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安全无小事,消防系万家。”在当今社会,国家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一系列消防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旨在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本月正值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的消防安全月,在此期间,我们深入开展各类消防相关活动。在现代社会,消防工作是保障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各种先进的消防设备和完善的消防观念深入人心。但你可知道,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辈们也有着独特的消防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他们的消防观念以及所发明创造的消防器具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走进古代消防的奇妙世界吧!
一、古代消防观念:防患于未然的智慧
古代社会虽然没有如今这般完备的消防体系,但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火灾的危害,并形成了一些颇具前瞻性的消防观念。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盛行,其中“仁”的理念就包含着对生命和财产的珍视。这种观念延伸到消防方面,便是倡导人们要时刻警惕火灾的发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用火安全。例如,在一些古籍记载中,就提到百姓们会在夜间熄灭灶火,以防余烬引发火灾。同时,古代城市的规划也体现了消防观念。许多城市会设置专门的防火区域,将易燃的仓库、作坊等与居民区隔离开来,尽量降低火灾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
古代西方,如古罗马时期,也有类似的消防意识。古罗马城市规模庞大,人口密集,火灾隐患众多。为此,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用火规定,比如限制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用火,并且规定居民要定期清理自家周围的易燃杂物,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这些规定虽看似简单,却反映出古人对火灾预防的重视,他们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即便在今天,依然是消防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
二、古代消防器具: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
除了消防观念,古代的能工巧匠们还发明了许多实用的消防器具,这些器具在当时的火灾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消防器具之一便是“水龙”。水龙其实是一种人力操作的吸水喷水装置,它由一个大木桶、活塞、水管等部件组成。当发生火灾时,多人协作,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水从水源处吸入木桶,然后再通过水管将水喷射出去,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水龙在明清时期的城市中较为常见,一些较大的城镇甚至会配备多台水龙,以备不时之需。
水龙
古代“水龙”灭火场景图
此外,还有一种叫“唧筒”的消防器具。唧筒的原理类似于注射器,它是用一根长竹管,中间安装一个活塞,通过拉动活塞,可将水吸入竹管内,然后再推出竹管,实现喷水灭火。唧筒操作相对灵活,可用于扑救一些小型火灾,或是在火势初期进行控制。
唧筒
宋代灭火工具
古代西方也有自己独特的消防器具。比如在古希腊,有一种被称为“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的装置,它原本是用于灌溉的,但在火灾发生时,也可被改造用来提水灭火。其原理是通过旋转螺旋叶片,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然后再引导水流向火灾现场。这种装置在当时的港口城市等一些靠近水源的地方发挥了一定作用。
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
通过了解古代消防观念和消防器具,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面对火灾这一威胁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虽然时代在变迁,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消防技术和完善的消防体系,但古代消防的这些宝贵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立足消防安全月,消防无小事。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刻保持消防意识,珍视生命和财产安全。
策划|褚占辉 陈团结
审核|黄小刚 郝海龙
图稿|王鹏振
编辑|崔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