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进士,大家对文进士了解比较多,赣县历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大部分都是文进士出身,如宋代的曾准、曾开、曾几,明代的刘思诲、谢诏,清代的何其睿、刘景熙等。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史志资料中的进士,如无说明,均为文进士。而知道武进士的人就不多了,能讲清楚、能知晓赣县历史上武进士的的人士就更少了。
据各个版本的《赣县志》记载,明朝以前,赣县无武进士。赣县历史上共有八名武进士,他们是郭朝濂(明嘉靖十一年壬辰周乾榜武进士、锦衣卫指挥)、陈大器(明万历十二年壬辰顾凤翔榜武进士、赣州卫千户应袭广西永宁参将)、刘良棋(清康熙四十二年武进士、陕西平凉卫守备)、王之标(清康熙六十年武进士)、马朝渲(清乾隆四年武进士、广东守备)、陈廷玉(清乾隆十九年武进士、台湾营参将)、刘天骥(清乾三十四年武进士、湖广荆州右卫守备)、刘德恒(清乾三十七年武进士、河南归德营守备兼本营参将事)。
本文介绍一下清乾隆三十四年(另一说是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武进士,湖广荆州右卫守备刘天骥。
刘天骥,赣县章水乡(今章贡区水西镇)人,字宿野,少颖异好学,好修仪表。年十五中秀才。是时文武互科,遂钻研骑射之术,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武举人,乾隆三十四年已丑(1769年)武进士。中丞知其勤慎,令督都会,任京提塘外用守备一职。旋守湖广荆,右卫军屯,讼狱繁多,所司选运催科,前守多为猾吏弊混。刘天骥到任后,竭力清厘,胥役不敢为非作歹。每次审判案件,不严刑逼供,而是另辟蹊径。犯人做了父亲的,与之讲父慈;犯人还未成家的,与之讲子孝,经过他的审判与评理,许多犯人都感动的掉眼泪,放弃了诉讼。
刘天骥在荆石卫守备任上,还革新漕运制度,创立“轮运”,为当地百姓称赞。众所周知,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漕,水转谷也,即通过水道转运粮食。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运输方式,在古代交通和物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漕运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对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造船需要木料,主要由楠木、杉木、松木、杂木等打造,使用一定年限就要修理、改造,而改造年限主要依据船的木质而定,小坏则修理,大坏则改造,如松木五年一造,杉木十年一造。刘天骥上任之前,造船以十年一造,造则通船出费,运则逐年更丁,有力之家经常被不法胥吏鱼肉。刘天骥令运费仿造例而微,丁则按船计姓,按姓轮年,不足十年者均摊,运弁、胥吏皆不得随意变更,此举既合理又公平,有效地减轻了有力之家的负担。
在收缴税赋方面,多有建树。刘天骥上任前,因胥役敲诈勒索,百姓经常拖欠税赋。刘天骥令各户按照标准自封纳柜,如遇有胥役借机敲诈勒索,按法处置。听闻了新的政策后,各户欢天喜地,都说新来的刘大人清正廉洁,纷纷主动上交税赋。数年过后,当地老百姓把之前欠官府的税赋都交完了。
经过改革和治理,诉讼者少了许多,守备衙门日益清静。平日讲经论史课儿,其子开钺、开金、开云、开英、开铮皆有声黉序。俸禄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有余悉购书。御史鲁赞元颜其室曰“铃阁墨庄”。任期满,本来擢直隶白石口总戎,为忌者所中,成西戎。及归,已六十余,谢病不仕而卒。其次子刘开金,字荆三,邑庠生(秀才)。父子生平,清同治版《赣县志》皆有传。
参考文献:
[1](清)黄德溥、崔国榜修,(清)褚景昕纂《同治赣县志》(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2]赣州市章贡区地方志办公室整理 清同治十一年版《赣县志》(内部资料)
[3]江西省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M].《赣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清)魏瀛修,(清)鲁琪光、钟音鸿等纂[M].《同治赣州府志》(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何邦春,1989年3月生,江西赣县人,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江西日报》《阅读时代》《当代江西》《赣南日报》《江西工人报》《江西政协报》《今朝》《客家摇篮》等报刊杂志。
本期编辑:风侠 图片:何邦春
赣之源文苑是一个纯文学平台。
本平台致力打造高质量文学氛围。
现长期向广大文友征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稿件。欢迎四海文友赐稿。
①来稿要求本人原创,且无在其它公众号推送过,附个人简介相片一份。
②来稿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③来稿字数不限,稿件择优选用。
④投稿微信:lf20141009
邮箱: lflwl99@163.com
⑤稿费及赞赏:稿费来源赞赏,10元(含)以内,不发放稿费,留做平台运营开支,10元以上的按照赞赏金额70%,发放稿费。
扫码关注赣之源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