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早起一周,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摘   2024-09-12 21:13   浙江  

大家好,我是云宇。

自从离职在家做自媒体,我的生物钟就开启自由模式。

下面这一日作息,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

每天睡到10点多,准备吃个早饭干活,一看快11点,又回去刷手机等待午餐时间到来。

下午本该有大把时间投入工作,总是很难进入状态。

打几个字,玩一小时手机,再打几个字......刚准备认真工作已经4点多,于是继续拿起手机等待晚餐。

晚上一边看直播一边写文,注意力总被直播吸引。

直到夜深,才恍惚一天又要结束,脑海中浮现两个小人天人交战。

小人A:今天早点睡,明天早起好好努力。

小人B:已经浪费一天了,今天写不完这篇文就不睡觉!

如果A赢了,我会心安理得地躺上床玩手机到半夜,第二天继续赖床;

如果B赢了,那就哼哧哼哧熬夜写文到一两点,然后美美安睡,觉得今天又是辛苦工作的一天。

当然,第二天还是继续晚起,陷入恶性循环。

整个人浑浑噩噩,陷入某种失控中。

试过无数次健康作息,但大概率只能持续一两天。

从上周开始,我再次尝试早睡早起的自律生活,居然成功坚持了整整一周。

这一周里,我感受到小小的变化,那是和晚睡晚起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

我知道,这一次我真的成功了。

我想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也把方法分享给你。


一、早起的难点

1、早睡

对熬夜党来说,早睡比早起难得多。只要能顺利早睡,那早起也就成功一大半。

而早睡最难的事,是放下手机。

就算克制住欲望,还会遇到第二个问题:睡不着。

我第一次尝试早睡时完全没有睡意,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应对方法是打开助眠APP,听着白噪音让自己平静下来,慢慢入睡。

但早睡最终还是要靠生物钟的调整,等熬过了第一天的早睡早起,后面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2、手机的诱惑

有多少人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查看推送、刷APP?

明明醒得很早,却因为躺在床上刷手机,浪费一个早上。

经验告诉我,如果以玩手机开始这一天,一整天都会离不开手机,且工作效率极低。

所以醒来后,一定要控制住打开手机的念头。包括上厕所和刷牙时,都不能拿起手机。

洗漱完毕后,第一时间投入到这一天最困难的任务中,并将手机放在不能随手拿到的地方,就能获得一个超高效的早晨。


3、内心挣扎

当闹铃响起时,内心总会挣扎:是立刻起床,还是再睡一会儿?

如果睡眠不足,很容易屈服于后者,今日份早起也就失败了。

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在入睡后的90-120分钟内,会经历5个睡眠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

健康的睡眠每晚会经历3-5个睡眠周期循环。

如果能在经历完整的睡眠周期后醒来,状态比处于前四个周期时被叫醒更有精神,也更易早起。

我观察过自己多次,至少这个说法在我身上是靠谱的,因此可以根据睡眠周期设置睡觉和起床时间。

我的舒适睡眠时间为7.5小时,所以如果我打算6:30起床,那么我的最佳入睡时间为11点。

你平时也可以观察自己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睡眠节点。


二、早起方法

1、前一天计划好第二天日程

前一晚写下自己第二天的工作目标和内容,且越详细越好。

比如:早上7点-10点,我要完成一篇公众号文章,标题《XXX》,接着列好文章提纲。

这能让我们对早起有所期待,并在早起后快速投入任务,不需要再思考“该做些什么”的问题。

(在前一晚写下第二天日程计划)


2、排除干扰

设置取消所有APP的消息推送,排除那一声声“叮”向你发起的诱惑。

给手机设置“睡眠”模式,清除夜间手机对睡眠的干扰。


3、早睡

三种迫使自己放下手机早睡的方法。

①睡前不看短视频或小某书微博之类的“无限流”推送APP。

给自己设半小时闹铃,这半小时可以畅玩手机,但时间一到,就要熄灭手机屏幕。

其实很多时候,睡前玩手机并不是手机有多好玩,只是为了对抗睡觉。

就像为了抗拒工作或看书,打扫卫生也变得有吸引力。

这时如果屏幕熄灭,就能快速从网络世界抽离出来,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

②把洗澡作为睡前的最后一步,洗完澡后立刻上床睡觉,不再拿起手机。

③睡前用看书代替玩手机,但不能是小说类的书籍。


4、定两个闹钟

最多只给自己定两个闹铃,前后间隔5-10分钟。

第一个闹铃响起如果觉得有点昏沉,可以在床上稍微赖一会儿。

等第二个闹铃响起,必须起床。


三、早起的变化

1、效率更高

早起一周,效率明显提高。

尤其是早上完整的三小时,可以专注投入做任何事,不被网络和外界打扰。

早上写文的效率,比之前一整天都高。

成功早起并完成困难工作后,也会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一整天的挑战,同时因为不愿浪费这珍贵的早起而更自律。

下午就算有所松懈,也能按计划完成一天的任务。


2、对手机依赖度降低

从一开始的抓心挠肝,到后来的随遇而安,能明显感觉到对手机的依赖度大幅降低。

每日手机使用时长从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减到三四个小时。

其实手机没有那么好玩,我们用它抵抗焦虑,却也因它陷入焦虑。


3、心态更积极

之前看自律博主的视频时,记住了一段话,他说:

“人的本性就是渴望进步、渴望个人成长的,所以在挑战困难事情的过程中,尽管很不舒服,但不会再焦虑,且有一种很强的充实感,也许这个过程,才是我们做困难事情的真正意义。”

初听时觉得是鸡汤,真正体验过才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

早起一周后,我的生活变得渐渐充实。该玩时玩乐,该做时工作。

不再纠结于什么时候该放下手机,也不会因为过度玩手机而自责。

内耗少了,焦虑也少了。

因为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我每天按部就班做着具体的事,而非无数次在脑中纠结目标和现实的落差。

那种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走的感觉,赋予了早起全新的意义。

也正因此,我甚至开始期待第二天的早起,以及早起后努力的自己。

或许生活,已经在一天天的早起中完成了蜕变。

以上。

往期精彩内容

哪一刻让你觉得,和ta再也做不成朋友了?

裸辞在杭州做自媒体一年,我花了多少钱?

当女人开始讲脱口秀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

云宇的异想国
和我做朋友吗?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成长丨分享丨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