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再建连接:2024年“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第二季征文开始啦!!

文摘   2024-08-28 08:00   重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写作,是一种力量,即便两手空空,也能凝聚无形的拳头;写作是一种创造,让思绪、记忆跃然纸上,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写作,是一种连接,让不同的主体言说,让彼此异质的他者联合,形成交流的网络。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旨在鼓励新青年用非虚构的方式,理解而非想象与自己不同的他者,在熟悉中发掘陌生,让陌生成为熟悉,用倾听者和诉说者的双重身份主动介入当下的历史、时代与社会。


本期写作集市以“再建连接”为主题,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再建连接:2024年“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第二季征文启事


2024年暑期已至,浓烈的夏日总是蕴藏着野蛮的生命力,如同树木一般,在夏日扎根深土、繁茂成林。暑假期间,大学生们纷纷选择实习、实践,投向新的发展,建立新的连接。我们发起“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写作集市,以非虚构写作为媒介,重新审视城乡发展、基层变迁、社情民生,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字,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此次写作集市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再建连接,二是非虚构写作。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当我们在动态的实践中静下来观察,思考时代的一呼一吸,在连接的过程中也迸发了新的能量。切身的参与实践不仅连接着自我与他者,也连接着个人与社会。连接,让人与人之间充满想象,万物之间更具温度。再建连接,是寻找关系和网络之间节点的新可能,也是构建社会共识的重要桥梁。


而写作作为一种公共媒介,可以让这种连接更为可见、可感,在反思自我、朝向他者的过程中,将时代的根系深入社会的、基层的厚土,建立起生产的、共鸣的土壤。


非虚构写作作为打破文学、新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综合文体,既保留了朴实的平民视角,又同时契合移动互联网的文化表达,能够锻炼写作者的采写素养、共情能力和批判思维,也因“真实”的底色,推动着时代和社会的印迹慢慢显露。




投稿要求






主题:再建连接:2024年“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


文体:非虚构写作(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纪事文学、特稿、深度调查、社会学报告、民族志、口述史、人类学田野等)


内容:不限

1、可以记录切身的实习实践,关注新兴产业的运行;

2、可以游访想去的远方,体会想象与现实的张力;

3、观察游离在社会边界的人,探寻背后的故事与问题;

4、可以通过亲人、朋友的新变化和见闻,记录私人口述史;

5、可以看看村庄、县城、城市的变化,洞察之间的联系;

6、可以赶一场乡村大集、城市新市集,探寻集市的社会功能;

7、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文化,可以写写非遗艺术和传承的故事;

8、可以回中学、小学看看老师,聊一聊现存教育的变化发展;

9、可以看看城市发展、乡村发展,有哪些自主的新型发展经验;

10、可以关注故乡里的“人”,看看他们如何生存与生活;

……


字数:5000字及以上

日期:截至2024年9月15日

邮箱:nonfictionpku@163.com


奖励:优秀作品将陆续发表在《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公众号,每篇优秀作品的作者获赠五本图书和“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写作集市”优秀作品电子奖状。


《非虚构写作》本科必修课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公众号

2024年7月2日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非虚构写作,

任何对象都可以被非虚构所写!

让写作成为一种力量!



 《非虚构写作》本科必修课:

《非虚构写作》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必修课。借助移动互联网,非虚构作品成为新闻报道和自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文体。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写作,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非虚构写作,任何对象都可以被非虚构所写。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化之旅,中国从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古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非虚构写作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媒介。


非虚构写作是用文学性的笔法讲述真人真事,是一种介于纪实文学、新闻报道和社会学田野笔记之间的文类,兼具文学性、新闻性和社会性。相比天马行空的文学创作,非虚构写作强调纪实感和真实感。相比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非虚构写作强调叙述者的“在场”和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作为一种高度自由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书写方式,非虚构写作承担着公共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功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写作、公共写作的新形态。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公众号:

“写作,是一种力量”。为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历史、中国、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变革,我们发起了“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活动。好的非虚构作品既要有丰富的叙事、写作能力,又要有辩证的社会意识,更要有一套总体性地理解社会和世界的知识框架,才能让不可见的人群变得可见,让无声变得有声,让不被感知的事物变得可感。我们尝试把非虚构理念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鼓励大学生用平民视角、纪实精神来理解、感知巨变中的中国与世界。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遗产,代表的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和科学的精神。写作集市是一种乡村集市式的以物易物的交流、交换形式,不是零和游戏的内卷竞争。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与澎湃·镜相、腾讯新闻等合作,已经设立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城中村文学小组等专栏。我们先后参与发起“倾听他人”“光影拼图”“认识脚下的土地”“我们的时代”“在基层”“新的世界,新的未来”“重拾身边”“看见远方”“回归‘生活’”“21世纪”等主题写作活动,并策划出版“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丛书《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Z世代:成长中的新一代青年》等,这些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3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欢迎对非虚构写作感兴趣的朋友投稿,一起发出时代新声!


投稿邮箱:nonfictionpku@163.com,也请关注“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公号!


引用本文:逯浩,温铁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24,47(01):79-90. 

作者简介:逯浩,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国情政策专家,新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21AZD1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科研项目(510523004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同富裕新格局赋能西北边疆安全治理的宏观政策研究”(XJEDU2024J005)

                                                                      责任编辑:戴庆瑄  邵卿

引用本文:逯浩,温铁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24,47(01):79-90. 

作者简介:逯浩,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国情政策专家,新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21AZD1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科研项目(510523004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同富裕新格局赋能西北边疆安全治理的宏观政策研究”(XJEDU2024J005)

                                                                      责任编辑:戴庆瑄  邵卿

延伸阅读

南风窗|十年磨一剑 只为破局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晏阳初:从农村寻找济世良方

央视首播|纪录片《卢作孚》重现“船王的传奇人生”

爱思想网|温铁军新作《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乡村建设研究”微信公众号编辑:杨盼

乡村建设研究
欢迎访问“乡村建设研究”官方网站:http://www.ruralstudies.com ,关注B站\x26quot;乡村建设研究\x26quot;的空间(UID:531452481),以及关注微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