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2024年第4期正式出版

文摘   2024-10-26 09:30   四川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培育)

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音乐探索》2024年第4期

(总第165期)目录








缅怀赵如兰先生

——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及其中英双语版问世


专栏导语

赵如兰教授(Rulan Chao Pian,1922—2013)是哈佛大学著名的音乐学家和汉学家,她对中国音乐、戏曲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学术著作与教材、音乐教育与推广、跨文化交流、音响记录与保存等。其中她的著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获得了“美国音乐学协会”最高荣誉的“奥托·金克尔蒂奖”(1968年),对宋代音乐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英双语版《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即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本刊在此专设栏目提前与读者分享赵如兰教授的重要弟子荣鸿曾教授、林萃青教授作序及评价,译者于韵菲博士翻译的赵如兰教授著作的序言,以及责任编辑周丹女士的编辑感悟。

——本刊副主编 洛秦



赵如兰文 于韵菲译 /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序言》[pp.03-04]



荣鸿曾 /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序言[pp.05-07]

摘要:本文为荣鸿曾教授为其恩师赵如兰教授的经典之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的中英双语版译本所作的序言。作者介绍了赵如兰教授严谨、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研究风格,其中国音乐研究在北美的汉学界和音乐学界的筚路蓝缕之功,以及赵教授为我国海峡两岸暨香港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学者与海外的学术交流所起到的重要纽带作用。最后,文中特别讲述了赵如兰与陈应时两位教授之间的学术友谊,肯定了陈教授高足于韵菲博士将《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译为中文,使著作得以在汉语学界进一步传播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宋代音乐研究;中文出版



林萃青 / 中国音乐学的一面镜子[pp.08-14]

摘要:该文写于21世纪初赵如兰教授《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一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再版之际,并作为序文刊于书中。文章立足于全球化的学术视野,对赵著既区别于中国传统及当代学术研究,又挑战西方学者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概念与译谱方法,这一独特研究风格及学术贡献,予以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作者以赵著为个案,说明每一篇音乐学研究的成果都有其背后的条件和考虑,其受容亦有作者所不能控制的时代因素,倡导开放性地解读学术著作,较多地把握著作的写作背景,理解著作所说的和想说但没有说的信息。

关键词: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书评;古谱解译



周丹 / 纪念与传承: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出版记[pp.15-17]

摘要:本文讲述了作者策划与完成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赵如兰的代表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一书的中文译本出版的工作历程。该著曾获得哈佛大学最佳博士毕业论文奖与美国音乐学学会的最高荣誉“奥托·金克尔蒂奖”。该著首次为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建立了英语术语体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将于2024年11月推出该书的中文译本《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旨在推动中西音乐学术交流,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赵如兰





音乐思想研究与辨析


——“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栏


专栏导语

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探讨音乐如何影响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研究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如何影响音乐的创作、传播和接受。音乐社会学的作用包括文化理解、社会变迁、身份认同与社区建立、社会问题的反映与批判、文化传播、教育与社会化,以及经济作用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等方面。总体而言,音乐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音乐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本刊特设“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栏,以飨读者,并期待与学界共同推动音乐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本刊副主编 洛秦



王次炤 / 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当代意义[pp.18-22]

摘要 :音乐社会学研究,是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现实和研究者对社会音乐现实的观察而开展的。当代音乐社会学研究也同样需要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音乐结构和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研究者对当代社会音乐的审视和判断;从千丝万缕的音乐社会关系和社会音乐进程的逻辑规律中推进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考。新质生产力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音乐和新兴剧场的涌现,无疑会极大地冲击传统音乐的生存形态。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必然会改变它固有的社会功能。音乐社会学的任务,是在密切注视社会变革的前提下,揭示出特定社会条件下音乐艺术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正是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社会关系



伍维曦 / 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社会学方法刍议[pp.23-33]

摘要:以现代西方语境中的“Musicology”研究范式及其与社会学方法的关系为参照,对20世纪汉语语境中“西方音乐史”的范式史进行梳理,并对当下这一学科的社会科学化发展趋势加以评析。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社会学;西方音乐史;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作品中心主义



范晓峰 / 社会哲学视域下的音乐社会学[pp.34-42]

