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牙舞爪的老去
情感
2024-10-11 23:00
山东
读书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你别以为有后悔药的话人生就会如何改变,即使人生再重复一次,你兴许还是做出同样的决定。小时候看《大时代》,股神叶天教了方展博股市必胜法: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投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无数人荡产倾家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于股坛数十载,未尝见真正赢者,智者应知此乃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及早离去。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真的要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吃喝玩乐,不要想着老了退休了再来享受,等到那时,所有的快乐都会大打折扣甚至索然无味。
恐惧的本质其实是死亡焦虑,就是担心自己活不下去。如果你对自己独立活下去充满信心,你不会想要讨好任何人。 有人可能觉得,我只是怕生病、怕没钱、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不怕死呀。你实际上对自己一无所知。大概意思是说人在不知不觉中会接受身边人的影响和暗示。 如果你遭受的是霸凌、是侮辱,就会变得卑微、没自信。 如果你收获的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就会变得自信、乐观。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就会不自觉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别人的认可对自己来说就无关紧要。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时候看似重视别人,实际上是想得到对方的认可。喜欢的诗词和书,都是匹配某一个年纪、某一种心境的,错过了可能就不再有。想要跳过去,喜欢上十年后的自己会沉迷的东西,也是不能的。享受无聊是一种技能,只有在无聊时,你才会对真正的机会异常敏感,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去抓住它。
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愈老愈可贵,科学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终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专注忘我地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心无旁骛地去解决问题。当你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路时,那种拼命想要证明什么的冲动就会越来越少。你也会因此变得轻松、自由。没有那么多人看你,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别人花五分钟笑话你,你花一年来受煎熬,不值当。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导致我们内心出现冲突分裂状态的家庭教育有四种:一,否定自然。比如女孩初潮,母亲告诉她这是肮脏的。二,否定自我。父母只想控制孩子,无视孩子的需求意愿和人格独立。三,否定生命。比如父母在指责孩子时会说,你活着有什么用,还不如不生你,如此等等。四,否定领导力。父母要孩子听话,忽视其自身意志。意志力被压制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没有领导力。人可以没有慧眼,但不可以没有底线。都是学者,都处于荒诞年代,钱钟书安安静静,冯友兰上蹿下跳。
真理,是脆弱易伤的东西。假如数以千计的青年用坚定、嘹亮的嗓音在每条街巷里吼叫的话,那么即使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也会马上变成谎言、暴力与恐怖,而且迟早会变成为谋杀效劳的借口。如果你觉得自己看短视频、看小说、刷八卦、刷红薯、肝游戏、上网冲浪很难停下来,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了,那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大脑是可以被训练的。去看一篇长内容的文章,去做一点点家务,去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去做一点点你平时觉得比较难搞的工作。不用做太久,十分钟也可以,然后奖励自己吃一点想吃的东西,然后再继续做上面的事情,坚持到三十分钟,再奖励自己。以此类推,循环往复。让你的大脑知道,做这些事情会得到让你「愉悦」的奖励,有了延迟满足感和正反馈,有明确的奖励机制,你就能控制自己静下心来做正事了。我觉得写作就像是点燃火柴,在一旁凝视火苗燃烧,直至熄灭。也许这就是小说所能做的一切。就在这凝视的瞬间,向人类和人生提问。也许,我就是在完成一部部小说的过程中推动着我的人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