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EXHIBITION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摄影季特典
“摄影季特典”本年度将特别呈现中国民国摄影史上重要摄影家,骆伯年。《浮光:骆伯年的摄影探索》由胡嘉雯策划,致敬骆伯年对中国早期摄影艺术发展的推动,并为后世摄影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他的作品不仅汲取了早期画意派风格,更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摄影的视觉元素,大胆尝试拼贴实验等手法,展现了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本展览将梳理民国摄影家骆伯年的摄影创作探索脉络,展出其珍贵的原作及文献资料,带领观众走进一段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历史。
浮光:
骆伯年的摄影探索
艺术家:骆伯年
策展人:胡嘉雯
展期
2024.11.29-2025.1.12
主场馆
▷ 集美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12号楼
▷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2号楼三层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首席影像伙伴:vivo
首席发现官:小红书摄影
机构合作: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合作伙伴:NOA HOTEL XIAMEN、七尚酒店、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林秉记
场地支持:集美发展集团
关于展览
EXHIBITION
点击观看
骆杭燕(骆伯年孙女)采访视频
采访/胡嘉雯;拍摄/赵圆;剪辑/段姗姗;整理/段铭萱
“摄影季特典”在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及三影堂+3画廊的联合支持下,特别呈现备受瞩目的民国摄影家骆伯年在国内的首场个展。本展览以“自学成才”的银行家骆伯年的摄影实践与探索为核心,聚焦其1930年至1940年黄金十年的摄影生涯。展览将精选骆伯年镜头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实验拼贴及静物摆拍等极具个人艺术风格的经典摄影原作,辅以展出骆伯年个人珍藏的摄影书籍等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通过其孙女骆杭燕女士口述珍贵生活趣闻的访谈录像,勾勒出骆伯年的生动形象和他万花筒般的艺术世界。
骆伯年,《变换》1938,明胶卤化银, 24.5 x 23.7cm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民国时期,西方文化的涌入催生了摄影艺术的繁荣,摄影逐渐摆脱了单纯工匠技艺的束缚,蜕变成为一种新颖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这片亟待开垦的沃土上,一批杰出的摄影家与特色鲜明的摄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骆伯年无疑是其中之一。
骆伯年出生于杭州县衙官吏家庭,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他并未被传统所束缚,反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欣然拥抱新时代的到来。尽管在世人眼中,身为职业银行家的他或许只是被掷入历史长河中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但他凭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悄然地为民国摄影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骆伯年个人收藏:
Modern Photography,
American Annual of Photography1935,
The Year’s Photography 1934-1935.
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骆伯年的摄影风格独特且多变,这得益于他广博的学识与对新文化的炽热情感。他不断地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摄影的精髓,勇于尝试,大胆实验。他的摄影作品既有画意派风格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现代主义摄影前卫元素,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骆伯年,《幻象》, 1930年。明胶卤化银, 8.2 x 6.3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骆伯年,《汲瓮》, 1932年。明胶卤化银, 24.5 x 18.8厘米 (收录于1934年9月《中华摄影杂志》)。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骆伯年,无题,1930-1940年。明胶卤化银,12 x 12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骆伯年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还是一位洞察生活本质的智者。他曾在1935年《中行生活》杂志第34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职责以外的生活》。他睿智地写道:“我们必须以适合个人的兴趣来着想,而又需进一步使我们的兴趣能奋发地钻研,能使得生活有一点收获。我们应该明白,除了物质的生活以外,还需要着一种所谓调和这生活的精神活动。这精神活动又是能调节及陶冶个人的性情,更能使这生活不至于陷入空虚,平庸的状态,便是将这生活去过于艺术化,所谓生活的艺术化,并不是写着“为艺术而艺术”的生活”。从他的文字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骆伯年将摄影视为调剂生活的方法,而非一份事业。他把摄影当作爱好之余也投入大量精力去钻研与学习。这种心态也与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有着微妙的共鸣——“我是生命中的演员,认真思考生命,但是又活得很轻松”。 骆伯年的创作态度轻松而不失严谨,自由而不乏深度。
选自《中行生活》杂志,1935,34期,863页
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相较于同时期的摄影家,骆伯年拥有较为优渥的经济状况,这为他提供了绝佳的创作条件。他得以购置专业的摄影设备,广泛游历采风。他也曾在上海、香港这两座充满现代气息与国际视野的大都市中工作与生活,并有机会接触到第一手国际期刊等艺术资讯,从而拓宽了创作视野。据骆伯年曾外孙金酉鸣先生回忆,他的曾外祖父骆伯年不仅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高追求的人,更是一位专注且自律的摄影家,始终保持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但他从不被当下的政治舆论所左右,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专注于摄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相比加入任何专业的摄影团体,骆伯年反而更享受“雅集”式的松散社交组织,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形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与创造力的社交圈,这也为骆伯年摄影技术与艺术层面的精进提供了重要的滋养。
骆伯年作品受评“镜头得来神,秘远胜笔端”, 1935年。明胶卤化银, 6 x 6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骆伯年与友人同游金华,1935年。明胶卤化银,6.2 x 8.2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骆伯年,《任重致远》,1935年。明胶卤化银,11.8 x 9.3厘米。(收录于1935年出版的《美术摄影特辑》)。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在这一时期,骆伯年与文艺界精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不乏著名作家郁达夫与艺术家曹熙宇等人。1937年郁达夫更是亲自题词骆伯年个人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影展—“联谊影展”(上海),并留下了“满江都是栋梁材”这样的佳句,拓开了画面的意义空间和境界,也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骆伯年,《满江都是栋梁材》,1935年。明胶银盐, 29.5 x 20厘米,郁达夫题字。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1938至1946年期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身在国统区银行工作的骆伯年,亦未能幸免于战争的波及,饱受动荡之苦。然而,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他依然坚守着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将镜头转向家中触手可及之物——果蔬、花朵、齿轮、餐具等静物,以此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主题。在辗转过程中,尽管拖家带口,七八口人一同奔波于全国各地,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将那些珍贵的自拍、底片以及摄影阅读资料视为生命般重要,悉心保管。这些资料,不仅是他摄影生涯的见证,更是他精神世界的寄托。
骆伯年,《构图》,1936年。明胶卤化银,17 x 29.4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原作已被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永久收藏)
骆伯年,《静物》,1936年。明胶卤化银, 21.3 x 28厘米。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和三影堂+3画廊
二十世纪中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摄影耗材的极度匮乏,骆伯年的摄影探索之路被迫中断。他将这份曾经的热爱转化为对摄影作品的珍视与传承。在晚年,他将自己的作品与底片悉数交给了孙女骆杭燕女士。不久,骆杭燕女士便把骆伯年原作等资料全部转交给自己爱好收藏和摄影的儿子金酉鸣,希望这些珍贵的作品能被更好的梳理与保管。
骆伯年私人胶卷底片盒。图片鸣谢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艺术家
ARTIST
骆 伯年
Luo Bonian
<上下滑动查看 >
策展人
CURATOR
胡 嘉雯
Hu Jiawen
<上下滑动查看 >
2024集美·阿尔勒
第十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上下滑动查看 >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2024集美·阿尔勒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