摘要:社会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及社会团体活动特殊规律的研究。社会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而来的一门现代学科。将社会哲学纳入音乐社会学研究视域,首先是一种回归,即将人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及社会团体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学微观层面的社会行为或人际互动的具体事实相结合;其次,以宏观层面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音乐社会学研究领域,将音乐社会学研究的特殊规律与微观具体事实加以贯通;其三,在研究对象的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社会文化生存结构等基础上,以定性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定量的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多样性语言和文化转向,使之产生更多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模式。由于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至今没有一个确定且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对社会音乐现象特殊规律及其实证性、技术性方法的研究,理应成为社会哲学的研究视域,它应该是音乐社会史、音乐社会哲学(美学)、音乐社会心理学基础上的,有着特殊性规律和技术性方法的“音乐社会学”。

关键词: 社会哲学;社会学;音乐社会学;共时性;历时性;个体本质;集体本质



李小诺 /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音乐社会学研究[pp.43-49]

摘要:音乐社会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他学科综合的理论和视角揭示音乐与社会关系。首先梳理 “音乐←→社会”双向视角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成果,整合多学科研究结论揭示音乐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新时代社会变革和转型中音乐社会学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音乐文化;互动参与;社会功能



武文华 / 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观念及其真理性置入[pp.50-59]

摘要:阿多诺“真理美学”的逻辑形态向社会理论的过渡,关注时代背景、社会价值和立意取向以及聚焦社会道德、人文情怀指向的哲思观念和言乐姿态,具备真理性气质。艺术哲学、意象美学的异文化视角可观照真理性置入的问题并考察其观念旨趣、意识延伸、学理渗融状态,得出定格本真、理性透镜、审美价值重估、理性结构立场、感性祛魅状态、艺术审美立极和爱智意象、边界意象、关系美学意象、思维交响意象、取舍意象、伦理意象等认识。

关键词: 阿多诺;真理美学;审美价值重估;感性祛魅;艺术哲学;审美意象



于佳煖 / 接受或抵制专业分工中的审美:一种塑造行动的社会学观察与分析[pp.60-67]

摘要: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界的质性研究,探索在同一个本土艺术界中,来自不同专业分工的艺术家如何理解由于全球化过程所导致的不同审美并据此塑造行动。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民族音乐界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自此,民族音乐从业者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演奏家群体总体更偏好“传统”审美,即在音乐内容上强调稳定性,但在表演风格上则追求高度的个性。然而,其他类型的音乐家,即那些参与作曲、指挥和理论研究的音乐家,则更倾向于追求他们心目中“西方化”的审美,并偏爱创新性的创作风格以及系统化和常规化的表演风格。这些文化框架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做出接受或抵制专业分工中审美的决定。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以展示本土性-全球性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审美系统如何影响音乐家的决策。

关键词: 艺术界;审美冲突;民族音乐;专业分工






音乐文化研究与思考

——“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音乐研究”专栏


专栏导语

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专注于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全面、深入研究。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目的是通过综合分析,深入理解国家或地区的特质和发展动态。区域国别学的音乐研究作为一个受到学界极大关注的新兴领域,正在发挥其特殊的影响力。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历史研究与现代社会、传统延续与发展、多元文化语境共生性、语言与跨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因此,专设栏目以飨读者,以区域国别学的音乐研究为主题,通过多维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理解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各种复杂挑战提供宝贵的知识和积极的视角。

——本刊副主编 洛秦



吴艳 洛秦 / 区域国别学视野中的南洋华乐“音乐文化飞地”研究[pp.68-85]

摘要:南洋华人音乐研究从时间上看跨越了汉朝至今,从空间上看贯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毗邻地区,把亚洲连接成一个既具有内在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的共同体。因此本文尝试在区域国别学的视野中,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四国华人音乐安置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内向性”视角的深描,并以音乐文化诗学的“音乐人事与文化”关系研究模式,探讨南洋华人音乐“外向性”交往中所呈现的“文化避难”“文化传播”及“文化认同”的内涵与意义。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南洋华乐;音乐文化飞地;音乐人事与文化



赵书峰 房珩 / 区域国别学视域中的泰国优勉瑶民间礼俗传世唱本的在地化表达——基于对中、老、泰《盘王大歌》的比较分析[pp.86-97]

