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球,大奥秘!揭露视觉器官隐藏的故事

百科   2025-01-09 06:26   云南  

眼球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需重视三大眼底病的临床现状!

早在人类开始探索自身奥秘的初期,医学家们就开始注意到眼睛在视觉感知中的核心作用。

17世纪后,随着光学和解剖学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让科学家们得以窥见角膜、虹膜等眼球关键结构,解剖学的发展则进一步揭示了视网膜、视神经等内部构造。

人们逐渐认识到光线是如何通过眼睛的透明结构,最终到达视网膜并形成视觉的。20世纪,光学仪器、电子显微镜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眼球结构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如今,人们清晰地认识到,眼球是视觉系统的核心,负责捕捉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形成视觉感知。

它不仅是我们观察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还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影响情绪与认知。保护眼球健康,对维护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先来深度认识一下,眼球的结构。


眼球结构大揭秘!你都认识吗?

眼球结构地形呈椭球体,前后径略长,约24mm,可划分成眼球内容物和眼球壁两大部分,每个区域都各司其职。此外还有一种区分,就是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状体等被定义为眼前节,后面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定义为眼后节。


图 眼部结构

●  眼球内容物[1]

主要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进一步为各结构提供辅助。

房水由睫状体生产,是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具有维持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内压并为它们提供营养的作用;

晶状体是眼球内部的一个透明结构,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是一个具有双凸结构的透明组织,具有调节屈光能力的作用,能够根据物体的远近调节其屈光度,使光线能够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玻璃体则是眼球内最大的透明结构,位于玻璃体腔,主要由水和透明质酸组成,具有屈光、支撑、减震的作用。

●  眼球壁外层[1]

眼球壁的外层主要由角膜和巩膜等结构组成,对眼球起支撑、保护作用。

角膜是眼球的前部透明组织,它像一面透明的镜子,负责将光线折射并聚焦到眼球内部。角膜的厚度约为0.5mm,但其结构却异常复杂,由五层组织构成: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

这些层次共同协作,确保了角膜的透明度和强度。角膜的透明度对于视觉至关重要。一旦角膜受到损伤或病变,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保护角膜健康是维护视觉功能的关键。

巩膜则是眼球壁的后部白色组织,它包围着眼球的大部分区域,为眼球提供支撑和保护。巩膜坚韧而富有弹性,能够抵御外界的冲击和压力。同时,巩膜还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感觉传导。

巩膜的病变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如巩膜炎、巩膜葡萄肿等病变,都会对眼球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巩膜疾病是保护眼球健康的重要措施。

●  眼球壁中层[1]

眼球壁中层结构包括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等部分。

虹膜是眼球内部的一个圆环形结构,中央有瞳孔。它位于晶状体前面,负责调节瞳孔的大小和形状。

虹膜内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能够吸收和阻挡过多的光线,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损伤。同时,虹膜还具有识别功能,能够识别并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睫状体位于虹膜后面,具有分泌房水和调节晶状体屈光度的功能。房水是眼球内部的一种透明液体,它填充在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之间,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润滑。同时,房水还能够维持眼球内部的压力平衡。

而脉络膜由于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富含三层血管小通道和色素细胞,可遮蔽透过巩膜进入眼内的弥散性光线,同时为视网膜供给营养。


图 脉络膜


●  眼球壁内层[1]

眼球壁内层主要是视网膜,是感光的重要部位,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这是一层薄透明膜,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视觉色素,以及感受光刺激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是视觉信息的接收器。


图 视网膜十层结构图


值得一提的是,视网膜上还有一处特殊的椭圆形微黄区域——黄斑。黄斑位于视盘外侧,是视力最敏锐区域,可细分为中心凹和中心小凹。若黄斑和中央凹受损,可导致中心视觉丧失,甚至失明。[1]

所有的眼部结构都有着重要功能,一旦发生病变,危害极大,尤其是黄斑区域。临床上通常眼后节的发病统称为眼底病,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如今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三大眼底疾病。


知彼知己,三大眼底病临床现状值得重视

 AMD

AM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严重及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AMD的总患病率约为8.69%,且按目前的增长速率预测,预计2040年患者数量将增长至2.88亿。我国AMD患者数量则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至5519万例。[2]

2020年,全球50岁及以上人群因AMD致盲人数约为180万,导致中度及重度视力损伤的人数约为620万。

在我国,AMD也是引起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发展,未来AMD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亟需临床进一步优化预防和管理措施。

●  DM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一项Meta分析纳入全球35项研究的22896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DR患病率为34.6%,其中DME占6.81%。[3]

DME主要症状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而一些患者会出现视物颜色变化(变灰暗)或视物扭曲变形。部分患者会存在黄斑水肿合并大量黄斑区出血、硬性渗出或黄斑前膜出现。这几种情况出现时,患者的视力会严重下降,降到眼前指数甚至更差的视力。而长期黄斑水肿将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弥漫性水肿较局部水肿对视功能危害更大。[4, 5]

●  RVO

RVO作为一种严重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导致的视力下降或丧失仅次于DR,常伴有全身性心脑血管疾病,眼部改变有黄斑水肿(ME)、视网膜缺血,甚至新生血管形成等。RVO患者因视网膜静脉受堵,影响回流通道,导致血液淤积,压力升高,最终引发视网膜出血与水肿。[6]


小结

眼球作为人体中最为精细且神秘的器官之一,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眼球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在如今的治疗手段中,基于上述三种疾病都主要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引发血管新生稳态失衡引发,VEGF已成为目前眼部新生血管病变类疾病治疗最有效的靶点。

而抗VEGF药物可以有效抑制VEGF活性,进而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管渗漏,通过精准打击,减缓或逆转这些侵略军对视网膜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杨培增,范先群主编.眼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 中华眼科杂志,2023,59(05):347-366.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21222-00649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4):241-247.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4.001.

[4]许迅,等.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中华眼底病杂志.2023.

[5]杨波等.实用医药杂志,2012,29(9):803-803.

[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诊疗路径专家共识.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4,40(03):175-185. DOI:10.3760/cma.j.cn511434-20240201-00056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