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是有科学依据的

文摘   2024-10-29 07:18   吉林  

      共情是对他人情绪和感受的理解和共鸣,包括情感共情(感受和体验他人情绪)、认知共情(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情绪和状态)、动机共情(关心、同情他人和提供帮助的愿望)以及行为共情(表现出更好的态度、更少的偏见和帮助行为)。作为一种利他的心理活动,共情已被证明与亲社会行为紧密相关。由于共情和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量研究着力于使用不同训练方法提升共情能力,但不同研究的训练效果却大相径庭。

首先,研究人员提出了共情者(共情他人的个体)、共情对象(被共情的个体)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这三方面的共情影响因素框架。这三方面均能通过不同因素对个体共情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共情者的性别和年龄、共情对象的品德以及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群体等。通过改变其中的可变因素,能够有效调节共情水平。例如,共情者所承受的压力与共情呈负相关,减轻压力可提高共情;共情对象的不幸程度与共情呈正相关,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对共情对象困境的感同身受有助于提升共情;共情者与共情对象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共情水平越高,而积极的社会互动则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进而提高共情。

共情源于社会活动,有助于社会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表明,积极的社会互动是提高共情的最佳方式,这与共情的本源相一致。在不同的共情子维度中,情感共情作为一种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最难受到调节,而其他受到认知调控的子维度(认知共情、动机共情以及共情性行为)则较容易受到调节,且部分训练效果可持续三个月(整体训练效果可达六个月以上)



生物学研究院
生物学研究院主要面向初高中全体师生以及所有生物学爱好者;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普及生物学知识,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传播科学教育教学理念,提升生物学学科素养,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