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艾弗里:寂静的边际 | 开展倒计时3天

文化   文化   2024-11-08 12:02   广东  



2024年11月11日起,和美术馆(HEM)将于四楼展厅呈现美国艺术家米尔顿·艾弗里(Milton Avery,1885-1965)的绘画作品,将其与和美术馆馆藏并置。展览将涵盖绘画、雕塑及装置等多种媒介的作品,期待以丰富的对话呈现中西方近现代至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




 关于艺术家 

米尔顿·艾弗里,1961
(摄影:Arnold Newman Properties)


米尔顿·艾弗里1885出生于纽约阿尔特码(Altmar),1898年随家人迁至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Hartford)。1925年随妻子莎莉·米歇尔(Sally Michel)搬至纽约生活工作。1965年于纽约逝世。一生致力于画面形式的简化,将色彩视为绘画艺术的核心。作品围绕日常生活中所见风景、肖像和静物展开。与当时主流艺术观念的相悖使其无法被归类为20世纪的任何艺术流派,但他在色彩表现力上的天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的产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米尔顿·艾弗里的绘画才逐渐受到美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2022年,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为其举办了大型回顾展览。他的作品见于全球各大博物馆馆藏,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堪培拉澳洲国立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伦敦泰德美术馆、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耶鲁大学美术馆等。






也许是因为艾弗里父亲与兄弟的接连早逝,所以他很早就了然生命无常,于是将有限的时间寄托创作,将有限的情感交予家人。他的妻子莎莉回忆他常常哼唱的一首歌:“工作吧!工停夜将临。”这样的态度也延伸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中——他从未在20世纪纷杂的艺术浪潮和经济压力下改变自己的创作方向。


《桦树的倒影》,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55.3 × 70.6 cm,1962





收藏家罗伊·纽伯格(Roy Neuberger)在 1940 年左右就开始关注艾弗里的作品。他曾公开表示,艾弗里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藏了一百多幅他的画作。


1943年,艾弗里先后受到为逃避战乱从法国移民来美国的著名画商罗森伯格(Paul Rosenberg)保罗·杜朗-卢埃尔(Paul Durand-Ruel)的青睐。前者是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代理人,后者则最早发掘并推广了印象派。在与他们的画廊签约后,艾弗里终于在一段时间内缓解了经济上的窘迫。


推崇简洁画面结构的罗森伯格很有可能在这一时期对艾弗里的创作方向进行了指点,推动其作品向更简练的方向发展。



《红色雨伞》,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63.5 × 106.7 cm, 1945,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马萨诸塞州科德角的普罗温斯敦(Cape Cod, Provincetown)因其壮丽的环境和自由的社区而成为美国东海岸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1957 年夏天,艾弗里和戈特利布、罗斯科一起在这里共度了夏天。

这一年,艾弗里开始直接在画布上作画,并开始创作比以往尺幅更大的作品。这成为了他创作生涯重要的转折点——大尺幅的作品加强了艾弗里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细节进一步消失,他笔下的世界愈加抽象。有人猜测这是因为他在与两位习惯于创作巨幅作品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交流中获得的灵感。


著名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也在这一年重新关注到艾弗里的作品,并且收回他此前的批评,转而呼吁纽约艺术界关注艾弗里作品中将自然作为主体而非客体的独特之处。



《海草与蓝海》,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152.7 × 183.8 cm,1958,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在艾弗里创作生涯的早期,正值关注社会现实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 Scene Painting*)流行,他关注日常与自然的绘画显得过于抽象与脱离现实。20世纪中叶开始,抽象表现主义兴起,逐渐将绘画与现实世界本身剥离,艾弗里的作品又显得过于具象。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但也因此长期游离于艺术圈主流之外,作品常年无人问津。


* 美国风情画是地方主义绘画(Regionalism)与社会现实主义绘画(Social Realism)的统称,流行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著名的《美国哥特式》(American Gothic)便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

78 × 65.3 cm, 1930,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虽然艾弗里一生未参与任何流派,但他长期关注纽约活跃而纷繁的艺术生态,周末常常在美术馆与博物馆度过。以罗森伯格为代表的战争移民画商也给纽约带来了包括毕加索、雷诺阿、马蒂斯等在内的大量来自大洋彼岸的艺术家的作品。




“再忆杰作”(Masterpieces Recalled)展览图录,纽约罗森伯格画廊,1957。在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梵高、西斯莱、雷诺阿、库尔贝、柯罗等欧洲19世纪艺术大师的名字(Paul Rosenberg and Company, From France to America, MoMA)






康尼岛(Coney Island)位于纽约布鲁克林西南,拥有美国最早的大型海滨游乐城。在那里,艾弗里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妻子莎莉曾回忆道,“去科尼岛的地铁票价是 5 美分。我们在背包里装上速写本,就可以在海滩上度过一个美妙的假期……”


越野障碍赛马乐园》,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81.3 × 101.6 cm,1929,The Metroplitan Museum of Art






1944年,美国第一座现代美术馆菲利普纪念美术馆(Phillips Memorial Gallery)为艾弗里举办了他的第一次博物馆个展。1952年,巴尔的摩美术馆(Baltimore Museum of Art)为他举办了第一次回顾展,85幅展览作品随后巡展至华盛顿、哈特福德和波士顿。这时他已年近七十。





艾弗里出生于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曾是皮革工人,因事故早逝。他十六岁起便在工厂赚钱贴补家用。他的兄长和姐夫也先后去世。他不得不背负重担,独自抚养家中九位女眷。也以此为契机,为了增加收入,他决定在工作后的空余时间学习字体绘写,从此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


《颤抖的树》,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121.9 × 81.3 cm,1954




“艾弗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创造纯粹的爱与纯粹的美。这样纯粹的诗意因他的存在才得以在我们这个时代存续。


在这样一个仿佛只有通过一场喧哗、力量和权力的展演才能被听到的时代,仅此一点就需莫大勇气。但艾弗里拥有那种内在的力量:在他的笔下,温柔与沉默反更振聋发聩。”


罗斯科,1965


《秋意初现》,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134.8 × 86.4 cm,1954(图片致谢霍夫肯画廊)




主视觉|吴扬

海报作品|《采石场游泳者》,米尔顿·艾弗里

布面油画,91.4 × 71.1 cm,1937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霍夫肯画廊






和美术馆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新城美和路6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