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镜心
来源:笔记侠(Notesman)
一个人开始变强往往伴随着三个关键的征兆:认知的提升、态度的转变以及习惯的养成。
你是否常陷入这样的困惑:自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到头来却依然入不敷出?
而身边有些同龄人,明明起点也不高,却能在生活中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你或许也多次尝试改变现状,可总是被现实无情击退,徒留满心的无力感。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吴军博士在演讲中曾指出:向上的道路注定崎岖难行,而向下的通道却永远敞开。
当我们决心向上突破时,常常感到无助与失落,似乎总有许多无形的力量在阻挠、在拉扯我们。
事实上,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一半的原因是我们放纵了自身的人性。而那些不断变强的人,他们懂得利用好人性,在自律与放纵之间找到平衡,从而能够不断地抓住一个个机遇。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当我们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人开始变强往往伴随着三个关键的征兆:认知的提升、态度的转变以及习惯的养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3点。
认知:提高眼界,才不会陷入低水平重复
每个人都活在各自的认知世界当中,我们所能看到的范围以及视角的广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认知力与认知边界。
很多人认为努力很重要,就每天兢兢业业的努力,却从未想过方向是否正确。
正因如此,认知偏差与认知局限才会出现,认知也由此形成了四个不同层次:
第1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事物仅仅是自身视角范围内世界的一部分,对于视角之外或者更高层次的认知,我们往往难以察觉。而可怕之处在于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些认知不足、心外无物的人,必然会受困于自身的见识与经验。务必记住:未被意识到的问题,常常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2层:知道自己不知道
只有意识到自己在认知上存在不足,我们才会去弥补,进而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认知力容易向下兼容,却难以向上兼容。
要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跃迁到“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层次,并非易事。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力作为支撑,只有知道得更多,视角才会更宽广,所触及的边界才会更大;
其次,需要对外界保持高度敏感;
最后,需要具备一种“空杯心态”,即清楚自己在认知上的不足,始终对未知领域怀着敬畏与好奇。
“空杯心态”极为关键,一个人只有拥有它,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小成就,这也是学习的起点。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会感到自己所知、所学有限,未知的部分就像海平面下看不见的巨大冰山。
所谓的成长与精进,就是保持高度敏感,明晰自己尚不知道的部分,完成认知升级,不断突破自身的认知边界。
第3层:知道自己知道
归根结底,认知力是我们基于各种复杂情况,对自身以及世界做出综合判断的能力。认知力水平越高,我们的判断就越接近事实。
当我们在某一领域钻研得足够深入、足够长久时,便进入了“专家”层次,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自己,确信自己知道什么,也清楚自己的边界所在以及能力覆盖范围。
第4层: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本能反应”。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这个层次后,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会内化为本能反应,无需刻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衡量与对比,就能做出很好的选择。
就如同打太极拳,其最高境界便是“忘形”,达到物我两忘、不受招式束缚的状态。
从认知的这四个层次可以看出,人的认知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越往下,空间越小,机会越少,越容易被固有的下沉路线所限制;越往上,空间越大,机会越多,越容易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那么,如何不断提高认知呢?
除了积累知识、经验与技能外,首先要从思维上进行转变,构建三种思维框架。
第一,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属于逆向思维,是从当下推演到未来,然后站在未来的视角看现在,其核心是“以终为始”。
这意味着,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或者做决策之前,要思考这件事未来可能的发展态势以及会带来的影响,然后反推当前的行事路径,进而落实相应的行为与战术。
第二,第一性原理。
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周围充斥着庞杂多样的信息。然而,如果对所有信息都加以关注,就无法看到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性原理是决定事物最本质的法则,其思维方式是抽丝剥茧地找出一件事情最本质、第一重要的因素,并始终将这个因素放在首位进行处理。
第三,增量思维。
不要局限于眼前的蛋糕,而要放小自我,放大格局。在做事过程中,要以“做大蛋糕一起分”的增量思维去吸引他人、资本以及各种要素。
态度:敷衍还是认真,决定未来
职场上有句话,“TA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似乎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抛开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年教育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或许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还有一部分是态度问题。
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因为“态度”就是,你想把自己“能力”的边界,推到多远。
简单来说,态度通常可分为4个层次:
第一,敷衍的态度
许多人在学习上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工作中只求勉强过关,不求尽善尽美,满足于敷衍塞责;生活中也是粗心随意、邋里邋遢等,这些其实都是 “差不多” 心理在作祟。
“差不多”的态度看似并无大碍,但众多细微的“差不多”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差很多”。1%的疏漏往往会引发100%的错误,正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处出错,多处皆错。
长此以往,对工作、事业的发展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也有损单位形象。这本质上是一个态度问题,与能力基本无关,却与个人的品行、性格和习惯息息相关。
鲁迅先生曾专门批判过“马马虎虎”的现象,胡适先生也写过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的“差不多先生”常把“十”字写成“千”字,把“千”字写成“十”字,最终因找错医生而丢了性命。这个故事虽然荒诞可笑,但这种处事方式仍然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第二,扛事的态度
什么是扛事的态度呢?
