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造字造词是发扬还是毁灭客家文化?

学术   2024-11-10 22:51   广东  

仅凭兴趣爱好,最近几个月才阅读了一些客家话与古汉语的书籍,不敢说我已经了解了客家话,但也发现客家话在传承和推广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今天就挑几个字来谈谈。

首先是这个最有代表性的“𠊎”字(有些手机可能显示不出来,参考上图),拼音是ái,本来作为客家话专用字,尴尬的是没有客家话读音,因为客家话的读音,声母是疑母,现代汉语已经消失了,汉语拼音根本拼不出来,在客家话字典里用ngái表示。

但是,这个字应该是近现代的人造的,因为各个朝代的韵书都没有收录过这个字,《康熙字典》,号称史上最全的字典,收录了四万多个字,也都没有这个字,客家话有几千年的历史,且这个为常用字,怎么可能字典不收录呢?

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研究古汉语的发音发现,根本的原因是客家话的ngái”不是“𠊎”,而是跟现代汉语一样的“我”。现代汉语的wǒ就从ngái演变过来的。

ngái是很古老的读音,古到什么时候呢?是上古音,先秦时期的“我”的与“歌”、“戈”、“开”韵母都是ai。所以当年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时候,“我”还是读ngái。到唐朝“歌”“我”的韵母就变成“o”了,有古诗为证,七岁的骆宾王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按韵律推断,这个时期“鹅”、“歌”、“波”的韵母都是“o",与今天的客家话完全一致。

所以,“我”就是ngái,根本就没有必要造“𠊎”,典型的画蛇添足,至于造这个“𠊎”字的人是不是因为不知道“我”就是ngái,还是想为了标新立异,不得而知。以今天的实际应用来看,的确是没有增加便利性,而是增加了麻烦。

再说另外案例,最近两年梅州官方的宣传歌曲《转屋夸》,相当尴尬,用“转屋夸”来表达回家的意思。可以说跟白话的“返屋企”类似,但返屋企用字还算规范的,但转屋夸的“夸”就是滥用同音字,本字就是家,“家”字的中古音,本身就是接近“夸”这样的读音。

写成“夸”就是多此一举,这还是代表官方的宣传歌曲,应该严谨一些,自媒体的乱用同音字,实属无奈,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懂。官方宣传也这样滥用字对客家话有什么伤害呢?这会让人觉得客家话是没有文字的语言,包括客家人都会有这种错觉,因为大多数人也不知道那个本字就是“家”,有正正经经的字不用,偏用错别字,就是自找苦吃。

也许有人会说,粤语不也是这样吗?很多字都不用本字,粤语的确也是有类似情况,也造了很多余的字,但我们要接受现实,粤语的影响力摆在哪里,香港文化影响了将近一个世纪,可以说,很难追,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没有必要再走了,他们犯过的错误,我们也不必要连错误都跟着抄啊。

客语传承最需要做的是让客家人认识客家话,提倡多用规范字,提升自信心,滥用只会让传承增添障碍。有百害而无一利。

今天就简单聊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收获,请分享给朋友,顺手点一个“在看”,感谢。

三十七计知识产权
最新科技商业资讯,创业好伙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