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阿尔勒】对话《新农夫》布鲁斯·伊斯利

乐活   2024-10-19 16:20   福建  

展览


EXHIBITION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年度阿尔勒


“年度阿尔勒”单元旨在于向中国观众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今年7月,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表面之下”为主题再次拉开帷幕,其中5场精选展览即将来到中国展出:《地心游记》(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德·梅德);《新农夫》(艺术家布鲁斯·伊斯利);《日常巴洛克(2014-2019)》(艺术家拉杰什·沃拉);以及由奥德丽·伊卢兹策展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单元《扬起尘土》(艺术家科琳·朱尔丹,由法国洛里昂Le lieu de la photographie呈现)、《电子遗产》(艺术家弗朗索瓦·贝拉巴斯,由法兰西岛摄影中心呈现)。


新农夫


艺术家

布鲁斯·伊斯利(Bruce Eesly)



展期

2024.11.29-2025.1.12


主场馆

▷ 集美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12号楼

▷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2号楼三层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席影像伙伴:vivo

首席发现官:小红书摄影

机构合作: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合作伙伴:NOA HOTEL XIAMEN、七尚酒店、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林秉记

场地支持:集美发展集团 



今年7月,2024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表面之下”(Beneath the Surface)的主题拉开第55届帷幕,“震颤与动荡,精神的探索与痕迹的追寻,平行视角下的解读与再读,共同构成了2024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全新的艺术图景。摄影师、艺术家与策展人共同呈现他们的视野与故事,作品不仅探讨人性,或展露挫折与迷惘,或不断重新定义,既具坚韧的抗争,又富有远见。无论处于边缘还是中心视角,每段叙事如表面裂缝下分流的层次,蜿蜒交汇并延展出多元的发展方向。”在今年阿尔勒近60场展览之中,将有5场展览巡至中国,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展出。


关于《新农夫》展览

EXHIBITION

点击观看

艺术家布鲁斯·伊斯利采访视频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农业公司的宣传册和商业报告中展示的照片似乎表明,绿色革命取得了全面的成功:新型高产玉米品种的丰收与传统农业的低产形成鲜明对比。满怀喜悦的农民坐在为他们完成所有繁重工作的新机器上,目及之处没有任何杂草,成果显而易见。但这真的是全部真相吗?


《新农夫》伪装成一组20世纪60年代的纪实照片,试图重述绿色革命的成功故事:基因改造催生出新的作物品种,从而带来更丰硕的收成。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裂缝开始显现。这些图像介于可信和不可信之间,最终变得荒谬离奇。它们实际上并非真实的历史档案,而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虽然与真实事件有些相似,但这个故事本身也是虚构的:这个另类版本的结局,呈现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田,而是超乎想象的巨型蔬菜。


以荒诞和幽默的方式,《新农夫》探讨了历史如何通过图像被建构和感知,同时质疑了绿色革命的主流叙事。本系列作品反思了我们与自然的剥削关系,邀请观众批判性地审视我们在生物圈中的位置,以及我们行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文/布鲁斯·伊斯利


布鲁斯·伊斯利。《彼得·特里梅尔的UHY茴香在林堡的Kooma巨型蔬菜展上获得一等奖》,《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Peter Trimmel wins first prize for his UHY fennel at the Kooma Giants Show in Limburg, 1956,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艺术家专访

INTERVIEW

二战后,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激增。各国开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绿色革命由此展开。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新型高产作物的研发与推广,特别是小麦和水稻,标志着绿色革命的起步。到60至70年代,化肥、农药和现代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缓解了粮食危机。然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这些技术的普及,绿色革命的创新性减弱,同时也暴露出诸多负面影响。


绿色革命的挑战包括: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枯竭、化学污染、城乡不平等加剧、农村人口流失、传统农业知识消失、农民负债累累、营养不均衡,以及小农失地等问题[1]


尽管绿色革命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仍需关注。未来农业发展需要更全面和可持续的策略,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压力的挑战。


布鲁斯·伊斯利。《1960年,登根的杂货店》,《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Grocery store in Dengen, 1960,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1

● 第一个问题与您的园丁身份有关,是否有一些相关经历启发了您开展这个项目?所认为的“园艺是一种政治行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起初,我并未打算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这个项目,但确实希望探讨种子多样性及我们当前食品体系的问题。因此,我相信这个项目主要源自我作为园丁的经验和兴趣。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不同且有趣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这一非常紧迫且重要问题的关注,因为我们当前的食品体系是不可持续的,并且缺乏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便是我最初的动机所在。 


我的园艺经历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园艺是一种政治行为,因为你选择如何利用那片小小的种植空间,实际上反映了你对世界的看法——你是种植被杀虫剂喷洒得一丝不苟的完美草坪,还是让野花自然生长,以支持蝴蝶蜜蜂等授粉者?对我而言,园艺是一种对抗工业农业和消费主义的方式。即使规模再小,它也是一种参与,并为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的途径。


布鲁斯·伊斯利。《1951年,汉默霍夫,一群蜜蜂被野花吸引》,《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A swarm of bees is attracted by wildflowers at the Hammerhof, 1951,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作为一名园丁,我相信您有很多直接的知识和观察。您具体从事什么样的园艺活动?您种植花卉还是作物?


