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有一个很有趣的效应——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的意思是,如果把一碗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碗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这个有趣的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进入了一个乌烟瘴气、贪腐成风的环境下,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被这个环境所吞噬,成为贪腐的一员;如果一个组织中出现了一个贪腐分子,那么同样意味着这个组织存在着大量的贪腐成员,甚至全体都是。
或许这是一个认识当前腐败现象的有趣的角度。
参考消息网2023年1月13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3日报道,据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3日通报,2022年中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59.2万人,其中处分省部级干部53人。
通报提到,2022年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44.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
根据通报,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53人,厅局级干部2450人,县处级干部2.1万人,乡科级干部7.4万人,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
新华社报道,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中管干部54人、厅局级干部2480人、县处级干部2万人;1月至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9721起,批评教育114238人,其中包括7名省部级干部、589名地厅级干部……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4.2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58人;今年以来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60万个;前11个月,全国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近9.2万起……
如果官场是一桶酒,这些贪腐官员是一碗碗的污水,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整个官场是一大桶污水……
如果说官场是一大桶污水,进入官场的大小官员是一碗碗的酒,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官场还是一大桶污水……
面对这一大桶污水,该如何办呢?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句话出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2-1902)的著作《自由与权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包刚升说:
与市场相比,政治状况、制度安排和政府行为对道德风尚的影响更大。一个社会倘若出现了普遍的道德溃败,与其说是市场的结果,不如说是政治的结果。
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导致道德溃败,而是不讲规则的市场经济、处处都讲“潜规则”的市场经济导致道德溃败。
政府管制与资源支配
政府管制过密、企业负担过重(如税负过重)、政府支配资源过多会危及道德风尚。管制过密和税负过重会诱使或迫使企业违规经营,企业一旦违规就倾向于规避监管并与监管部门官员形成复杂交易关系。
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只能由少数人来负责行使,没有任何例外。但是没有约束的少数统治精英,必然沦为一个掠夺性的专制集团。因为按照人性的一般规律,服务于自身利益是人性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不例外。
在人性面前,道德约束纯属扯淡。
为了避免的少数精英统治阶层沦为掠夺性的寡头统治,人类社会发明了三个主要办法:一是民主制度,这是约束精英统治的主要措施;二是分权制衡,防止少数掌握权力的人滥用权力;三是法治——任何人、任何组织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通过宪法与法律约束权力。
民主与非民主的主要差别
第一,权力来源。民主制度下,所有的权力来自民众授权,而不是统治者自身。
第二,透明与公开。权力及权力拥有者的所有事项都必须向社会民众完全公开,包括官员财产。
其中,权力来源是民主的核心。政府权力来自于民众的授权时,他们才更有可能照顾到普通民众的权利、利益与诉求。
民众授权的核心是来自每一个人的选票——自由表达意见并且不受任何强制或限制的选举。
经查,李石松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借用车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帮助他人晋升职务;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不正确履行职责,对统计造假失察,违规干预插手司法活动;贪图享乐、道德败坏;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大伙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