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缙云 再出发
乡村访问学者敢问路在何方
2024年10月13日上午10时许,屹立于浙江省缙云县河阳古村落中心高地的河阳文化礼堂在她建成五十周年之际,第一次作为学术会堂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国外和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学者在此聚首研讨,并和这些学者共同见证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正式发布,乡村访问学者走进河阳。
古村落 新力量
在河阳文化礼堂朴素而庄重的大舞台上,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教授正式向全国学界发布“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月枝教授与潘家恩教授共同为“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揭牌。这是主题为“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实践创新到认知变革”的第十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的学术会议版块重要议程之一。
揭牌仪式之后,赵月枝教授和潘家恩教授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弘农学院创办人何慧丽,山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董琦,分别为2024年度遴选进入“乡村访问学者”行列、来自全国各地的6位学者颁发了证书。这6位学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贺照田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王松良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利兵教授、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教授张俊娜、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讲师张艺英、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马荟。贺照田、王松良、常利兵作为2024年度乡村访问学者代表作主题学术演讲。
这6位学者已经是“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的第四批入选人。该计划于2022年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与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创。两年来,先后已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开放时代》特约主编吴重庆,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刘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何慧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狄金华6名学者入选。该计划也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和学者的关注,目前参与发起的合作单位已经发展到10个,它们分别是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河阳乡村研究院、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弘农书院、麦昆塔未来乡村研究院。由温铁军教授等多学科专家和发起单位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该计划的人员推荐、评选与实施指导工作。
“乡村访问学者计划”在组织体制成熟、实践探索中获得了认可,并取得了实效之后,才在本届河阳论坛上正式面向全国学界推出。目前,“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所吸纳的这12位学者成员已经形成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互补的优势,而发起单位本身作为实践基地也实现了相联相通、相互协作,能为学者们开展跨学科的多种研究项目提供便利。当然,“乡村访问学者计划”不会止步于此,从正式发布开始,一方面它面向全国学界继续吸收和培养有志趣走进乡村做研究、把成果写在大地上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它也面向全国乡村吸纳和培育新的实践基地,致力于汇聚和给养乡村建设的星星之火。至于创立该计划的初衷和目标,条条款款也莫过于套用近70年前诞生、如今已经几代传唱为经典的《我的祖国》中那一句来得准确、实在: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能有青春的力量。
计划啥 怎么做
“乡村访问学者计划”,这是一个能获得什么好处的计划?分房子分地还是发放有机农产品,或者能多戴一顶名利双收的学术“帽子”,才能让这么多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不同学科的优秀学者高度认同之、积极参与之,还要大老远跑到浙江省偏远的山区县城古村落里来领取证书?
要解答这些疑问,不妨看看早就在实践的人,早已经开始做的事。
“计划”之前其实没计划。当前吸纳进“计划”里的专家学者原本都在探索自己的乡村道路。比如,作为“计划”揭牌人之一的赵月枝教授,她15岁离开故土上大学之后就完全没有农学背景,21世纪初,她已经蜚声国际批判传播学界,并辗转于加拿大和国内传道授业。2014年12月,赵月枝在家乡缙云县创立河阳乡村研究院,2015年创立河阳论坛和“从全球到村庄”暑期班。以研究院、论坛、暑期班为依托,她每年引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青年学者、研究生开展乡村文化与传播研究研讨、农民口述史书写、县域中国调研与培训、参与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有全球视野和乡土中国立场的社会科学。赵月枝亲力亲为,劳心劳力,十年辛苦不寻常。借用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的评价,赵月枝的实践和学术贡献根本性地影响或扭转了此前我们大多“以洋为师”,与中国传统、马列道统渐行渐远的状况,在她的影响和感召下,一批有学术抱负、有政治觉悟、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才俊立足大地,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成果。正因如此,赵月枝才在2023年度经过该计划“认证”成为“乡村访问学者”。