就是当有一件事无人去做,而以你的能力能够胜任时,你能毛遂自荐地说“我可以”;
当工作分配给你时,你能说“我可以”;
面对挑战,不是下意识地退缩,不是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不可能,而是坚定地说 “我可以”,哪怕不会,也能去学习。
这便是扛事的态度。能够扛事,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三,解决事的态度
并不是答应了就万事大吉,而是在应承下事情之后,要竭尽全力去解决。
答应很容易,做到却很难。很多人在接受任务时满口答应,但最后要么根本不做,要么敷衍了事,等到领导询问时,又找各种借口。最令人反感的就是那些只做出承诺,却无法将事情执行到位的“伪靠谱”之人。
所以,我们需要拿出解决事情的态度。一旦做出承诺,就要想尽办法去兑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将其完成。
第四,精进的态度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其极限,总有一些事情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所谓苛求过程,释怀结果,就是当事情超出你的能力而搞砸时,领导会理解并尊重。但不能重复犯错,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屡次跌倒。
当你在一件事上失败后,不能就此罢休,而要告诫自己:下一次一定要成功。
因此,需要进行深度复盘,自我审视,复盘结果、复盘过程以及所有相关的方面,抓住每一个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最后,当新的任务到来时,再将它出色地完成。
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而现在的态度决定着未来的能力。当你不断精进,逐一解决各种问题时,你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习惯:改变命运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人生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所有人的生活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实则都是由各式各样的习惯所构成。据统计,60%的行为受到习惯的控制,而这些习惯的“好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
“股神”沃伦·巴菲特赚钱的速度与数量令人向往不已。他在60年的时间里,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男士服装厂,打造成市值超过7500亿美元的多元化巨型企业。
巴菲特曾将自己的致富归结为“习惯的力量”,没有良好的投资习惯,财富将与我们无缘。
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从生物学看,我们的大脑天生“懒惰且爱享受”,习惯便是基于此而形成。大脑的“懒惰”体现在它一直在寻找省力的方式,但这种“懒惰”反而是一种优势。
若让大脑“勤快”起来思考基本行为,那将会消耗大量脑力。例如,我们无法想象每天都要思考怎么走路,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吃饭时,是先张嘴还是先把筷子伸到嘴边再张嘴。
而“懒惰”的大脑对基本行为形成了一套固有、自动化的惯常行为,从而节省了大量脑力。
节省下来的脑力可用于关注其他更为复杂的事情,比如发明长矛、灌溉系统,甚至是飞机和电视游戏等。这表明惯常行为是我们行动的底层代码,它决定了我们如何吃饭、走路、睡觉。
不过,“爱享受”的大脑对外部刺激极为敏感。在惯常行为发生之前和之后各有一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习惯的回路,即“暗示—惯常行为—奖励”。
比如,当我们感觉太阳大、天气热,或者事情多、压力大时,大脑受到外界刺激产生了暗示,这些暗示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也可以是某个固定地点、时间或者场合,这便点燃了习惯养成的导火索。
接着,我们会选择喝杯冷饮、打开空调来降低体感或外界温度,或者找个酒吧大醉一场、看看书来转移注意力等行为,这些就是惯常行为,它包含肢体、感情或者思想行为。
当惯常行为结束后,结果反馈到大脑,大脑意识到这样做感觉不错,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会这么做,习惯便由此形成。
了解了习惯的养成,我们就可以通过这4步来培养习惯。
第一,找出惯常行为(习惯性行为)
例如,你每天下午喜欢去咖啡厅买巧克力豆饼干,这使你体重增加了几斤,妻子也因此说了让你不爽的话。
你试图强迫自己停止吃饼干却无济于事,甚至在电脑上贴了不再吃饼干的即时贴,但每天下午你依然会无视它,照旧去咖啡厅买饼干,然后在收银台附近与同事闲聊时吃掉,吃的时候感觉好,吃完就难受。
此时,你的惯常行为就是下午从桌子旁起身,走到咖啡厅,买巧克力豆饼干,然后在和朋友聊天时吃掉。找到惯常行为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来分析,大脑从这样的行为中得到了什么奖赏以及引起该行为的暗示是什么。
第二,用奖赏做实验
在实验的第一天,当你非常想去咖啡厅买饼干时,调整惯常行为以获得不同的奖赏。
比如,不去咖啡厅而是在社区附近散步后回到办公桌前什么也不吃;第二天,去咖啡厅买个甜甜圈或者糖果条,然后回到桌子前吃;或者去咖啡厅买个苹果,在和朋友聊天时吃掉;再或者不去咖啡厅,而是到朋友办公室闲聊几分钟后回去工作。
选择何种行为取代买饼干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测试各种假设,确定是哪种渴求在驱动惯常行为。
是对饼干本身的渴求,还是想休息一下再工作?如果是饼干,是因为饿了,还是需要饼干提供的能量?或者是因为想去咖啡厅找人闲聊,而饼干只是个借口?