主要是种植作物。在德国,我们有一种叫做“克莱因花园”(Kleingarten)的空间,这是一种城市内的独立园地,与住宅分开,用于种植作物。为了保留这块空间,你必须种植一定量的食物。我认为这些地方在城市中非常宝贵,因为它们不仅用于种植食物,还在小规模上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保护。


● 所以您有自己的空间来种植食物?


是的,我主要种植蔬菜,并尝试种植各种作物。我还参与了“Pulses Increase(豆类增量)”项目,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种植濒危的豆类品种,记录它们的生长周期,然后将濒危种子收集并送回项目中。我们每年尝试完全依赖自家种植的蔬菜生活三个月,不从外面采购。虽然时间不长,但非常有成就感。


《新农夫》展览现场,照片由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提供。


Q2

● 您能详细介绍这个项目是如何从一本小册子发展到一个展览的吗?


当我开始使用AI生成图像,并意识到可以用它们创作我感兴趣的主题时,我很快就萌生了将它们制作成一本小册子的想法。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指南手册充满兴趣——它们体现了一种对进步和人类优越性的信仰。


我觉得将这些AI生成的图像放在一本看似来自20世纪60年代的指南手册中,而不是展示在屏幕上,非常有趣。此外,这些图像模仿了早期的彩色胶片摄影,传递出一种更强的真实性和证据感。这种真实感或许会让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我对这一过程尤为感兴趣:当观众首次看到这本小册子时,或许会将其视为一份真实的历史文件,然后逐渐产生怀疑。在当今这个时代,我认为这一过程尤为重要,因为这种觉察本身就能促使我们反思照片的可靠性。


● 我很好奇您是否收集过那个时代的指南手册,因为您的小册子看起来非常仿真。


我确实有一个小规模的收藏。我从那个时代的小册子中获得了很多灵感,包括视觉和语言上的灵感。那是一个人们对技术进步充满信心的时期,而现在我们开始质疑这种自信心是否合理。


Q3

● 您的作品颇具幽默感,通过异化和夸张的农作物传达什么价值观?



这些作物迎合了“越大越好”的信仰,这是绿色革命和工业农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关注生产力和效率,而非营养或口味。重点在于能种多少、能长多大。这些巨型蔬菜在视觉上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农田里的单一农作物形成了对照。当然,作品的目的是增加趣味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话题。它们象征着生产力思维,以幽默感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引导他们反思这些严肃的问题。


布鲁斯·伊斯利。《1962年,林堡附近的西兰花农场》,《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Broccoli farm near Limburg, 1962,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4

●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到来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许多艺术家正在用AI创作,您认为AI如何影响摄影?您是如何开始使用AI进行创作的?



我不认为AI会取代摄影或摄影师。然而,摄影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依赖照片来传达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作为图像证据,但随着AI生成图像的兴起,这一功能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我们为此需要更好地为图像提供背景信息,或者为记者和新闻机构制定新的标准。在创作表达和艺术领域,我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可能性。对于摄影来说,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发现这一媒介的独特之处。就像摄影的出现曾影响了绘画,使其不再局限于描绘现实,我也很好奇未来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将如何演变和发展。


用AI创作并不在我的计划中,而是随着我的朋友们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我自然对尝试它们产生了兴趣。起初,我对AI生成的图像并不太热衷,因为它们呈现了一种我并不感兴趣的特定美学风格。然而,经过不断的实验,我最终发现了一种喜欢的风格——一种带有早期摄影怀旧感的彩色胶卷风格。


布鲁斯·伊斯利。《1955年,登根的农场餐桌》,《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Farm table in Dengen, 1955,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5

● 您的作品以虚假图像质疑了绿色革命的主流叙事,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假图像和现实之间的张力和其发挥的作用?



在科幻小说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疏离的概念——即创造一个与我们不同但仍能引起共鸣的世界,从而促使观众反思现实。虚假图像能够将我们从现实世界中带出,进入一个虚构的境地,从而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可能更难达成的领悟。虚构和幽默则是接触观众、激发思考以及进行不同学习过程的重要工具。


Q6

● 您的图像带有一种怀旧的美学,类似宣传画的舆论发表形式。这是有意为之还是与绿色革命本身有关?



我并没有刻意追求任何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美学,尽管我能理解这些图像可能与宣传画相似。然而,绿色革命更多是由资本主义动机驱动的。这种美学选择更多的是为了捕捉那个时代对技术进步的信仰,以及与绿色革命的联系。


布鲁斯·伊斯利。《1952年,精选的土豆品种划分为16个品类》,《新农夫》系列,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ruce Eesly. Selected potato varieties are rated in sixteen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LURCH Desirable Traits Checklist, 1952, New Farmer seri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7

● 您提到绿色革命的“连锁反应”包括对土壤、水资源以及种子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影响,还有一些社会经济影响,比如对小农的冲击、大型农业企业垄断资源等。您对此怎么看?



