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乡人物|最幸福的返乡青年林珊:从大山里来,回大山里去

文摘   2024-10-18 08:00   重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

是水,就要回归大海;是云,就要拥抱蓝天;有知识,就要回报人民。
是种子,就要冲出土层;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

林珊(左)到福建农林大学宣讲


从不被理解,到全家支持

我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我出生那天爷爷去镇上赶集,看到街上的横幅上写着“恭喜**珊同学考上**大学”。回到家后,爷爷看着小巧玲珑的我笑得合不拢嘴:“孩子就叫‘林珊’吧,希望可以成为我们家族第一个女大学生!”就这样,刚出生的我就被全家人寄予了厚望,好在爱学习的我从小就没有让家人失望过。
小时候的我常常坐在家门口,望着四周的大山幻想,我能为这个大山里的村庄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像我老家这样的山村变得更美好呢?真希望自己是魔法师可以把绿油油的大山变成各种花果飘香的宝山,让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林珊的家乡:伍狮村
2015年,在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看到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眼前一亮,脑海里浮现出高中地理课堂上海南大学生返乡创业并把家乡建设得幸福满满的宣传片——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专业呀!于是,我成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一名学生,一学就是7年。
开始时,父母很不理解,好不容易供我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为什么还选择毕业后要回农村工作的专业?每次打电话,父母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能不能转专业,能不能不要回农村?”即便在大学期间,我在乡村领域的多方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父母的思想才有了转变,他们终于不再为我的专业忧愁了。虽然他们不懂国家政策,但是他们相信跟着党走、跟着时代的脚步走一定不会有错,他们也逐渐明白,乡村发展需要青年人,开始鼓励我要学好专业知识,以后为更多人服务。

与小伙伴在家乡举办春节活动


实践与理论,并驾齐驱

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乡村所需要的人才,我在大学期间积极创办各种活动。大学一年级,我组建了“爱心帮帮团”,在南平校区中营造出互帮互助的友爱氛围,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大学二年级,我在学长的帮助下创办“福建农林大学满天星爱故乡协会”,带领同学们开展为期18天的三下乡活动,与农户同吃同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
2016年宁德古田里村老人百寿宴暨厨艺大赛
在三下乡的18天里,我深切感受到青年人对于乡村的价值和意义。在泉州市惠安小岞岛,我们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老年集体婚礼,弘扬惠安的特色风俗,让老人实现浪漫婚礼的梦想;在宁德市古田里村,我们和校汉服协会携手,与当地村民共同举办汉服桃花节,扩大古田水蜜桃的知名度,也为古田文旅添砖加瓦;在福安市东源村,结合白云山风景区的特色资源,我们和村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态乡村游园会,四方游客都在活动中尽兴而归......三下乡活动,既检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为乡村注入了不一样的青春活力,让我们对乡村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在学校组织“读书会”“乡村游学”等各类校园活动超50场;还组织了2场福建省支农社团交流会。2017年年底,“满天星爱故乡协会”被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评为“全国十佳支农社团”。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实践工作最重要的肯定,也是所有爱故乡成员共同的成果结晶。

荣获2017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十大支农社团”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问题,我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课题调研我踊跃报名参加“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组织的山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课题、宁夏村集体经济课题、湖北粮食安全课题、广东城中村课题等调研行动;在福建农林大学邱建生老师组织的龙岩武平调研、宁德福安调研、泉州永春调研、福建烟草调研等福建各大县市的调研活动中,都有我的身影。参与省内外的数十次调研让我更加深刻、更为全面地认识到乡村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对乡村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认知。
2017年,我与团队参加晋江市大学生寒假乡村实践营,我们的调研报告获得一等奖;同年参加学校组织的闽台乡村振兴游学营,在《福建画报》上发表2篇有关闽台乡村的文章;2018年,我与团队撰写《里村的大米》,并以该村发展为原型参加乡村规划创业公益赛和全国美丽乡村规划大赛,获得全国高等院校“美丽乡村设计大赛”优秀奖;2019年,大四实习期,我成为安溪县义工协会“大爱清尘”项目负责人;空闲时,我是一名“五防教育讲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把服务群众放在心头。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我依然坚持实践与理论两条腿走路,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卓越奖学金一等奖。
在福建农林大学的7年学习生涯中,众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让我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方向、有目标的人。在实践中丰满羽翼,在理论中提升高度,我学会了朝着心中的方向砥砺前行。

林珊(左)与温铁军教授(中)、邱建生导师(右)合影


一毕业,就找到了事业

2022年6月,我的农大学习生涯结束了,母校又为我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仙游县人民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共同签订了校地共建协议,将在仙游北部山区开办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而我,作为仙游的农大学子有幸被安排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工作。

