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博士在《Intel改进故事:度量与需求重塑如何实现86%缺陷削减与22%周期缩短?》一文中结合Intel某一代产品质量改进的经验,分析出需求的质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给出了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是不能走捷径的红线过程的结论。
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是软件开发的核心环节,也是实施GJB5000B的重要实践域之一。之所以认为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不能走捷径的红线过程,原因有以下几点:
确保项目成功的基础:需求是项目或产品开发的起点和基础。准确、完整、清晰的需求能够确保项目团队对目标有统一的理解,从而指导后续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如果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被简化或忽视,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不明确、功能缺失或冗余、甚至项目失败。
降低风险和成本:通过细致的需求分析和管理,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如技术难题、资源限制等,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有效的需求管理还可以避免项目过程中的频繁变更,减少由此带来的额外成本和延误。
提升客户满意度:深入了解并准确反映用户或客户的需求,是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满足其期望的关键。忽视需求开发和管理可能导致产品功能与用户期望不符,进而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促进团队协作与沟通: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通常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包括用户、客户、开发团队、测试团队等。通过明确的需求文档和沟通机制,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协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符合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和服务设计领域,需求开发和管理被公认为不可或缺的过程。遵循这些过程和标准,有助于提升项目质量,增强组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不能被视为可以轻易简化或省略的环节。因此,将其视为不能走捷径的红线过程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很多实施GJB5000B的组织对于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重视的不够,以下问题司空见惯:
没有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没有软件研制任务书或者在任务书中只简单提及有几个功能;
如果用户不要求,就不进行需求评审;
即便进行了需求评审,也是走过场,没有评审检查单,发现不了重要的需求问题,只有一些无关痛痒的格式问题……
这样的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必然会后续开发留下无穷隐患。
说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是不能走捷径的红线过程,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我们实施GJB5000B应以此为戒。
这正是:
需求管理无捷径,红线严明不可轻
五千实施为鉴戒,务必严抓此过程
参考书目:Intel改进故事:度量与需求重塑如何实现86%缺陷削减与22%周期缩短?,作者:从斌博士,微信公众号:老丛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