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912年出生于河北农家的张玺,有着非凡的革命生涯,在河南等地为革命与建设贡献颇多,后调往中央工作,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47岁,而曾做他秘书的朱镕基后来成为国务院总理,张玺的奉献精神值得铭记。
张玺年少时便展现出卓越领导能力与进步思想觉悟,担任团支部书记,然而20岁时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被关押四年。
狱中,反动派对他施以酷刑、进行恐吓,但他坚守信仰,还转为共产党员,积极组织同志反抗敌人。
1936年出狱后,张玺前往山东、河南河北边区,担任宣传部长及特委书记,为重振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奔走。
抗日战争爆发,他一边引领群众生产,一边组织大家参与抗日和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他调往豫西区,任党委第一书记兼军区政委,有力推动革命事业发展。
1949年,张玺接受任命成为河南省委书记,开启新征程。面对河南这一农业大省,他着重稳定社会秩序,带领班子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建设。虽遭自然灾害侵袭,他发动群众组织生产,助河南走出困境。同时,他致力于恢复工商业发展,通过整顿财政、税收等手段,推动河南经济快速进步。此外,积极开展剿匪工作,为恢复社会生产、保障人民安宁贡献巨大,使河南各项工作渐入正轨,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1952年,张玺调往中央,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担任委员、党组书记等职,参与制定国家五年经济计划,当时朱镕基任其秘书,受他严谨认真及高度责任感影响颇深。
后来,朱镕基调往其他部门,张玺则迎来新挑战,1956年率团赴苏联开展项目援建谈判工作,展现出卓越外交能力。
可惜的是,此后张玺身体出现问题,不到三年便因病离世,令人惋惜。
张玺一生都将民族解放事业置于首位,不懈奋斗。艰难时刻,他坚定贯彻中央决策,发动群众,开展游击,守护革命根据地,为河南发展贡献巨大,让农业大省焕发生机。
他虽英年早逝,但其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永远值得铭记,是全体人民的骄傲,也为我们树立榜样,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坚守信仰,服务人民,为民族复兴努力。
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