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将军是新中国军事史上的杰出人物,有着令人钦佩的一生。
谢振华1916年生于江西贫农家庭,父亲是早期革命者,投身朱老总和陈老总领导的革命斗争。1930年,父亲遭敌人杀害,14岁的谢振华怀着国仇家恨加入红军游击队,作战英勇。
1931年,他进入政工干部训练队学习,后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部干事。1932年,谢振华光荣入党,此后先后在红军干部政治班、红军大学深造。1934年,年仅18岁的他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的团政委,是当时最年轻的红军政委。
不过,因长期在后方负责征兵、宣传等工作,像担任武装部政工科长、团政委、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等职,抗战初期他建功机会不多。
1938年,谢振华到延安马列学院深造,后去山东、江苏开展根据地工作。直到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重回前线,担任新四军团长兼政委。这期间他军职七年未晋升,影响了1955年授衔,本有可能被授中将。
抗战胜利后,谢振华任华中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他着力培养通讯员,助力宣传教育工作,还培养出新闻干部,彰显领导才能。1949年,他被任命为第9兵团30军军长,是第9兵团最年轻的军长。
谢振华参与了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诸多战役。在渡江战役中,我军取得重大胜利,解放多座重要城市,他指挥的三十军表现突出,为华东地区解放立大功,推动了历史进程。
建国后,谢振华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担任21军军长、69军军长等职。特殊时期,全国情况混乱,1968年他担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省委第一书记等职,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制止山西武斗,恢复社会秩序。面对阴谋集团拉拢,他坚决回绝,抓工农业生产,恢复煤矿生产,获周总理赞许。
1982年,谢振华任昆明军区政委,百万大裁军时,昆明军区并入成都军区,原本有机会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这一大军区正职,可他以年事已高为由,把机会让给年轻干部,辅助做好交接,之后退居二线任中顾委委员。
1988年恢复军衔,因之前拒绝相关职位,他错过授予上将军衔机会,但其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谢振华将军一生以革命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战争年代战功赫赫,和平时期贡献突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传承。
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