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在上世纪特殊时期过着极为奢靡的生活,无论是居住条件、饮食要求还是对各类生活用品的追求等方面,都远超常人想象,与当时普通百姓艰苦的生活形成鲜明反差。
先看居住方面,王洪文起初分到康平路四室公寓,这在当时已算高端居所,可他欲望不断膨胀。先是搬进更奢华的三层洋楼,后又盯上东湖路七号大别墅,那里有游泳池和网球场。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把东湖路电影院划作私家影院,后来到北京,住钓鱼台16号楼也不满足,又让人在郊区修两栋别墅,面积分别达700平米和1700平米。
姚文元到北京后,先是住进有60多间房的四合院,却嫌不够,搬到有125间房的四合院,装修还花了当时相当于1300万元的费用。
康生住的“竹园”四合院,本是盛宣怀府邸,占地2万平米,有115间房,董必武曾因不适应搬走,康生却一住19年,精心打理成自己的小天地,后来还成接待外宾场所,引得外宾称赞不已。
饮食上,江青最为挑剔。吃鸡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黄,雏鸡要半斤重,吃鱼去头尾,吃螃蟹只要公的,菠菜要做泥,芹菜要抽筋,绿豆芽掐头去尾。热衷进口高价保健品,还曾用4架大型运输机从杭州运茶树,为茶树修暖房,结果因气候原因没养活,劳民伤财。她讲究穿戴,曾仿制外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在广州居住时,嫌弃水质开凿10公里管道引山泉水,嫌弃沙子不好从海南运细沙。对交通工具要求高,因车冷风不佳就让采购6辆奔驰。还花费大量经费置办顶尖摄影器材和高质量电影放映设备。
王洪文吃喝也讲究,回上海要求食材新鲜,偏爱西餐,调厨师做牛尾汤、焗牡蛎等菜,爱喝茅台酒,早餐也喝。查抄其办公室发现大量茅台酒和中华烟,还把上海相关部门当私家供给站,两年间取走物品总价超63万元,连钓鱼竿、汽车喇叭都要求进口。
张春桥和姚文元生活同样奢靡。王洪文办公室保险柜里有不少现金,是上海机关给的“生活补贴”,连警卫员都有“照顾”。张春桥女儿结婚,在锦江酒店摆50多桌宴席,收到大量贵重礼品,像徐景贤送的西德产彩电、陈阿大送的1000元礼金,这些都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四人帮”的这些奢靡生活,与当时百姓凭粮票吃供应粮、忍饥挨饿的日子形成了天壤之别。
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