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读《破局乡村振兴》有感

文摘   2024-10-30 08:01   重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重庆政协”

编者按


近期,陈高威、温铁军出版著作《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该书一经发布便广受好评。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阅读《破局乡村振兴》后,为该书撰写书评并刊发于《重庆政协报》。张倵瑃曾任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党委常委,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分党组成员,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现推送该篇书评,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公众号将不定期向读者分享各类书评(所评书籍不限,择优推送),如有意愿投稿者可将书评发送至到邮箱:dgsndsh@163.com,收到消息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期待您的来稿!


10月22日出版的《重庆政协报》第4版刊发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署名文章《破局乡村振兴》,全文如下——

破局乡村振兴

张倵瑃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是温铁军团队的新作,由重庆出版集团于2023年出版。本书系统梳理近年来温铁军团队在基层一线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试验的系列成果,并通过11个思考,把“三农”问题纳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乡村振兴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

在我看来,本书11个思考可大致分为3个方面,一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二是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具体章节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及第十一章;三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价值和世界意义,具体章节包括第九章、第十章。

书中深刻阐释了“三农”的重要意义,将其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是应对国内外各类危机软着陆的基础。同时,作者通过对比东西方农业基础的差异,得出了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结论。书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同时就乡村产业发展、乡村金融创新、乡村人才培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集体资源盘活等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举措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意见建议。作者认为,乡村振兴是对万年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是重构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并进一步指出,以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解决世界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本书让我对“三农”问题,尤其是为什么要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同时,我认为本书对做好重庆“三农”工作,尤其是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是建立健全城乡“人、地、钱”等要素的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

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要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城乡功能局部布局、产业布局,发挥县域经济综合体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区产业有序向农村转移,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要积极探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和现代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产村城”一体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要着眼解决联动不足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作为市政协委员,未来,我将更加关注乡村振兴问题、关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履职尽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


延伸阅读

【前沿】温铁军等:《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序

【思辩】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找准三农现代化发展路径—《破局乡村振兴》读后感

【思辩】三农学者徐祥临评温铁军团队新作《破局乡村振兴》

【思辩】重庆市黔江区政协主席姚登惠读《破局乡村振兴》有感

“乡村建设研究”微信公众号编辑:李劲佚

乡村建设研究
欢迎访问“乡村建设研究”官方网站:http://www.ruralstudies.com ,关注B站\x26quot;乡村建设研究\x26quot;的空间(UID:531452481),以及关注微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