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网红城市的爆发,是社交媒体流行的直接产物,它本质上是一种流量经济,流量起伏波动实属常态,不可能一直处在高峰状态。”
过去两年,网红城市层出不穷,淄博、曹县、天津、哈尔滨、天水、菏泽、开封、阿勒泰等地先后出圈,在各地掀起现象级消费热潮。然而,2024年下半年以来,网红城市热潮似乎戛然而止,暂没有新的现象级城市诞生。
网红城市的热潮消退,确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一方面,近半年来,仍有城市不时走红,但像淄博、哈尔滨、天水那样,能实现现象级爆火的,似乎没有出现过。另一方面,之前那些备受瞩目的网红城市,热度也在缓缓消退,正逐步回归至日常的平静状态。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网红城市的爆发,是社交媒体流行的直接产物,它本质上是一种流量经济,流量起伏波动实属常态,不可能一直处在高峰状态。
此前,淄博等城市爆火之后,各大城市纷纷“抄作业”,希望实现一夜爆火,用泼天流量来换取泼天富贵。这种打造网红城市的路径,一旦标准化、同质化,就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让游客失去新鲜感和探索欲。
网红城市的新鲜感一旦消逝,流量效应必然会边际递减,一座城市想要实现现象级爆火,难度会不断提升。就算能意外走红,流量的“保鲜期”也会愈发短暂。
网红城市热潮消退,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它提醒我们,经营一座城市,需要回归冷静和理性,回归长期主义。
全国共有近700个市级行政单位,对绝大多数城市来说,走红难、长红难,这可能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常态。与其寄希望于一夜爆火,不如好好沉淀、修炼内功,找到符合自身的特色发展路径。
这当然不是否定流量的意义。社交媒体时代,城市营销,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文旅推介,都需要善于利用互联网造势,但一味地“抄作业”,模仿跟风,照搬照抄网红城市的成名路径,本身就是一种误区。
淄博、天水等城市爆火,根源不是文旅部门会宣传、擅营销,而是地方有吸引外地游客的特色产品。差异化竞争,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IP,而不是什么项目火,就模仿什么,才能给外地游客制造新鲜感。
当热度逐渐消退后,这些城市需要重新审视流量的真正意义——要找自身特色定位,更要将流量当成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
近年来,看到网红城市带来的显著效益,各地纷纷效仿,不惜重金投入。为了走红而用力过猛,这种“all in”战略,很容易造成资源的错配。
例如,一些小城市在流量激增时,匆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拓宽街道等。当热度下降后,类似临时性的基建投入,是否会造成闲置?如果它本就是城市发展的日常所需,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走红才推进完善?
站在流量风口,终究不是城市发展的常态;城市发展也不是为了走红,根本目标在于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提高民众收入水平。
所以,大大小小的城市,还是要静下心来,对泼天富贵保持些许的冷静,扎实做好营商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日常优化工作,合理分配资源投入。如此,即便没有流量加持,城市依然能够实现稳健发展。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九 派 新 闻
出品编辑 白藏
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