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巴西!

文摘   2024-12-28 19:30   河北  

《妙想天开》(Brazil)应该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电影,以想像力著称的特里·吉列姆在这部集大成之作里,并不屑于用天马行空的影像和情节来取悦感官,他所构建的乌托邦世界,无论从科技还是审美上来说都很难判断比当时是倒退还是进步:严重制度化的生活程序,处处密布的各种传输管道,与其说是科技产物,不如说是政治需求。

主人公萨姆本是个循规蹈矩的小干事,虽然每天做着荒诞不经的春秋大梦,上班时却能适应周围环境保持刻板作风,直到一起追查恐怖事件中的小纰漏,让萨姆所在的机构环境产生小小的混乱,这其中一场理想爱情的介入,以及对荒诞生活与制度的逐渐看清与抵触,让萨姆站到了势力微弱的反抗一面,最终毫无悬念地成为制度的悲剧……

这是特里.吉列姆名符其实的心血之作,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构思,十年间几经删改,最初定下的主演乔纳森·普赖斯也已从热血青年变为成熟中年,这一变化却恰好契合了吉列姆的创作转向,当时三十七岁的普赖斯,更适合去演绎一个已经高度制度化了的麻木代表,而其渐发的思想萌动,由此也排除了年少叛逆意气用事的成分而更具普遍性与说服力。


分析《妙想天开》的创作源泉,无论如何逃不过去乔治·奥威尔《1984》的深远影响,如果说奥威尔用文字构架了一个高度集权机械化的可怕世界,那吉列姆就是用真实影像实现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吉列姆在当年筹备时甚至曾将片名定为《1984又二分之一》,后来因原著版权问题才作罢,但我们仍能在片中看到奥威尔影响的蛛丝马迹(比如同为84层的办公室)。

《妙想天开》相比较于《1984》虽在灰暗与现实性上稍逊一筹,但吉列姆所原创的荒诞讽刺桥段却另辟蹊径,尤其是渴望青春永驻的母亲角色的加入,从观赏性上用饱满色彩对比了萨姆所在的昏暗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吉列姆式的超现实嘲讽得以充分凸显,也让影片的悲剧结尾更具感染力。


《妙想天开》有两个版本,短版以大团圆结局,被认为是好莱坞扼喉举措所致,长版本才是导演的心血结晶,其实个中原委要复杂、有趣得多。


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特里·吉列姆凭《时光大盗》(Time Bandits)缔造了喜剧商业片佳绩,而被好莱坞看中。在拍摄《人生七部曲》(Meaning of Life)时开始筹备本片,当时他结识了阿诺·米尔切(Arnon Milchan)和罗伯特·雷米(Robert Rehme),前者为该片与福克斯牵线搭桥,后者则在戛纳影展上被吉列姆说服,于是环球公司也加盟了本片,最后两家片厂联合投资,约定福克斯负责该片海外发行,环球享有美国国内的一切权利。

影片拍摄结束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特里·吉列姆初剪的片长为2小时20分钟左右,这超出了合同约定的片长,对此福克斯并无异议,但环球人事更迭,新任老板杰克·马瑟维斯(Jack Mathews)对影片草剪的片长不满,坚持要求导演缩减、更改结尾,避免故事的“非和善”氛围强化(影片的结尾原本是主人公带着爱人在一往无尽的眼球注视下消失,隐喻没人能逃脱监视),加之影片试映反响不佳,环球公司更是对当初投资本片感到郁闷,但吉列姆坚持原始版本不愿重剪,但后来还是屈服,把最终剪辑权交到了环球手中,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年轻的吉列姆在美国四处宣扬杰克·马瑟维斯对自己抱有偏见,并在杂志上刊登了整版广告,广告词只有一句话“杰克你什么时候把《妙想天开》还给我”,接着在跟罗伯特.德尼罗一起上《早安,美国》直播节目时,公然对着镜头举起杰克的照片大放厥词,指责其损害了自己作为导演的基本权利,环球公司则依旧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着重新剪辑,并把影片上映时间一拖再拖。到此为止,《妙想天开》的争论已经举国皆知,而福克斯采用吉列姆剪辑的版本,已经在海外上映。


事情的转折点跟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有关,吉列姆把《妙想天开》带给诸位影评人欣赏,并赢得年度的最佳影片、导演、摄影三项大奖,许多影评人也撰文赞颂该片,此时关于影片剪辑的争论,已经成为一个小人物只身抵抗大团体的螳臂挡车故事,俨然是《妙想天开》的现实重演。


1985年底,环球公司重新剪辑版的《妙想天开》终于如期上映,票房成绩远远高于预期,但依旧没有收回成本。时隔多年之后,吉列姆重新跟环球合作的《十二猴子》,杰克此时仍然大权在握,谈及此事,他依旧坚持维护电影公司的商业利益的观点,而1987年,他还曾创作了一本名为《妙想天开之战》的书,解释此争论始末。


这个经典事例告诉我们,好莱坞总是有一些愚不可及的制片人,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专门用来被后人鄙视和耻笑的。

CULT电影
这里,也许是唯一的以cult电影为主菜的大食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