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白宫新闻秘书人选,出生于1997年的卡洛琳·莱维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白宫秘书。
从11月6日当选,到最近的内阁人选名单曝光,特朗普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新闻的焦点,而他的竞选纲领和承诺,结合他的个性和作风,毫无疑问给世界增加了更多变数:
即将到来的大幅上调关税,针对性设置贸易壁垒,使得中国和欧洲国家为本国的出口深感忧心;
将再次被美国退群的178个国家签署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美国社会的内部不同政见,此时也正在社交媒体上激烈震荡,撕裂着社区、家庭、甚至伴侣关系,也有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为发表了倾向于支持特朗普当选的言论,被同学截图网暴。
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在政治上多倾向深蓝的民主党阵营,因此,政治观点的差异撕裂了表面平静的大学生活,让不少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感到非常不安。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美国的创立者们所设计的高度制度化的美国政体,即便个别政治家及其代表的利益团体带来了一定风险和变数,美国的制度也足以消化这样的风险。
也有观点认为,“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在国家的青壮年时代,体制生命力勃发,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与进步;然而,若体制失去了内部更新的动力,它还能像两百年前、一百年前那样激发进步吗?
此外,对于客居他乡的留学生而言,我们在好奇观察异国体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点:
在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中,不乏对美国"深层国家"(deep state),即美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以及关联团体的公开揭露与批判。亲缘关系导致利益输送(nepotism),权力的近亲繁殖,在拉美常见,在美国也不是新鲜事。
这些稳定性所带来的弊端,深深刺痛了后来投票给特朗普的选民,给特朗普和其身后的新政治力量带来了机会。从一个商人,媒体大亨,政治素人,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再次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仅仅昙花一现,他将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刻变化——不确定的,只是这些变化是忧是喜。
当时代的齿轮启动,作为个体的留学生和背后的家庭,唯有跳出惯常的,以稳定的考试升学找工作为目标的线性发展思维;在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中,脱离个体进程的限制,横向地去思考世界、社会和自身的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看似完美的美国"三权分立"
现实还那么完美吗?
大多美本留学生,都熟悉美国的历史: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来源于法国启蒙运动,其三权分立的概念,“用野心制衡野心”,用一种权力去制衡另一种权力,围绕着宪法,形成稳定的权力三角。
在上个世纪兴起的美国民意调查中,常居“最好总统”前几名的第16届美国总统林肯和首届总统华盛顿,信奉权力制衡--
一个在内战时仍然坚持如期开展总统大选,维护美国宪法与体制;
一个拒绝就任超过两任总统职务,设立内阁听取建议,为当时仍粗放的美国行政机构权力过渡,颇具士绅风范地打上了补丁。
然而,君子风度之所以被称颂,是因为稀缺;野心和贪欲,才是人性的普遍弱点。
三权分立,媒介第四权,彼此独立,互相监督——完美情况下应当如此。
然而当下现实是,最近三个大法官的任命并不讲君子风度,都是特朗普在上一任紧抓总统权力之下任命的保守派,使得女性身体自主权倒退了五十年;传统媒体也在逐渐失去公信力,其一边倒的政治立场,使得越来越多美国民众不相信主流媒体,认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假新闻”;
一百多年前的进步主义运动中诞生的媒体监督,逐渐让位于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而民众因为越来越细分的社会议程,如“性别多样性”“州教育自主权”“反低收入水平移民”等,变得晕头转向,越来越分裂,越发难以对抗在体制中根基深厚的利益集团。