你需要找到4-5个不同的奖赏,每次活动结束后,在纸上写下回到桌前最先想到的三样东西。然后在手表或电脑上设置一个15分钟后响起的闹钟。
闹钟响时,问自己是否还有吃饼干的冲动。写下三样东西很重要,原因有二:
其一,能让你当下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或者感觉如何;
其二,这些记录有助于日后回忆当时的想法。而把闹钟设为15分钟后,是因为测试重点在于找出渴求的奖赏是什么。
如果吃掉甜甜圈15分钟后,你仍有起身去咖啡厅的冲动,那就说明驱动习惯的不是对糖的渴求;如果和同事闲聊后还是想吃饼干,那么与人接触的需求就不是吃饼干行为的诱因。
通过不同奖赏的试验,你可以分隔出实际渴求的对象,这是重塑习惯的基本要素。
第三,分隔出暗示
我们的生活相似性高,难以发现诱发习惯的暗示,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包含的信息量远超我们的处理能力。比如,每天早上定时吃早餐是因为饿了还是时钟显示到了7点半?
开车上班时自动左转是因为街上的行车标志还是某棵树?
我们可以事先确定需要注意哪几类行为并从中总结规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5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例如,要找出“去咖啡厅买巧克力豆饼干”这个习惯的暗示,在这一冲动出现时写下5样东西:
第一天:a. 你在哪?(坐在我的办公桌前)b. 现在几点?(下午3点36分)c. 你的情绪怎样?(觉得无聊)d. 周围有谁?(空无一人)e. 在买饼干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我回复了一封电子邮件)
第二天:a. 你在哪?(从复印机那儿往回走)b. 现在几点?(下午3点18分)c. 你的情绪怎样?(觉得开心)d. 周围有谁?(市场部的老王)e. 在买饼干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我复印了一份东西)
通过这两天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诱发买饼干习惯的暗示并非饥饿,奖赏是通过与朋友闲聊得到消遣,而这一习惯诱发的时间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
第四,制订计划
一旦发现了习惯回路,找到了驱动行为的奖赏、诱发习惯的暗示以及惯常行为本身,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行为。通过围绕暗示设计,选择能够满足渴求奖赏的行为,我们就能改善习惯,这需要一个计划。
仍以下午买饼干的习惯为例,发现暗示大约出现在下午3点半,惯常行为是去咖啡厅买饼干,于是制订计划:每天下午3点半到朋友办公室和他聊上10分钟,并在手表上设置下午3点半的闹钟提醒。每次闹钟响起,强迫自己走到朋友办公桌那聊天。
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每天工作结束时感觉更舒适,慢慢不需要闹钟提醒也能形成新的习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陷入困惑:为何努力生活却仍未见起色?
通过对认知、态度和习惯的深入剖析,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的线索。
认知是我们洞察世界的眼睛,它决定了我们能看到多远的风景。若只知埋头苦干,而不抬头看天,便会困于认知的局限,错失广阔的机会。
态度则是我们迎接挑战的姿态,认真做事,方能在意问题,找到根源,进而提升认知。
习惯是我们成长的基石,它具有强大的力量。一旦陷入不良习惯的路径依赖,我们就难以跳出舒适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我们应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局限。
认知、态度和习惯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必须从这三个方面不断反思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