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作为一个新的机构,其探索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与鲜花。面对研究院的各种挑战,我和团队在积极探索中迅速成长起来,褪去校园里青涩稚嫩的模样,逐渐成长为稳重而有力量的有为青年。
“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从一面高举的旗帜,变成了我们心中的目标和愿景。在研究院成立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探索出2条“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的具体道路——“需求+”三下乡行动与“需求+”大学生实习驻村计划。2024年仙游县“需求+”三下乡中,根据仙游乡村的需求单,我和团队对接福建省内外6所高校148名大学生组成17支实践队,前往仙游县6个乡镇开展为期15天的驻村助村活动。今年的“需求+”三下乡行动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大学生的实践总体满意度高达90.1%,既满足了乡村的建设需求,也符合大学生实践成长的需求;此外在新闻传播方面,大学生的文章被国家级媒体收录12篇,24篇新闻稿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实践工作记录推文总数200余篇,各类视频约600余条,为仙游创造超50万元的价值。

点击图片,了解2024 年仙游县“需求 +”三下乡
“让科技创新带来更多‘人间烟火’”,从一句响亮的口号,变成我们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积极学习、引进农业新技术,让农业新技术真正服务群众、赋能乡村。我院的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项无臭无污染无排放的生态循环技术,截至2024年8月,此技术已在仙游县3个乡镇开展24个试点建设试验,主要解决农村养鸡臭味大、排放废水污染以及养殖过程中邻里纠纷的问题,在团队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科学化的生态发酵床技术建设指南,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高效率、预制式的发酵床发酵方案和垫料技术我院再生稻专家科研团队围绕水稻品种筛选、水肥调控、节水灌溉、酵素与功能菌剂施用、绿肥轮作、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索,构建了一套适于仙游北部山区梯田的“再生稻+特色冬季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仙游北部山区梯田综合利用与高效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示范模式;我院文旦柚专家科研团队深入度尾镇开展数十场技术宣讲、田间课堂和专家答疑等助农活动,推动成立文旦柚科技小院,帮助果农攻克文旦柚种植技术难关,改良果园土壤品质,有效控制(裂果)提升品质,推动仙游文旦柚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了解研究院最新农业技术及成果

“延续乡村文脉,留住最美乡愁”,从一句励志的标语,变成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从“新时代乡土文化宣讲师”项目开始,我们积极探索乡土文化的复兴之路;为更好地总结仙游经验,梳理乡村发展中的需求,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方案建议,我们发起“发现仙游计划”,组织多次乡村文脉调研行动,完成多篇仙游调研报告与总结;为链接优秀乡贤群体,宣传仙游优秀乡贤,树立起乡村振兴的典范人物,我们创办“爱故乡人物”栏目,完成十几位仙游优秀人物的写作与投稿;为了更好地助力仙游北部山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我院从教育培训入手,承接各县、市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红色文旅研学,积极弘扬仙游乡土文脉和红色文化,每年培训高达8000人次,带动仙北农特产品(木耳、香菇、大米、白粿、水果等)销售100多万元,同时提升农民对新农业、新农村的认知思维,培养一大批“一懂两爱”在地人才。

点击图片,了解研究院宣传手册



写在最后

我一直宣称自己是“幸福感最高的返乡青年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工作就在家门口,更重要的是在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我能够真正地发挥青年的智慧与才干。
在这里,我们的创造力可以被无限地放大,我们的热情与付出能够化为涓涓细雨滋润万物,我们的努力被群众看见,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他们真挚而灿烂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我一直信奉“有知识,就要回报人民;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这句话,乡村就是实现青年理想的最美好、最广阔的天地。
感谢成长的每一天,感恩遇到的一切,感恩您的关注和支持~

一起给生活比个耶 研究院实习报名15060914703

扫码关注我们

农村青年杂志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来源:《农村青年》杂志2024年第10期

终审:吕通义

审校:杨   茗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引用本文:逯浩,温铁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24,47(01):79-90. 

作者简介:逯浩,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国情政策专家,新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21AZD1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科研项目(510523004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同富裕新格局赋能西北边疆安全治理的宏观政策研究”(XJEDU2024J005)

                                                                      责任编辑:戴庆瑄  邵卿

引用本文:逯浩,温铁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24,47(01):79-90. 

作者简介:逯浩,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国情政策专家,新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21AZD1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科研项目(510523004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同富裕新格局赋能西北边疆安全治理的宏观政策研究”(XJEDU2024J005)

                                                                      责任编辑:戴庆瑄  邵卿

延伸阅读

农民日报|背篓专线

农民日报|晏阳初:从农村寻找济世良方

你想过怎样的人生?| 共创短片 《一天或一生》

【前沿】潘家恩 温铁军 陈冬梅|从“下乡”到“回乡”:艺术乡建的屏南经验

“乡村建设研究”微信公众号编辑:杨盼

乡村建设研究
欢迎访问“乡村建设研究”官方网站:http://www.ruralstudies.com ,关注B站\x26quot;乡村建设研究\x26quot;的空间(UID:531452481),以及关注微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