对于从小身处国际教育赛道的留学生来说,将会带来再一次的深层文化冲击。有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刚到美国的时候,觉得遇到的人都亲切可爱,美国文化的热情洋溢,乐于赞美他人“让人感到暖暖的”;
呆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感觉到人群中有些微掩盖得很好的歧视与敌意,感到有些委屈;
呆了几年临近毕业,就像剥开一层层的洋葱,又发现一个让人流泪的事实——身边的美国人用手中的选票,选择支持或对抗“深层国家”主导的社会议程,而作为他乡来客,只能被动接受和顺应环境。
在线上会议和现实交往中,留学生们既要注意蓝派民主党设置的“pronouns”(即他/她/他们代称)的规范使用,又要尊重红派保守势力强调的美国精神和美国优先准则,同时,对红蓝两派都需注意中美关系发展的意见表达。
追求稳定和确定性,大概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性格。
有个网络玩笑说,如果地球人因为灾难流浪到火星,中国人应该想的第一件事是怎么开荒种地,稳定地填饱肚子。
而美国文化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不稳定性。“status quo”(现状)在英语的语境中,很多时候都是注定要被打破的。
如果时间流转到上个世纪,那些大萧条期间拿到补助金的失业工人,很难想象曾代表公共利益、限制企业垄断的民主党,当下比共和党获得了更多来自大企业大资本的选举捐赠资金。
美国的党派政治在两百年前诞生之日起,它们的铁杆支持者(即票仓)和主要政策就在不断地变化:民主党初始制定纲领,代表美国核心人群自耕农,进化到代表美国商业农业利益,接下来抓住二十世纪初大量移民在城市扎根得到选举权的机会,将移民工人发展为票仓,获得从1932年到1952年长达二十年的主导优势;更是抓住上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契机,在女性选民,拉美移民,LGBTQ选民等人群中获得坚定不移的支持。
从代表“美国精神”的自耕农,到代表提倡“DEI”(多元化)的人群,民主党刚好完成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政治转弯。为了巩固选票,其施政纲领也将因势利导,不断对原有政策加码,在舆论场中争取更大的声音,更尖锐地批评对手。
今天的河水里,捞不到昨天的剑。
不仅是党派政治在不断变化,就连一个理想的总统形象也在变化。特朗普在年轻的时候接受采访时认为,林肯在今天是选不上总统的:他不够有亲和力,没有好的媒体形象。他本人和林肯恰好相反,从电视时代就对媒体工具应用纯熟,早在九十年代,他就乐于在热门电视剧里出演他自己;千禧年之后,更是打造真人秀,将妻子和女儿在真人秀节目中推介到大众视野中。
他一直善于揣摩人心,那句著名台词“you are fired!”给他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标记,而今年在镜头前应对刺杀的反应迅速,握拳呼喊口号,则是多年镜头感磨练出来的技艺纯熟。
所以,林肯注定属于历史,特朗普属于当下的美国:他身上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他的不确定性。他发誓要向“深层国家”宣战,要改变固有外交策略,要重新启用关税武器将先进制造业带回美国,为此他将启用非常之人,动用非常之手段。
这样的不确定性也许能为美国体制僵化带来突破,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毁掉我们习惯了的“好日子”…
从2008年兴起的美本留学热潮至今,刚好足以让一代人经历从小学到大学的国际化教育体验。从小上着国际学校,读原版书,去世界各地上夏校,和不同肤色的同学在各种国际赛事竞争,这一代留学生们所期待和计划的,是在毕业后,能拥抱人才和资源自由流动的全球化黄金时代。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我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全球化的风开始转向,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精英的梦想,遭遇政治现实的南墙;家庭的教育投资,折戟于世界格局的变化。
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之下,人才的机会在哪里?
半只脚踏入国际教育的家庭和公司
只能留在牌桌上
近日,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得到非常两极的观点:
“ 五年后,我们这个行业还在吗?”
这是留学行业某细分领域的从业者。
“ 我们客户又又又开新厂了!”
这是制造业的软件服务商。
“又一所国际学校倒闭,国际教育是不是一场骗局?”
