因描述通常使用以下7个动词:
缺乏
实例:几天前一个小区中,没有安装防盗门窗的住户都遭窃了。
失窃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缺乏-防盗门。
存在
实例:没有失窃过的人家经常抱怨在炎热的夏季防盗门影响通风。
影响通风原因的规范化描述:存在-防盗门。
有害
实例:汽车产生的尾气污染了环境。
污染环境原因的规范化描述:有害的-尾气。
过度
实例:有一家安装了一个很漂亮的防盗门被盗走了。
防盗门被盗原因的规范化描述:防盗门
门-美观-过度。
不足
实例:装了防盗门的有几家门被撬后也失窃了。
失窃原因的规范化描述:防盗门-强度-不足。
不可控
实例:夏季南方的机场经常因恶劣天气造成大量航班延误。
航班延误原因的规范化描述:机场-天气-不可控。
不稳定
实例:乘公交车上下班需要的时间不确定。
乘公交所需时间不确定的原因的规范化描述:交通系统-畅通程度-不稳定。
选择问题的薄弱点
因果分析需要发现因果分析链中的薄弱点,从而为问题解决找到突破方向。问题薄弱点的选择原则如下:
如果能够从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优选根本原因。
如果根本原因不可能改变或不好控制,那么沿因果分析链向上逐个检查节点,找到第一个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原因节点作为问题的薄弱点。
如果消除不良影响的成本比消除原因低,那么选择结果节点。
如果选了多个问题薄弱点,那么可以优先选择其中易实现、周期短、成本低、技术成熟等的原因节点。
这套理论方法与5WHY方法类似,但给出了规范化描述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薄弱点的方法,这些可以在实施GJB5000B原因分析实践域进行借鉴。
这正是:
TRIZ因果析精要,链构规因选弱招
五千实施可借鉴,问题解决效更高
参考书目:创新之道﹣-TRIZ理论与实战精要,作者:韩旭 储昭卫 姚威,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