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我一口气追了12集……

情感   2024-11-03 22:43   山东  

追《小巷人家》,完全是因为(听)读过小说。

读小说时我还挺期待的,说如果拍成电视剧,拍好了可媲美《请回答1988》。这是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韩剧。

其实就是想看看拍成了啥样。

两个观后感:

第一,居然拍了40集。也许20集会更紧凑。

第二,还挺超出预期的。不然也不会一口气追12集。

第1集中,我都没看出来宋莹的扮演者是蒋欣。演技太好了。完全脱胎换骨了,她不再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不是《甄嬛传》里的华妃,就是纺织厂女工宋莹,是林工的媳妇,林栋哲的妈妈,爱憎分明。剧中的宋莹,是最懂得“爱自己”的人。

小说中,最佩服黄玲的“拎得清”。为了保证图南和筱婷的学习环境,她不惜在公婆面前做“恶人”,坚决反对让侄子和外甥住到家里。当图南考上同济大学,庄超英才说“感谢她”,多亏了她的坚持。

小巷里的庄家和宋家这两户人家,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很好的原生家庭的样板——夫妻恩爱,日常生活中虽然也有矛盾和摩擦,但父母都爱家庭,爱孩子。

特别是林武峰,情商太高了。不仅会哄老婆,哄孩子,也非常懂人情世故。

而且,他的“懂人情世故”是高阶的。

小巷里的另一户邻居老吴,是重组家庭,老吴带着女儿姗姗和儿子小军跟阿妹带的女儿组成了家庭。姗姗想读高中,由于阿妹作梗,老吴偷偷改了姗姗的志愿,她不得不去读中专。宋莹和黄玲想打抱不平,林工几句话就让庄老师佩服。他说的大意是:

如果我们不能负担姗姗后续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要干涉。毕竟没法为姗姗的人生负责……大家心疼和同情姗姗有情可原,但那终究是老吴家的事。

我在微博关注的一个医学大v有次就写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患者病危,需要抢救,守在病房的亲属七嘴八舌,医生一时不知该听谁。他问:谁出钱?谁照顾患者?

在医生看来,既不出钱又不出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参与讨论的。后来是患者的儿子负责跟医生沟通治疗方案。

很显然,林武峰对邻里关系的界限非常明确。

庄老师跟黄玲因家事闹矛盾,庄老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住到学校。宋莹让林武峰出面“劝和”,林武峰也委婉地拒绝了。不愧是那个年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但当他得知庄图南因为父亲离家出走对母亲心生不满,便用自己儿时的经历开导他。

《小巷人家》中,庄林两家,特别是庄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非常能引起家长的共鸣。
《小巷人家》的很多剧情,应该能引起60后70后们的集体回忆。
比如收拾后院,宋莹黄玲你一句我一句唱起《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比如栋哲小时候天天跑到邻居张爷爷家看电视。
80年代初,电视机是非常紧缺的商品,需要“电视机票”才能购买。我爸1984年自部队转业,他当了22年兵,才拿了900多块钱(不到1千)转业费,我家都没舍得买台电视机。
我妈不舍得花钱,说:万一有个什么事呢?
后来终于买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4英寸的黑白,忘了是什么品牌。那是我爸转业的第二年才买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
在家里买电视机之前,我们姐妹仨也像小栋哲一样跑到邻居家看电视。是不是像栋哲一样“人小屁股大”,就不记得了。那时邻里间相互串门是经常的事。
我大表姐结婚时要买电视机,是我爸爸托他在盐城的战友购买的。
再后来我家把14吋黑白换成17吋熊猫牌彩电,我妹妹当时在钟楼大厦工作,就在家电专柜。又隔几年电视机换了什么品牌就忘了。现在电视机越来越薄,也越来越便宜。
小栋哲被别人家嫌弃,回来跟他妈妈告状。宋莹说:“我们也买电视,要大家都到我们家看,我们不像他们那么小气。”
当栋哲家真的买回一台电视,开机新闻播放的是邓公访美。
面向世界,改革开放。
高。实在是高。
冲这一细节,《小巷人家》就值五星好评。
还有很令我感动的一个剧情是:黄玲给宋莹和筱婷做了衣服,却没给自己做。她说自己上班穿工作服,没时间穿新衣服。
宋莹说:你送筱婷去少年宫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都可以穿得漂漂亮亮的。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大意)。
黄玲听了,很感动。说“谢谢你啊,宋莹。”
那真是只有很知心的女性之间才可能有的关心和话语。
《请回答1988》里,孩子是主角。
《小巷人家》中,主角貌似是家长。演员表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只是我追完前12集的观后感。

相关文章
历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聊聊最近看的电影
我看《出走的决心》


丁是丁
看见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