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研究成果: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

文摘   2024-12-21 07:40   山东  

前言:本文旨在分享,不做评论。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能深切感受一下我们国家顶尖专家和智库的研究水平。

          

 

随着前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经济博弈的话题一直都是热点,特别是中国的经济何时超越美国更是备爱关注。

在和大伙分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之前,先分享几位著名“专家”的观点。

          

 

2015年04月,时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林毅夫说,中国经济规模最慢到2025年会超过美国。

到了2018年,林毅夫又说,203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014年09月2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理论期刊>>《红旗文稿》>>每期精选发表文章《张维为:我的中国观》,文章中说,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应当在一至五年内超越美国。即使用官方汇率来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也将超越美国。

十年过去了,张维为的预测实现了吗?

2020年,张维为在一次演讲中说,世界上只有中美有新经济水平,中国发展势头压倒美国。    

          

 

2018年前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博士在全国各地演讲时,称“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

          

 

根据笔者查询,最新预测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研究报告应当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这份智库报告。    

该报告发布于2023年1月。

          

 

下面摘录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2023年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承办了题为“新的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国与世界”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

人大重阳通过收集与分析公开数据,从多角度阐述和解读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中国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由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廖群主笔,并发布报告《劫后重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和中国未来》(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为论述起点。    

报告认为,自疫情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从劫难到复苏再到回归的过程,中国以精准的防疫措施成为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避免年度经济衰退的唯一国家

受益于全球疫苗接种的加速,2021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

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并持续恶化,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叠加疫情影响,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报告认为,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元年,从此世界经济走势将主要由非疫情因素主导

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将面临新旧挑战交织的严峻局面。报告中结合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增长动能加速走弱、逆全球化加剧、中美经贸冲突升级、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乌克兰危机持续、经济滞涨的可能性大幅上升、债务风险累积隐患、美国联合盟国打压中俄、新冠疫情后遗症不能排除等九大维度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严峻环境。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人大重阳网站查阅具体分析)

          

 

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中期看,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进一步增大,因此,经济增长结构将呈K型态势,即不同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明显拉开;这将不仅会发生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会发生于发达经济体。    

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前景取决于世界和平局面的维持,如果逆全球化走向极端,特别是美国联合西方盟国打压中、俄导致世界政治和经济大分裂,则世界经济必将衰退至崩溃的地步。

报告从多个方面事实反驳了“中国崛起顶峰论”。

报告认为,尽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短暂放缓,并不能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达到制高点。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水平依旧可观,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崛起的势头不会改变,这种持续不断地崛起,其结果必然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

报告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预测及依据。

第一,中国经济仍将实现中高速增长,全球占比继续上升并于2030年超过美国。

过去40余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目前进入4-6%的中高速增长阶段。1978至2019的42年间GDP年均增长9.4%,为高速;2020、2021和2022三年由于新冠疫情年均增长4.4%(估计2022为2.8%),为中高速。虽然中速增长的速度可能低于少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如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但仍将高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值和所有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值。最终,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必将继续上升,按当前汇率和价格水平计算,预计将于2030年从2021年的18.5%升至22.2%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高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将不断提升,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科技发展方面,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科技早已展开了战略布局,后疫情时代实现进一步的科技跃进势在必然;产业结构方面,后疫情时代中国将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结构水平不断升级;区域经济结构方面,城市群是城镇化进而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必然归宿,后疫情时代中国持续城镇化将以城市群兴起为新的方向。

第三,中国正在并将继续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同步推进反霸权和国际合作。

在逆全球化和美国联合盟国打压中、俄的严峻形势下,后疫情时代中国将被推上更大的国际舞台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将继续本着和平、合作、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改革,着力改善全球发展不平衡难题,坚定世界反霸权,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各国之间正常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

    

报告特别提到了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2022年,由于美元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和美国通胀攀升,造成了名义GDP美国增量大于中国增量,从而导致名义GDP全球占比美国上升和中国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美元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和美国通胀加剧造成的,实际GDP增速中国仍然高于美国1个百分点以上,因而从实际GDP增量来看,中国仍高于美国,实际GDP的全球占比是美国比中国下降得更多。

报告特别指出,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值和美国高通胀都是短暂的,去年年底已开始回落,今后将继续回落至正常水平,2022年名义GDP全球占比美、中数字的逆转是暂时的,2023年将逆转回来。

报告最后的结论是,名义GDP全球占比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比过去的预测仅仅只是后延2年,从以前预测的2028年延至2030年。

背景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人大重阳是一所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后记:

看完这个报告,笔者感到备受鼓舞。今天是2024年12月18日,马上就要进入2025年了,距离人大重阳预测的经济规模超越美国仅仅剩下六年的时候。相信只要我们勒紧裤腰带“熬”过这六年,一定会迎来扬眉吐气超越美国的那一天!

可是依然存在诸多困惑。

困惑1:俄乌战争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影响因素的俄乌战争,到现在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依然胶着。虽然说俄罗斯越打越有钱,但是前几天的一则新闻让人困惑。

据澎湃新闻报道,俄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支持在俄全国推广食品券制度。    

困惑二:人民币汇率

2023年1月2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1美元≈6.9646人民币;

2024年1月2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1美元≈7.1289人民币;

2024年12月17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1美元≈7.2836人民币。    

从人大重阳发布报告到现在,人民币一直在贬值,美元一直在升值。显然和人大重阳在报告中提到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值和美国高通胀都是短暂的”是相反的。

对于汇率,人大重阳的专家们应当如何解释呢?

          

 

最后,非常期待人大重阳这种国家级智库的预测能够实现!

你相信他们的预测吗?    

老头和你随便聊聊
一个老理工男,和大伙随便聊聊逻辑学有关的话题,一起来学逻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