绿色革命和随之而来的农业工业化(industrial agriculture)源于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简化理解,忽视了其复杂性。在追求生产力和短期收益的过程中,我们只种植依赖杀虫剂的单一作物,因而土壤退化,并且这些杀虫剂也杀死了许多其他动植物,农药的流失还导致了污染问题和健康问题。农业工业化中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加剧了气候变化。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不断破坏资源,而植物多样性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减少了75%,使得我们的食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多样性意味着韧性。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极端,我们需要那些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化了数千年的植物的多样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Q8

● 目前,全球一半的种子供应掌握在四家公司手中[2]。在您的项目网站[3]末尾,您呼吁采取行动,并提供了保护种子及其多样性的官方渠道。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您希望观众从这次展览中获得哪些启示?



保护种子多样性的项目已经成功保存了数千种濒危品种。例如,“Pulses Increase(豆类增量)”及其他类似项目让个人即使在小规模上也能够轻松参与其中。假设你只有一个阳台上的小盆栽,你也可以参与这些实验,帮助种植濒危的遗产品种,从而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通过我的作品,我希望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吸引人们关注这一问题,并让他们认识到其重要性。也许通过幽默和有趣的方式,我能够吸引到那些原本可能不会对此感兴趣的观众。


参考资料

[1] 曹幸穗。《大众农学史》。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 这四家公司分别为:德国拜耳(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的国际性企业。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商之一。)、美国科迪华(农业化学品和种子公司,是一家完全独立运作的全球性纯农业公司,是世界种子研发巨头之一)、美国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被拜耳完成收购后,其生物技术在拜耳的农业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利马格兰(国际性的农业合作社集团,专业致力于大田种子、蔬菜种子与谷物产品)。

[3] https://readymag.website/newfarmer/pamphlet/,该网站主要展示了艺术家“New Farmer”系列作品,并为我们介绍了绿色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艺术家在网站最后为观众提供了一份有关致力于保护种子多样性的机构或组织的名单。


艺术家

ARTIST

布鲁斯·伊斯利

Bruce Eesly

艺术家肖像©Liesl Pfeffer


1984年生于德国柏林。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柏林。


布鲁斯·伊斯利是视觉艺术家、园艺家。他的作品融合摄影、档案与AI生成的图像,通过模糊事实与虚构的界限,挑战并颠覆了人们普遍认同的历史叙述框架。他关注摄影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地位及其在塑造我们与自然世界关系中的作用。作为园艺家,他的作品源于对工业化农业历史沿革及其深远影响的浓厚兴趣,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背后的荒诞。他将园艺视为一种蕴含政治意涵的行为,而他的艺术实践则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采访|国静遥

撰文|许若炎(实习生)

调研|赵   丹(实习生)

排版|魏   婕



2024集美·阿尔勒

  相关阅读  


官宣|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北京新闻发布会

展讯|年度阿尔勒《地心游记》


第十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今年步入第十届,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1月12日在厦门举办。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是厦门市集美区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合作的文化艺术交流项目。自2015年创立以来,摄影季以开放、多元的姿态汇聚全球优秀影像作品,不断带来最新的国际视野,并且大力支持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展,推动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广泛传播与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声。迄今为止,集美·阿尔勒已成功举办了300余场来自中国、亚洲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精选的展览,呈现了超过700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组织了800多场公众活动,累计吸引超过50万观众。


今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展出23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西班牙、德国、印度、日本、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艺术家共计2000件作品。其中包括: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5场展览,呈现了热门的AI话题到建筑景观、环保等主题的丰富创作;聚焦摄影大师深濑昌久及骆伯年作品展,邀请观众共睹顶级摄影艺术家风采;3场无界影像单元展览,呈现来自音乐和影像等不同领域创作者的多元视角;通过8场发现奖单元展览及1场中国律动群展,挖掘和展示华人影像创作者;1场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群展,发现和培养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本届摄影季也携手展出vivo影像加作品展和小红书心动摄影展,联动呈现来自全球影像创作者的作品,鼓励贴近日常生活的影像创作。


备受瞩目的两大奖项,与小红书摄影共同发起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与香奈儿共同设立的“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将于开幕周期间揭晓新一届得主。“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持续10年秉持挖掘和推广华人影像创作者的宗旨,今年入围艺术家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除奖项评选外,开设公益策展课程“影像策展创作营”,将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前夕启动,以主题演讲、小组学习、在地实践等方式展开,作为培养中国新晋策展人开辟新的路径。


今年,集美·阿尔勒将更加关注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摄影艺术与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结,第十届集美·阿尔勒不仅作为一个国际影像艺术的展示平台,也通过“平行展”及“群岛计划”联结本土艺术、文化。


集美·阿尔勒开幕前夕直至展览结束,由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等行业专业人士,带来高校巡回讲座、影像策展创作营、专家见面会、对谈、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及游学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将为广大观众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创造难忘的“因为摄影的相遇”。

<上下滑动查看 >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2024集美·阿尔勒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关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即时收取三影堂的展览、课程讲座和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