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啊,很多客家人竟然不承认他们是客家人,也不承认他们说的话是客家话,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河源人的跟廉江人打口水仗。
廉江人说他从小到大都是被人称涯佬,他们说的是涯话,不是客家话,并说廉江的客家人是奸贼。
这个廉江人说的话其实跟我们那边的沙田话很像,也会讲涯顿快顿,这样的口头禅,声调也很像。但是沙田人从来不会说他们说的不是客家话。
河源人说你就是反骨贼,祖宗都不认了。廉江人说涯佬不是客家人,理由是他们有不同于客家人的文化习俗。
其实不单单粤西地区的人不承认他们是客家话,就是跟廉江人吵架那个人的所在地,河源,也有人说他们的东江话不是客家话,说他们的东江话属于白话是粤语。
为什么会有这样呢?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会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我今天只能拿其中的几点因素来讨论。
客家人不承认自己是客家人,先说内部因素。
第一,身份认知的模糊。
缺乏了解,对客家文化历史族群特征了解不足,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客家人,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跟其他族群长期的接触过程当中逐渐淡化了对自己客家身份,现在更倾向于以地域职业等其他现代身份来定义自己,而忽略了族群的身份。
比如说部分河源人认为他们的东江话不是客家话,是白话,本质上来说就是嫌贫爱富的一种体现,在他们内心里面可能认为白话更高级,更有优越感。在近现代,白话的影响力更大,属于更主流的文化之一,这也是客观事实。他们可能认为说客家话没文化,有一种自卑感。
廉江人说他的涯话不是客家话也是同样的心理。他也知道他们的涯话跟客家话差别不大,但他说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他们有不同的文化,但其实文化这东西是动态发展的。所谓的文化就是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下来的各种习惯,比如说我生活在山上,耕田种地,当然祈福就是风调雨顺,丰收的时候要庆祝,或者我在山上打到了野猪,也庆祝一下。而你生活在海边,你出海打鱼的时候你祈福平安归来,打鱼满载而归,也庆祝一下。是吧?山上的跟海边的祈福活动自然会有不同的仪式,时间长了,不就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习俗了,所以廉江人就认为他们跟山上的客家人的习俗完全不一样,所以就不是客家人,这只是因为自己无知而已。这种文化的形成跟所说的语言关系不大,但跟地理环境关系很大。
其实粤西地区的客家人是最后一次大迁移的那批人,晚清时期,广东曾发生过大规模土客械斗,就是土著跟客家人的矛盾冲突,经过调解,有些人也为了躲避冲突,寻求安宁,有一些客家人迁移到了粤西等地。
有些涯佬不愿意被称为客家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客家人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带有歧视性色彩的,这个称呼的时间并不算长,最早出现这个词语的文献在清朝康熙年间1687年,当时的户籍管理,分本地籍和客籍,客籍就是外地人。从此以后说着这种话的人都被称为客家人,这种带歧视色彩标签贴在客家人身上。几百年过去了,世代贴着这样的标签,有人不喜欢也正常。到现在还有一些蠢货说客家人抢走了他们的地盘。可见这片土地上的人还有多愚昧。所以有些客家人说我不要做客人,我要做主人,因为有客家的标签就被认为不是主人,所以有涯佬要为客家话正名,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目前来说,客家话是语言学家和社会达成基本共识的一种名称,除非用行政手段来更名,要不然,民间是没有办法做到改什么名字的。活在当下,也不用太过纠结这个名称以前是怎么形成的,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办法改变,实际上这个名字并不能改变,你是主人还是客人的身份,现在很多人要故意抹黑客家话,是故意离间我们,河源人跟廉江人吵架,就是客家人跟客家人吵架,只会让离间我们的人更开心,只要不互相攻击就就不会上当,客家人才能更团结。
第二,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有些地区可能存在对客家人的偏见和误解,比如说他们对客家人还停留在比较贫穷落后保守等刻板印象,这种负面的社会评价可能让一些客家人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客家身份以避免遭受歧视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比如说顺德这边,称我们韶关来的是山仔,也是带有歧视性的标签,不过这种称呼越来越少见,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就像80年90年代,广东人对外省人统统称为捞头捞佬一样。现在很少听见了,说明人的世界观变了。
总的来说,有些客家人不承认自己是客家人,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作为客家人有责任多去了解,多交流学习,才不会变得闭塞无知,不用自卑也不要盲目排外,文化的包容和多元才更精彩。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