这是不少自媒体近年来的爆款标题。
悲观与乐观的情绪同时存在,也有人借着混乱收割着家长和学生的恐慌。面对未知,有的人选择“苟起来”——不投资少消费少冒险,能找个铁饭碗上岸一辈子保平安最好。
还有人相信,混乱是上升的阶梯,即使是上个世纪春风刚起时,也经历过物价上涨房产泡沫监管放松,最终,机会只属于敢于下场捡筹码的人。今天能有实力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其中有不少曾经敢为人先。
所以,已经半只脚踏入国际教育的家庭和公司,留在牌桌上是最好的选择。全球化进入了新的阶段,由企业主导的资本人才全球布局模式,逐渐转换为由各国政府用关税,补贴,和立法等政策工具引导全球投资。
诚然,“不讲政治,只谈生意”的好时代即将要过去;但是,海盗和沙漠都不能阻止曾经出海者匆匆的脚步,无论哪个时代,都一定有人能黄金载船,得意而归,又焉知以为的铁饭碗,不会因固步自封而生锈呢?
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讲,外部环境越是因为政策和信息差筑起了高墙,那么获得外部信息越多,擅长和外部打交道的人才越稀缺。变化,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
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应该就教育选择选择保持冷静思考,获取充分信息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还需警惕因为在墙的任何一方,失去对另一边的好奇心与客观态度。
仅举浅显的例子:
对于在美的STEM专业学生来说,全球供应链的被动和主动转移就是其中的一个机会。也许,特朗普主政的2.0时代不一定有优待的政策,支持STEM专业学生毕业后留下,OPT政策收紧,H1B签证发放门槛都有可能提高。
但既然立志成为国际人才,留学生同样可以考虑全球雇主。从前的制造业提供的多以低端技能岗位为主,而当下,中国制造业主动出海全球布局,在沙特的沙漠,美墨的边境,缅甸的丛林中建立数智化工厂,甚至比亚迪近日也表示有可能在美国建厂,这些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企业,对熟练进行跨文化交流,又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一定是渴求的。
而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呢?扩大内需,实现内循环的经济目标,意味着需要深挖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振消费,在实物消费不振的当下,我们更是需要精神的滋养。仔细想想,日常生活中多少的蹙眉深思和哈哈一笑,来自外网的文献和外网的视频;又有多少国货品牌,需要借由Tiktok商店,走向海外呢?
所以,思维的墙才是封印我们的第一道枷锁。
有不少的留学生们,日常熟悉的只有中美两国,大多数能看到的机会,要么是西海岸年薪40万美元的硅谷码农岗位,要么是东海岸华尔街投行,要么是北上广深头部互联网年包五十万岗位,卷的方向高度一致。
其实,筹码不一定在人多的地方才能捡到,海外也不等于只有美国。
小红书上,有一位叫做“昊”的博主,高考进入985大学,后就读牛津,哈佛,接受了中国,欧洲,美国的精英教育,毕业后被外派到孟加拉,肯尼亚,沙特等国家,因工作经历,对于各国文化和人情事故都非常练达,分享了很多他眼中所观察到的关于阶级,驻外工作,跨文化婚姻,母语权力等诸多现象。这个年轻人记录他与来自各个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交往和工作的日常,深度思考的同时踏实前行。
「 写在后面的话 」
时代在变,但人的精神永恒不变。在混沌之际,微弱的个人与家庭,唯有坚定心智,放宽眼界。
美国不会是原来那个美国。但“原来那个美国”,也只是近三十年来,因我们少时回忆,带上玫色光环所畅想的机遇之地罢了。如果以百年为单位,无论人口结构,经济中心,关税政策,党派政治等方面来看,对岸这个国家一直在变化——其实,我们也一样。
人生如球场,如果发球的方式和规则都改变了,唯有强健己身,尽力接球,留在球场上。
*本文作者是AP历史课程资深教师,有学习意向的家长可联系本平台
11月24日下午14:00
爸爸真棒首场杭州线下活动来了
线下活动席位有限,扫码占座
👇点击预约下周活动预告👇
👇点击看下周活动预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