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Scrum)中的评审会议

创业   2025-01-14 07:39   四川  

敏捷中的评审会议是为了确认每次迭代产生的增量是否满足预期,并且决定是否作出调整。

评审会议召开的时间一般是在每个冲刺迭代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冲刺执行之后,回顾会议之前。

产品负责人对用户故事的验收可以在用户故事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在评审会议上进行。

评审会议与Scrum里的其他会议都是团队内部会议不同,评审会议对项目外的人开放。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有Scrum团队,也有内外部利益相关方。

来源描述目的
Scrum 团队产品负责人, ScrumMaster 和开发团队听到反馈,回答问题
内部利益干系人业务负责人、管理人员、经理
销售、市场营销、支持、法律
检查进展,提出建议
提出相关领域的反馈
外部利益干系人外部客户、用户、合作伙伴提供反馈

评审会议的目的是参与者深入交谈,合作讨论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与会的项目利益相关方一起对下一个Sprint要做的产品列表达成(方向性的)共识。

评审会议流程一般如下:

  • 会前:提前发送评审会议邀请给参会人,确定会议室、与会人等相关信息。

  • 会议开始:介绍会议目的和时间安排。

  • 团队代表演示冲刺成果。

  • 讨论现状。

  • 讨论障碍和改进。

  • 确定下一个Sprint要做的产品列表共识。

  • 会议总结。

  • 会后:会议纪要梳理及跟踪。

会议中的演示不用很复杂,不需要做的很炫酷,只要能够介绍清楚团队实现的功能就可以了。常见的做法是打开你的集成测试环境,向与会者展示增量。演示只是达到为深度的讨论提供足够的信息的一种途径而已。

评审会议的时长不应太长。对于长度为一个月的Sprint来说,评审会议时间最长不超过4小时。对于较短的Sprint来说,会议时间通常会缩短。

Sprint评审会议的结果是一份修订后的产品待办列表。

以上就是敏捷评审会议的一些关键点。

这正是:

评审议定迭代终,团队利益共谈中
冲刺尾时商调整,共识待办向明通

参考书目:天天学敏捷:Scrum团队转型记,作者:杨蕾 郑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培训、内外部评价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软件工程之思
软件工程之思,一个探讨软件工程的优秀实践的芳草之地,这里有前辈的成熟经验,也有晚辈的奇思妙想,无论哪种,都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迪。软件工程之思,愿成为推进软件工程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营造软件工程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