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荟萃】何邦春|韩坊寻粉

乐活   文化   2025-01-03 14:43   江西  


韩坊寻粉

文/何邦春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韩坊人,无论走多远,然心之所牵者,梦之所绕者,实乃家乡韩坊也。

韩坊镇,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南部边陲,地处信丰、赣县、安远、于都四县交界之地。这里丘陵起伏,土地肥沃,赣县最大的盆地——韩坊盆地,就在境内。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赣县历史上首位翰林何其睿、开国中将廖容标等著名人物。这里民风纯朴,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善良。从北宋至清代,韩坊皆属“四会乡”,据清同治版《赣县志》记载:四会乡,民风尚俭,勤于劳作。

韩坊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采茶马灯(走马灯)、洞萧制作技艺、珍珠粉制作技艺等颇有代表性,其中珍珠粉制作习俗和技艺,在赣县区境内可以说是韩坊镇所特有。


珍珠粉是韩坊镇境内的一道著名小吃,它与凉粉、索粉、包米馃、饺子合称“韩坊五大美食”。为了全面了解珍珠粉全套制作流程,在赣县区文化馆的支持下,经过事先与初中同班女同学、熟悉梅街村村情的迳里村乡村振兴专干黄利美(她娘家是梅街村的)联络,在她的联系和帮助下,我决定利用元旦假期时间,深入梅街村探访珍珠粉制作技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三秀。

梅街村,古代属“天狮村”,因村落水口山势高耸陡峭,状若狮子而得名,至今依然有狮灵山寺、天狮桥等古迹。梅街村地处韩坊镇中部,处韩坊盆地腹地,四周群山环抱,村中平畴沃野,风景如画,拥有良田三千余亩,自古是韩坊镇水稻的主要产地,也是科学种田的示范基地,南部的万象山属丹霞地貌,风景优美。


梅街村人烟密集,全村辖21个组,25个自然村,有黄、彭、刘、陈、潘、钟、廖、邱、赖、朱、谢、曾、龙、杨、任等姓氏。在向导的带领下,我穿过数栋农民新居,来到梅街村彭屋组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里。

“到了,这就是江三秀家。”向导、韩坊镇梅街村妇女主任刘春香对我说。我把摩托车停好,跟随向导进了院子并上楼。

江三秀家院子不大,丈夫姓彭,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娘家是本镇大营村江屋组人,世世代代都会制作珍珠粉,她三十年前就学会了珍珠粉全套制作技艺。

韩坊镇梅街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层深厚,种植生产的优质大米,为制作珍珠粉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要让大米变成珍珠粉极其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制作珍珠粉,除磨浆是电动磨浆以外,其余的制作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

“制作珍珠粉蛮辛苦,都是体力活,至少需要11天时间,包含浸米、清洗、磨浆、晒粉、搓粉、过筛、晾晒等工序,其中筛好成形的珍珠粉,光晾晒就要一个星期。”江三秀丈夫彭邦洲介绍说。

据了解,制作珍珠粉的原料大米,也很有讲究。不能用晚稻米、中稻米,都是用早稻米。

“一斤大米可以做多少珍珠粉?”我接过话头请教。

“这个只有八成,就是一斤大米可以做八两珍珠粉。”江三秀说。

“现在卖多少钱一斤啊?”我接过话头继续请教。

“卖13块或者15块一斤,买的少就卖15块,买的多就卖13块。”江三秀说。

“一年制作珍珠粉多少斤?”我接过话头继续请教。

“大概(大约)是1吨左右。”江三秀说。

“一年之间从什么时间开始筛(制作)。”我问。

“介细(这个)就要(只有)冬下(冬天)才会筛(制作)哦!春角(春天)天气热,浆鼎味(好会)馊,筛(制作)不得。”江三秀丈夫彭邦洲接过话头回答。


经过仔细了解,江三秀夫妻俩从事商品化制作珍珠粉是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是整整十年了。每年的制作时间,都是相对固定,都是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即整个冬季)。

经过仔细采访,我了解到,她的销售渠道是赴圩(韩坊圩)市场上卖,还有老顾客来家里买,目前暂时不愁销路。算了一笔账,虽然辛苦些,但还是收入可观。在韩坊农村来讲,是一项不错的营生。2024年9月,江三秀被赣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珍珠粉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采访结束后,我也买了10斤,让家人尝尝。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看似一碗普通的珍珠粉,却是唯系韩坊游子乡愁的纽带和桥梁。韩坊珍珠粉,它浓缩了韩坊四时的雨露和阳光,它饱含着故乡泥土的芬芳和田野气息,见证了韩坊人民的勤劳和汗水。在天南地北的韩坊游子,在异国他乡,吃着熟悉的故乡韩坊珍珠粉,心灵得到慰籍,那特有的清甜滋味,是故土乡亲无言的召唤,是故土山水在胸中流淌,是故土气息在胸中氤氲飘荡!

我亦是韩坊游子,写到此时,情难自禁,亦心雨滂沱!但愿珍珠粉这道美食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喜爱,愿珍珠粉产业兴旺,泽披更多的韩坊人民。

作者简介

何邦春,1989年3月生,江西赣县人,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江西日报》《阅读时代》《当代江西》《赣南日报》《江西工人报》《江西政协报》《今朝》《客家摇篮》等报刊杂志。

本期编辑:风侠  图片:何邦春


   征稿声明   

 

赣之源文苑是一个纯文学平台。

本平台致力打造高质量文学氛围。

现长期向广大文友征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稿件。欢迎四海文友赐稿。
①来稿要求本人原创,且无在其它公众号推送过,附个人简介相片一份。
②来稿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③来稿字数不限,稿件择优选用。

投稿微信:lf20141009  

  邮箱:  lflwl99@163.com

稿费及赞赏:稿费来源赞赏,10元(含)以内,不发放稿费,留做平台运营开支,10元以上的按照赞赏金额70%,发放稿费。

扫码关注赣之源文苑

赣之源文苑
立足赣县,面向全国,服务大众,旨在营造浓厚的文学文化氛围,让全国人民了解更多的赣县的历史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