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点亮孩子的更多可能

文摘   2024-08-28 17:02   山东  

融合教育是一种通过在传统教育环境中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适当的支持与服务,从而促进其与同龄人共同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日前举办的“游戏助力高质量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学前融合教育成为了讨论的热点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周念丽教授和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的高春玲教授就“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分享。两位专家的发言不仅回顾了传统干预模式的局限性,还提出了通过团体游戏治疗和差异化课程设置来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具体策略,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思路。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高春玲 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一、 学前融合教育的背景


周念丽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针对特殊儿童的传统干预模式种类多样,如感觉统合疗法、艺术疗法、结构化教育干预、应用行为分析法、精神统合干预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儿童言语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幼小衔接、青春期心智发育与实际表现存在落差等。


这些局限促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转向融合教育,在关注特需儿童身体康复与治疗的同时,也重视他们在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全面发展。



二、 实践与策略


在对影响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的多重因素进行简要说明后,两位教授就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度分享。

1

团体游戏治疗


该方法强调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型综合团体游戏,通过游戏治疗师精心选择的素材和安全的团体氛围,促进儿童自然沟通和自我表达。通过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等形式,儿童可以从无声到有声,从隔绝到融入,从而逐步提升社交能力。


周念丽教授分享道:“团体游戏治疗博采众长,特别关注学习动力、注意力、自主性、自我控制等关键行为。”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该方法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改进:

· 分层性:在干预过程中,团体游戏治疗对不同类别的儿童进行了分层处理。通过针对性的游戏设计,确保每个儿童的具体需求和发展阶段都能得到相应的关注与支持。

· 关系性:团体游戏治疗强调了亲子互动和同伴互动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参与式的互动型游戏,促进了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连接,同时也加强了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 情境性:该方法注重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进行干预。在游戏中创造真实生活场景,使儿童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新技能,从而提高干预的实际效果。

· 生态性:团体游戏治疗强调以儿童的生活环境为主导进行干预。

2

开展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的三方面举措


· 创建学前融合教育环境

在环境创设上,应遵循普特融合共同发展、主体性、无障碍、安全性、适宜性、动态性等原则,以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在融合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提供差异化课程与服务

幼儿园:

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和康复需求,采用不同的安置和教育方式;在融合班级活动中,设定分层次的目标,进行差异化教学;同时创建游戏化的环境,实施嵌入式训练,强调家社园合作。

康复机构:

主要以功能康复为导向,开展认知康复、社交沟通与社会适应干预、情绪行为干预、运动康复与感统训练、言语及语言康复。

· 创建融合学校文化

建立受人欢迎的学校社区,确立融合价值。



三、总结与展望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实践,其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完善和全面的发展趋势。融合教育不仅能够继续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平台,还将进一步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相信在社会、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将被更为广泛地接受和实践。



撰稿:李昱曈

编辑:李昱曈

审核:周念丽、高春玲


救助儿童会
救助儿童会是全球领先的儿童慈善组织,于1919年成立于英国,目前有25000余名员工在116个国家开展工作。我们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2013年在民政部注册成为24家在华境外基金会代表处之一,17年注册成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代表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