赵月枝在乡村访问学者行列中具有标杆性,她本身的经历和成就体现了乡村访问学者“认证”的高标准。其实,该计划秉承“宽口径”吸纳成员的原则,不限专业、不限职称(既包括在职或退休教授,也包括青年讲师),但申请者必须有“知识与乡村双向赋能”的意愿、实践、实效经历,还要有将要实施的、高度匹配在地化学术或地方性需求的个人研究计划。然后,通过“个人申请+专家推荐制”相结合的方式,由专家委员会讨论评选确定。当然,委员们首先要带头在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选拔了乡村访问学者之后,还需对其开展工作指导。
乡村访问学者正式入选之后,需要完成每年至少2周以上的单次乡村访问,或者全年累积时间不低于1个月的多次乡村调研;这些访问或调研可以在学者自己原有的工作路径中完成,也可以通过双向协商,在“计划”内的某个机构所在乡村完成,或在多机构所在乡村、通过联动方式进行。为了坚持公益学术,避免功利化,接待机构提供驻访期间的食宿和调研交通,协助进行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联络与资源对接,但不发放津贴。若地方有条件,原则上可提供1次工作需要的往返交通费或者符合地方需求的项目支持,总之,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地方政府和接待机构可能造成的负担。
所以,“乡村访问学者计划”不是让学者换个地方写论文,也不只开展与乡村有关或以乡村为名义的研究,而是把原本自觉深耕乡土的学者们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在亲民”的“大学之道”源头活水。正如潘家恩教授拟定的“计划工作思路”所讲:学者们既是“去乡村”和“在乡村”,更是“与乡村”和“为乡村”;以乡村为方法,向大地求学问,以学术关怀社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新生力量,实现知识上的“供给侧改革”,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在深入实践与知识创新的良性循环中,实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心通民 学在野
如果说乡村振兴需要专家来进行指导,人们都能理解和同意。但如果说,专家学者们要以乡村为方法、向大地求学问,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深表怀疑。本次学术会议上,进入“乡村访问学者”行列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贺照田研究员的主题演讲间接解答了这种疑问。
贺照田研究员说,当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在多年前就成为他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源;2018年,他被学界友人带入“在乡村发现中国”的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后,“乡建”运动的诸多探索和努力,更为他的思考和研究直接增加了动力、能量、视野。这不是客气话和恭维话,“乡村访问学者计划”2022年首批成员之一、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开放时代》特约主编吴重庆教授既有哲学高度、历史纵深又有回应现实问题能力,从而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多部著作,都是以具体区域的农村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与吴重庆教授同为“计划”首批成员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同样与贺照田研究员“人同此心”——在正式成为乡村访问学者之前,周立教授也有过深入乡村实践而出真知的深刻体验,所以他指出,“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的启动,给了长期以来“学失,求诸于洋”的高校学者提供了“学失,求诸于野”的机会。本批新任的“乡村访问学者”常利兵教授的具体调研区域就是山西农村,他带领学生发现和抢救了大量的乡村档案,都是把握乡村甚至整个基层社会肌理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这些人文社科学者是这样,像王松良教授这样的生态农业研究学者更是如此,他不仅把自己的课堂和试验室都带到了田间地头,虚心与农民互动,在福建屏南等地与新老农人一起实践生态农业,而且自诩为“草根教授”,并赋予其三重含义,还以此教导学生:第一,要培养“三农”一线需要的人才;第二,要研究“三农”一线需要的技术;第三,要做决策者和农民沟通的桥梁。
如果再深入一点了解推出“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的当代乡村建设运动骨干,就更能验证上述学者所言不虚。潘家恩是出生在福建农村的“80后”,读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博士论文主题都是乡村建设;第一份工作就走进农村四年,在河北定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主要负责农民培训。进入大学工作后,他致力于在“泥巴墙”和“象牙塔”之间建立起一种连接,为知识找到“回嵌乡土”的路径。他自己的“回嵌”方式是给学生上乡村建设课程;系统收集历史上与乡村建设有关的图文资料,同时对乡建先贤后人进行抢救性口述访谈,在此基础上他和温铁军教授联合主编了《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策划组织“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创建“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并以研究院为基地,连续开展三届面向全国的“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活动;将屏南“弱鸟先飞”的古村复兴经验进行多种角度的总结与经验传播;2020年,潘家恩写作长达十余年的《回嵌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认为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有温度和有深度的原创性著作,获得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同样有着丰富“乡建”经历的何慧丽教授,从2003年在读博士期间就开始挂职基层干部,第一站是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河南省兰考县,从此也开始了她在河南从豫西到豫东进行乡村建设的20多年实践。这次她作为河阳论坛主题演讲嘉宾所带来的却不是她与乡村密切互动的经验和成果,而是融汇儒道,阐述天人合一的“归心”文化,将传统经典贯穿于乡建经历,立足传统,探寻未来实践方向。与何慧丽同为2023年“乡村访问学者计划”入选成员和本次论坛主题演讲嘉宾的刘忱老师此行河阳时,其实刚从中央党校退休,职业生涯告一段落,但她的研究关注仍然在田野,那里广阔无垠,她本人在乡村里也有着超越年龄的活力,一边在调研途中给青年学者和学生们详解中国土地政策,一边谦虚地请教本地人烧菜手艺,乐做乡村“马大嫂”(主妇大厨)。2023年入选“计划”的另“三分之一”女学者赵月枝在论坛间歇时和新建镇“村麦”比赛中和农民喊麦互动,眉宇间洋溢着作为“赵大妈”的满足。
