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走笔】何邦春|田村寻古

乐活   文化   2025-01-10 10:46   江西  


田村寻古

文/何邦春

近年来,我屡屡走进田村这片古老的土地。

上个星期某日,文友丁忠老师在“赣之源文苑”微信群,发了其家乡的古墓志铭图片,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丁老师诚邀群内的文友老师前去实地考查,了解相关文史信息。然群内响应的文友老师却寥寥无几,只有聂瑞平老师、曾令垣老师及我数人而已。

到了周六,天朗气清,艳阳高照,正是出行的绝好天气。在向导丁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驱车从赣县区城区出发,一路丽日蓝天,来到离赣县区城区一百多里路的田村镇兰芬村大坪组。



田村镇兰芬村是个古村落,据《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北宋宝元年间,丁氏始祖丁大郎从河南开封迁此开基,以“兰桂芬芳”之意取名兰芬。村中除丁氏外,还有谢、钟、刘等姓氏,以丁、谢为大姓。

在向导丁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很快就找到了古墓,该墓位于一户丁姓民房后山山腰处,古墓古朴,由红砂岩条石砌成,有鹿、宝相花、龙、麒麟等图案,在古墓后方约十五米处,还有志铭塔。该志铭塔处杉树林荫下,周围芒萁茂盛,由基座、志铭、塔盖(塔顶)三部分组成,皆为红砂岩材质,通高约2米,通宽约0.8米。



经我们仔细查看,该志铭建造年代为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距今250年,志铭主人丁显诏(德宣字本里),系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武举人卫千总丁积位又名丁积贵)曾祖父,丁显诏乃赣县清代著名善士,平生乐善好施,深受当时的赣县知县李仙洲的推崇,举乡饮宾,清同治版《赣县志》有传。古墓墓志铭上半部分基本保持完好惜下半部分字迹风化,很多已模糊不清,难以认出字来了另外,历经浩劫,丁氏老族谱找不到了,对于丁氏的来龙去脉、先祖的功名事业,连族中的乡贤、文化人丁忠老师也搞不清楚,更不用说普通村民了。

下午,在同行的聂瑞平老师的提议下,我们一行又驱车到上齐村看一块老匾。经过事先与上齐村老支书刘书记的联系,在该村老支书刘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很快到了上齐村。

上齐村四周均为群山,数条从深山中发源的小溪在村中汇合。村民的房子一栋连一栋,密密麻麻,就建在溪边,甚至在溪上建桥,桥上再建房子。

到了刘氏“非瑕堂”,却让我们一行感到意外,没有想像中的船篷轩、藻井、马头墙、抱鼓石、功名柱等祠堂及附属物的“标配”,内心有些失落。刘氏“非瑕堂”,只有一厅,红砖墙,内外均没有粉石灰浆和装修,红砖裸露,非常简陋。然仔细观察,正中挂着的“非瑕堂”匾和左侧墙上挂的“徽嗣敬姜”匾却是清乾隆年间的古匾。



“徽嗣敬姜”匾,右刻竖排两行小字:“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文林郎刘宗魏为”,左刻竖排两行小字:“刘门寿母董氏六一立乾隆十四年仲冬月穀”。很显然,这“徽嗣敬姜”匾是刘宗魏题的一块寿匾。深山中能保存清代翰林刘宗魏题写的匾,实在不容易。

刘宗魏(生卒年不详),字文韩,号云门,又号柚航,清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年)中梁国治榜第二甲六十九名进士,翰林院编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山西乡试正考官,改湖广道监察御史,后任潮州韩山书院山长,著有《历代帝王年号考》,卒后葬于赣县(今章贡区河套老城区)桃子园。

刘宗魏,清代各版《赣县志》《赣州府志》记载均为赣县人。但到底是赣县哪里人,却没有记载,梅林村志》记载是赣县梅林镇梅林村人。上齐村刘氏与刘宗魏有什么关系?上齐村刘氏“非瑕堂”是不是刘宗魏的后代?所有的这些谜团都有待解开,特别是上齐村刘氏“非瑕堂”的族人们急需知道。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上齐村刘氏“非瑕堂”的老族谱也找不到了,先祖的许多事,连带路的老支书也搞不清楚。但是,我们从残存的地基和被丢弃的功名柱来看,这里确实出过人物,确实有过辉煌。

见我们一行的到来,村中热心的老者也来指点,这里原来左右各有两对功名柱,那里有个天井……

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走在清幽的古巷道中,这一切都无比惬意。

田村寻古之行,收获满满,可谓满载而归。


作者简介

何邦春,1989年3月生,江西赣县人,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江西日报》《阅读时代》《当代江西》《赣南日报》《江西工人报》《江西政协报》《今朝》《客家摇篮》等报刊杂志。

本期编辑:风侠  图片:何邦春


   征稿声明   

 

赣之源文苑是一个纯文学平台。

本平台致力打造高质量文学氛围。

现长期向广大文友征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稿件。欢迎四海文友赐稿。
①来稿要求本人原创,且无在其它公众号推送过,附个人简介相片一份。
②来稿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③来稿字数不限,稿件择优选用。

投稿微信:lf20141009  

  邮箱:  lflwl99@163.com

稿费及赞赏:稿费来源赞赏,10元(含)以内,不发放稿费,留做平台运营开支,10元以上的按照赞赏金额70%,发放稿费。

扫码关注赣之源文苑

赣之源文苑
立足赣县,面向全国,服务大众,旨在营造浓厚的文学文化氛围,让全国人民了解更多的赣县的历史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