摘要:作为一个世界性离散族群,东南亚优勉瑶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民俗活动、语言以及传统音乐呈现出典型的“在地化”特征。具有“汉字文化圈”类属的泰国优勉瑶民间礼俗唱本(《盘王大歌》)唱词结构书写与音声特征,因其处于多元宗教文化圈历史发展情境中,由此导致优勉瑶传统音乐出现某种程度的“涵化”现象,即:在基于对其母文化“濡化”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泰国“大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种宗教文化,呈现出互融、多元、包容现象。通过中、老、泰东南亚三国优勉瑶《盘王大歌》唱词语言与音乐的比较研究可见,优勉瑶在与泰国主流文化、跨族群间互动与交流后,呈现出典型的音乐变迁行为,其主要是通过书写“家先单”“祖书”的传统与举办传统仪式来强化鲜明的族群迁徙历史记忆与深刻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此同时,泰北部分优勉瑶宗教信仰的基督教化、佛教化现象导致其民俗仪式唱本语言传承环链出现部分断裂,致使优勉瑶民间礼俗仪式唱本的“原生性”传承现状堪忧。

关键词:泰国;优勉瑶;民间礼俗唱本;《盘王大歌》;在地化



胡晓东 王亚军 /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构想——兼论相关概念内涵与关系[pp.98-107]

摘要: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注重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各领域的研究,带有智库性质的学科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是区域国别学下属的一个研究领域,旨在以音乐为窗口,洞悉对象区域或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国民心理素质,深入分析世界各国政治与国际关系,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可资借鉴的咨政报告。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构想廓清了该领域的研究性质与范畴,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等,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进一步厘清其内涵与外延,认为区域国别音乐研究虽在起步阶段且面临诸多挑战与不足,但其蕴含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不容忽视,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音乐研究;音乐政治学;民族音乐学;学科交叉



凌晨 / 中越跨境遗产壮族末伦的传统延续与舞台建构[pp.108-117]

摘要:壮族末伦是广西西南部德靖土语方言区的一种地方活态非遗文化,在地理人文、历史风俗、信仰传统和语言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与区域内其他音乐品种(如南路壮剧、提线木偶戏、曲艺末伦)之间形成交融共生的源流发展关系,逐渐成为该区域范围内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种,并于2021年被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末伦作为民间信仰体系外化的一种音声符号表达,是中越两国壮-岱/侬族群共享互通的一种跨境音乐文化遗产。在无数次“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当代舞台表演建构过程中,它如何延续末伦仪式音乐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又如何在跨区域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双向互动中形成区域音乐文化的传统发明与表演重构,从而深入挖掘壮族末伦的音乐表演样态和文化功能价值,对于广西壮族德靖土语区民众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跨境遗产;壮族末伦;区域音乐;核心音腔;舞台建构






音乐表现研究与分析


曾美月 /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源与流辨析[pp.118-122]

摘要:“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家喻户晓的常用谚语,今人常从字面上理解它的含义。追溯源头,它的原文出自先秦至汉代的两段不同叙述,原典意义也与今人理解不同:“丝不如竹”的初始含义是赞美天然竹材无须耗费过多人力就能成器,“竹不如肉”的初始含义指登歌用于堂上、有歌颂功德的歌唱而贵于竹。晋代出现 “竹不如肉”“丝不如竹”两词合并,以“渐近自然”作为结语,由此形成“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的用语并广泛传播。在漫长的历史传播过程中,后世古人对初始含义进行继承、发展与考辨,使这句用语在原典语义基础上衍生出多种不同含义。

关键词:音乐用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



魏雨薇 / “不变性”作为十二音系统的逻辑链[pp.123-132]

摘要:不变性,是十二音序列在变化时保持不变的音乐特征或关系。文章提出米尔顿·巴比特的“不变性”理论——包括移位不变性与倒影不变性,对他的十二音系统创作起到决定性逻辑作用。同时,在巴比特的晚期创作中,尤其在大型矩阵复合式作品中也对音高组织的细节处理表现出不同的“不变性”的结构思维。

关键词:不变性;十二音;米尔顿·巴比特;矩阵



王峥 包嵘 / 罗曼尼斯卡的表现形式及案例分析——兼及对罗伯特·耶尔丁根相关理论阐述的再思考[pp.133-144]

摘要:罗曼尼斯卡(Romanesca)是一种作曲模板,它以旋律线条与低音线条的独特进行为表现特点。该作曲模板在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关于其表现形式与特点,以罗伯特·耶尔丁根(Robert Gjerdingen)为代表的欧美音乐理论家作出了相应的诠释。以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的音乐作品及其他欧洲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为例,探析罗曼尼斯卡的多种表现形式与特点,并对欧美音乐理论家关于罗曼尼斯卡的定义、命名及分类予以相应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罗曼尼斯卡;作曲模板;罗伯特·耶尔丁根;阿尔坎杰罗·科雷利




微信














音乐探索
欢迎关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