其实,无论是男是女、年龄几何,向大地求学问的学者们都能在融入村社生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收获活泼泼的生命力,可以说,他们心通民,学在野,在与天地生民的交流交感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他们又将这力量奉献给乡土社会,并如同桥梁一样,引介更多的同仁和年轻人,“从同行(hang)到同行(xing)”(潘家恩语),“田野着我的田野”(赵月枝语),从而一道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果把乡村比做田野,把这些走进田野的学者们比作一种耕耘者,那么田野接受他们吗?田野的“产出品”有什么不同以往之处吗?我们仅以一例简叙,本届河阳论坛第一天安排了到缙云县壶镇镇好溪村观摩调研民俗活动和婺剧表演的议程,好溪村的村民们为祝贺第十届河阳论坛开幕并欢迎各地学者到访,特意制作了一条金色巨龙,高抬行走在民俗表演队伍的最前头。
河阳论坛在缙云县深耕十年,赵月枝教授带领国内外青年学者和博硕士生们走过这里的山山水水,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动中,父老乡亲们所得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有用之人,甚至是能人,我们不仅有养活自己、致富惠民的本领,我们还能创造和享受自己的文化生活,我们是这方水土、这个国家的主人,不逊色于任何城里人,我们能建设物质和精神双文明的新农村、新生活。这种“民之所得”,在福建屏南县,在河南兰考县、灵宝市罗家村,在山西大寨村,在四川蒲江县铁牛村……在知识分子与乡村“双向奔赴”(潘家恩语)开展起来的地方“遍地开花”。
正如理论总结难以追上实践的脚步,一纸短文也难以展现所有“去乡村”、“在乡村”、“与乡村”和“为乡村”的各种不平凡的平凡道路,比如四川省蒲江县铁牛村麦昆塔社区总规划师施国平和铁牛麦昆塔未来乡村研究院(筹)副院长郑松梅的实践;比如一些早已经开始“去功利”乡村调研和“文野”互补但还在“潜水”的学者们——从2018年开始至今每年一次的“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之路,第一年就走了三个省的七个县区。参与者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一些乡村访问学者之外,还吸引了张慧瑜、常镪、张谦、张振等许多学者、研究生一路同行,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纽约时报》曾哀叹中国乡村的消亡就是文明消亡的“警钟声”里,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召唤和国策激励下,他们脚踏实地去了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真实情况,更去探索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的可能与未来,去解锁蕴藏于乡土社会的中华民族文明赓续发展的密码——这也是我们有限行文所提及的所有这些人、所做这些事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继往昔 创未来
参加本次河阳论坛的乡村研究和建设学者中有不少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学生,或者直接间接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本人也曾亲临2020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河阳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用这句话来形容源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来说,最合适不过。本文所谈及的人人事事,有意识、无意识的,从自发的到自觉的,百川汇流东到海,都是当代“乡建”人。而温铁军教授可以说是百年“乡建”传统中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
用温铁军教授自己的话来说,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被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经过在20世纪80-90年代在国家政策部门开展农村改革试验区、21世纪以来启动民间为主的新乡村建设试验区的两个11年的经历,除了自身从经验层次向理性高度升华之外,更致力于带领团队主动续接前辈学者上世纪之交开始的乡村建设改良运动,发扬“启迪民智、开发民力”的前辈精神,通过在多学科体系中形成跨领域的思想和实践共同体,把乡村建设事业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国仁丛书”总序)。
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所上承的是20世纪初以张謇、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所开创和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温铁军教授不仅带领、培养出了一批骨干,而且如他所冀望,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青年才俊自觉入列,不辞辛苦地“用脚做学问”,2024年进入“乡村访问学者”行列的四位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本届河阳论坛学术会议主持“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揭牌仪式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的“80后”狄金华,同另一个“80后”教授潘家恩一样,常年穿梭于“象牙塔”和“泥巴墙”之间,关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各方面的研究,丰富而深刻,单看他的著作、课题和学术获奖清单,会以为这是一位勤奋耕耘大半生的老教授的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教授张俊娜,以乡村治理、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为主研方向。