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偷拍争议,不要预设立场丨九派时评

时事   2024-12-10 18:32   湖北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地铁偷拍争议,还是得回到就事论事的基本原则,在法律框架之内,建立更为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不让偷拍者得逞,也不让无辜者蒙冤。陷入对立思维的泥沼,只会让问题跑偏。

                                                                      

12月8日晚上,杭州地铁五号线大运河站,一女子情绪激动质疑身边男子偷拍,随后女子大声呵斥男子拿出手机检查。女子当场要求报警并坚持要对方拿出手机,男子回怼表示,如果没有偷拍就砸掉女子手机。

事发现场。图/社交媒体

根据报道,在二人引发争执后,地铁工作人员配合公安,将他们带至地铁站警务室。然而,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网上就先炸开了锅。

事实真相如何,不妨等待进一步调查。

在此之前,超越事实本身,仅凭预设立场就仓促站队、表态,或一口咬定是诬陷,或指责男子反应过激——这种讨论模式偏离了理性探讨的轨道,也无法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指出,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严格保护。在公共场合,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拍摄照片,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均可能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在此次事件中,女子发觉自己可能被偷拍了,情绪产生波动,出于对自身隐私的担忧,对男子提出质疑,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求证,初衷是合理的,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察觉到可能遭受偷拍时,该以何种方式有效维权?

当事女子提出了检查对方手机的诉求,这也是很多人下意识的选项,但它在法律层面显然无法得到支持。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因此,即便当事女子掌握了所谓的偷拍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她也无擅自要求检查对方的手机。这与超市无权擅自检查消费者随身携带的包,是同样的道理。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通过合法途径来验证是否存在偷拍行为。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

类似案例再现,不少网友担心,遭遇莫须有的偷拍指控后,哪怕对方报警处理,也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自证清白。鉴于此,地铁公安等执法机构,应不断优化纠纷处理机制,提升处置效率。

回归此次事件,偷拍行为是否真实存在,还需依据确凿的事实来评判。而真正值得探讨的焦点在于,面对地铁内频发的偷拍争议,我们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来平息争端?

遗憾的是,部分网友陷入对立思维,对当事女子进行嘲讽,甚至攻击其穿着和外貌;还有的网友,则在事实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就草率地对男子进行指责。类似先入为主的偏见,无疑只会加剧舆论的对立态势。

地铁偷拍争议,还是得回到就事论事的基本原则,在法律框架之内,建立更为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不让偷拍者得逞,也不让无辜者蒙冤。陷入对立思维的泥沼,只会让问题跑偏。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
01
  家暴证据标准,让告诫制度“长牙齿”|九派时评
02
   超9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被看见”|九派时评
03
   尹锡悦会被他出身的检察系统埋葬吗?丨派声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白藏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九派评论
只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