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白驹
“换个思路看,作为家长,就不能走出高考的“轮回”、应试教育的“宿命”?自己考完了,又要跟着孩子重新学一遍?真有这个必要吗?很多80后都是40多岁的人了,阅历和经验智慧都到了“不惑之年”,正处于真正的学习的黄金时间,有比“应试轮回”更重大的人生“考题”需要破解,有更广阔、更深邃的空间值得踏入。”
杭州80后爸爸辅导作业和儿子起争执,气到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紧急送医后确诊急性心肌梗死。这条消息在12月12日一度上了热搜头条,可见公众关切之深。
据报道,张先生的生活重心除了工作之外,几乎都放在了即将上初中的儿子身上,从接送补习班、兴趣课到辅导作业。今年儿子面临中考,张先生更是焦虑,几乎每晚都盯着孩子完成校内作业,还给儿子布置了很多高难“加餐”作业,导致儿子很是不满,两人经常发生争执。这天,一场争吵再次爆发后,张先生只觉胸痛难忍,妻子赶紧拨打了120,将张先生送医。经过急救后,张先生胸痛症状明显好转。
这个故事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跟评,一些网友直言自己“也被气坏过”“我自己都快心梗了”。梳理一下,此类新闻并不鲜见,例如,今年10月,河南南阳男子辅导孩子作业气到大脑缺氧进急救;今年1月,因给娃辅导作业,江苏连云港37岁宝妈被气到“心裂”,抢救7小时才转危为安;今年1月,成都一女子辅导孩子作业被气到心梗。以至于,在网络上有一个著名的吐槽名句:“有一种伤不起的痛叫做辅导孩子写作业”。
揆诸此类事件细节,家长因辅导作业而被气坏,原因各异。有的是因为孩子写作业慢,有的是因为家长怎么讲孩子都听不懂,有的则是因为家长嫌孩子“笨”迟迟成不了学霸。一言以蔽之,望子成龙成凤的愿望是饱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种种反差让家长心态崩了。
其实,在人们关注到家长“气成一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孩子们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在学校题海战术、家长加练战术的双重挤压下,孩子的承压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也会受伤。一些孩子和家长争吵,何尝不是释放压力、呼唤尊重和平等的表现?当然,青春期的孩子易生逆反心理,但是说到底,人们也要透过争端,知道孩子到底在排斥什么、到底在争取什么、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向人显示自己的委屈、自己的伤痕。如此,才能客观审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找到理性相处、共同进步的方式。
正如前述杭州80后所展现的那样,不少80后在经受职场压力之外,还要承受“教子难”的压力。他们的心气越高,越是容易被孩子的“不成器”所刺激。坦率地说,把时间“回放”七八年左右,我和这位杭州80后差不多的年纪时,也出现过类似的焦虑。尤其是在被学校老师喊去聊天,希望对孩子成绩从前一百名明显“退步”的现象加以关注时,我也有过怒火难抑的时刻。但是事实说明,发怒、生气,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单就消弭辅导作业引起的“战争”而言,并无一个万全之策,也没有永恒的“赢法”,除非孩子真的是天生的学霸抑或天才。既然多数孩子并不是天才,也不是学霸,而且孩子本身也有着各种烦恼时,那么,放下攀比心,放下过度要求,与孩子和解、与自己和解,可能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换个思路看,作为家长,就不能走出高考的“轮回”、应试教育的“宿命”?自己考完了,又要跟着孩子重新学一遍?真有这个必要吗?很多80后都是40多岁的人了,阅历和经验智慧都到了“不惑之年”,正处于真正的学习的黄金时间,有比“应试轮回”更重大的人生“考题”需要破解,有更广阔、更深邃的空间值得踏入。对孩子的适当陪伴,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陪伴并不是“枷锁”和“陷阱”,让自己和孩子双双被困且难以自拔。分清角色,各就各位,是应有之义。
扪心自问,家长凭什么都认为凡事要从娃娃抓起?凭什么都认为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执念?凭什么让孩子重新吃一遍自己当年也难以忍受的“苦”?凭什么认为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愿望就必须由孩子来完成?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白藏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