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云宇。
互联网确实拉高了人的接受阈值,每每刷到所谓塌房热搜,只会嗤之以鼻——就这?
比如最近的奥运冠军覃海洋,被未婚妻列出N宗罪,也只觉毫不意外。
唯一让人惊叹的,是富婆对渣男既费钱又费感情的无限“妈式”付出。
费钱:
1、每次去LV消费不少于20w;
2、和队友出去玩花销全包;
3、三亚旅游20w+;
4、每年送名牌手表。
费感情:
1、帮渣男维护关系,给粉丝和记者买纪念品,给粉丝发红包;
2、当经纪人,说服渣男换教练;
3、发现对方是渣男后,仍苦口婆心为他好。
可就算做到这种地步,该渣还是渣。
女孩喜欢一个人,总爱给对方当妈。
有钱的富婆,花钱又走心,全方位关怀对方的事业、社交、生活、家庭;
没钱的普通人拼命出力。
就像前几天秦霄贤塌房,女友掏钱为他打理工作生活、配合隐瞒恋情、打胎,换来男方的劈腿和粉丝攻击;
粉丝为了支持哥哥的服装事业,帮他一宿一宿叠衣服,给他当免费劳动力。换来哥哥酒吧、恋爱、出轨三件套。
女孩们一边嫌弃妈妈管太宽,一边又对着喜欢的人喊“宝宝早点睡”、“宝宝多喝水”......
很难想象,被家人宠成公主的女孩,会转头帮男朋友洗内裤臭袜子。
唯一的解释是,从小没得到太多爱的女孩,唯一真实体验到的爱来自母爱,唯一知道的爱人方法也来自妈妈。
于是她们学着用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爱人,用对男人的关心和对方的依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换句话说,是女性仍然习惯于将自我客体化。
把自己的喜恶置于他人需求之后,用他人的看法、期望和评价衡量自我价值。
当别人提出需求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能得到什么,或者我的时间属于自己;
而是他需要我,我可以为他做什么。甚至如果没能帮上忙,还会自责“我好没用”。
哪怕只得到对方一点点正面反馈,也会觉得“爱有了回报”,“付出有价值”。
这种客体化思维其实一直束缚着大部分女性,环顾周围,她们仍将“贤惠”、“体贴”当做夸奖。
可是当妈这件事,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
知乎上,有人苦恼“女朋友总是想当我妈是什么体验”,有人抱怨“我喜欢的女生想当我妈怎么办”,但从没有人炫耀,“我有一个像妈一样的女朋友”。
他们一边享受“妈系女友”提供的“妈味服务”,一边抱怨女友太“妈”、管得太宽。
费心费力费钱换来的,只是对方一句“少管我”。
所以啊,展开一段关系前,记得先把自己放在第一顺位。你想当人老妈,人只把你当老妈子。
正常的成年男人是不需要第二个妈的,当你发现在一段关系里变得越来越妈,不如想想对方是否是个靠谱的选择。
往期精彩内容:
建议所有决定写作的人,尽早建立自己的写作系统
30多岁,一事无成,很丢人吗?
屏幕里的她们,是东亚女性被困住的一生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