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上午,我校化学科组开展关于“新课程、新教材”的优质课展示交流活动,推动“双新”课堂的深入实施,进一步落实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林蕴静老师选择了《盐类的水解》一节课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在本节课中,以学生熟悉的厨房作为情境创设的大背景,创设两个真实情境(情境一为碳酸钠可作为食用碱使用,情境二为氯化铵可作为除锈剂清除炉具上的铁锈),以一系列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探究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理及其规律。该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的内容丰富,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建立连接,体现化学源自生活的思想。本节课还设计了学生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课题展示
板块一是探究食用碱碳酸钠的秘密。从面食包点的制作中引出食用碱碳酸钠,并从溶质和溶剂的电离及微粒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本质原因,并利用三段式计算碳酸根结合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程度,从计算数据能感受到该过程是非常微弱的。
板块二是探究除锈剂氯化铵的秘密。从炉具生锈须除锈引出除锈剂氯化铵,模仿板块一中的分析过程,分析氯化铵溶液呈酸性的本质原因,并利用三段式计算铵根离子结合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程度。
板块三是探究盐的类型及其酸碱性的秘密。从板块一和二的分析中,得出盐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的事实,激发后续学生探究盐的类型及其酸碱性的规律的兴趣。在该板块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测量六种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实验结果得出规律。
板块四是揭示盐类的秘密——盐类的水解。通过上述的两个案例分析,又结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测量结果,归纳总结出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与盐电离出的弱离子有关,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并总结水解的规律。最后,通过练习加强巩固学生书写水解方程式的能力。
课后点评
课后,化学科组的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节精彩的校级示范课。
梁达豪老师点评:《盐类的水解》处于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教学重点为盐类水解的定义、规律。林老师基于教学重难点和课标要求,设置挑战性学习主题《“厨房大作战”——盐类的秘密》和深度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情境处方中的两个常见用品的探究,让学生沉浸式学习,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效果。
陈丽琴老师点评:由个别到普遍,再到规律总结,不断深化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思考总结,学以致用。
同时,科组老师们也对本节课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多让学生“一对一”互动。
图文:化学科组
编辑:刘燮茵
初审:康云峰
复审:周泽选
终审:李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