她自2009年起深度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创办了莆田汀塘社区大学、创设龙岩市连城县培田村“春耕节”、协助推进屏南县煕岭乡四坪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改革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申获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获得了2018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福建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2022年两次获得福建农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讲师张艺英,2007年在河南大学读本科时就加入了“三农”发展研究会,去过兰考,安徽阜阳,湖北的一些村庄调研考察实践。考研到中国人民大学入温铁军教授门下后,跟随温老师去过山西,江苏,重庆等地的乡村,关注乡村的发展变迁经验。多年来,张艺英从不停歇去乡村走访调研的脚步,如今已经走过14个省份,调研过60多个村庄;在学术和实践中探索,寻找乡村社会发展的经验和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的有效路径。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马荟,从201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受到博士生导师周立教授的影响,开始踏入对农村社会的关注研究之门,坚持“实践经济”的理念,也就是要深入实践、尊重实践,在实践调研中树立一名青年学者的使命感,并进行研究转化。过去六年,马荟共走过15个省份,29个村庄,从关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到关注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与内生发展动力的激活,再到关注乡村社会的学习能力与发展韧性问题。她的研究视野和思考深度在不断的行走、观察、实践中提升拓展。
纵观中国乡村建设百余年,忆往昔,“乡建”是救国之道;综览新乡村建设老中青,新时代,“乡建”走上复兴之路。可以深切感受到,这条道路上的群体与个人都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守正创新的“一条大河”里:儒家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导人做“大人之学”不做“小人之学”,其实现方法和途径就是通过深入体察人民生活,去彰显、阐扬每个人内在的美好品德,去实践这种光明之德,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至善”;新时代学者们则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事业中继承儒家文化精髓,以“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走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动员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等伟大精神,做主宰自己命运、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国家发展的主人翁。
敢问路在何方
“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的发布,本身就是一个多年来有识之士想做但还没有人做成的创举;同时,容纳或未及容纳进“计划”的、所有曾经和正在“去乡村、在乡村、与乡村、为乡村”(潘家恩语)的学者们都是敢问、敢做、敢担当的历史实践者。一句话概括,乡村访问学者,敢问路在何方!——在国家、社会、学术、人生发展的每一个“多歧路口”,他们都能勇敢去问、勇敢去做,从而勇敢地、负责任地向国家社会、先贤后辈回答路在何方。
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到了一定层次,都会有很多选择,学者也不例外。比如赵月枝,她可以留在海外,享受着作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家特聘教授不必授课、自由把握研究任务的优厚待遇,但是她选择了回国,前十年四处奔波讲学,后十年教学授课之外还下乡办研究院、论坛、暑期班,拓荒“县域中国、人民历史”(赵月枝语)领域。再比如潘家恩,他可以留在“985”的重庆大学做安稳的研究,但是为了更好开展乡村建设实践,他去到了西南大学,同时放弃了公派美国访学的机会,创办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给组织朋辈、带领学生调查研究中国乡土社会。浙江缙云县的河阳论坛刚结束,他旋即陪同“新任乡村访问学者”贺照田、常利兵去到当年卢作孚开展乡村建设的重庆北碚缙云山脚下……从缙云(山)到缙云(县)再到缙云(山),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人生道路表征着国人乡村建设自觉实践的螺旋上升,这是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农业文明延续发展的根基和动力。
这些学者们努力突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多年来以西方主导问题意识、西方引领研究方法、西式评价体系为标准、“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是举的教学科研体系范式;勇敢地探索立足中国大地、关注中国本位问题,以乡村为方法、用脚做学问,“破五唯”而“立”社会历史实践价值的、新的教学科研体系范式;这也是在新时代探索知识分子与“三农”结合、脑体结合、城乡结合的破“三大差别”之路。虽然探索之路非常艰难,但这样的探索已经在学界形成了“同心圆-震荡波”效果,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学术产出的质量效果方面,可谓以说是卓有成效。至于乡村访问学者们关于乡土社会的、社会国家的、中华文明发展之路的思考研究、实践探索、守正创新,以及其功不唐捐,我们在文中已经做了挂一漏万的“简笔素描”。
在本届河阳论坛上,由全国范围内十个高校及在地机构联合对“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的发布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既向那些本次参与河阳论坛的年轻学者们发出了直接的召唤,也向全国各个高校的所有学者、学生发出了未来的邀请。此前,各位乡村访问学者们已经披荆斩棘地开拓出了新的道路,创造了同行们一起同行的基础条件;此后,中国乡村、国家、文明发展之路还道阻且长,但道长而宽广,所以需要更多人、更多年轻人同心同行,走在路上,唯有执着。
延伸阅读
农民日报|晏阳初:从农村寻找济世良方
【资讯】全国首个“乡村访问学者计划”启动并举办“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
【前沿】潘家恩 温铁军 陈冬梅|从“下乡”到“回乡”:艺术乡建的屏南经验
【前沿】河阳论坛|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实践创新到认知变革——第十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