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回目名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又名“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不同的回目名,意思却是一样的:贾雨村复旧职,林黛玉进贾府。
关于这一回,读者普遍把关注点放在了宝黛初会。尤其经过越剧的演绎,宝黛初会的情节更是成了深入人心的经典。
然而,如果我们用“读书”这个角度来分析,便能发现作者曹雪芹先生的良苦用心。
上一回,作者交代了林黛玉的出身,有三个重点信息:
一是“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属于世之罕有的书香世家;
二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证明书香世家的名号不是虚的,直到第五代如海依然沉浸于书海,而且奋发图强,致力于治国玉天下;
三是黛玉从小就“聪明清秀”,极有天赋,五岁就师从进士出身的贾雨村攻读《四书》,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这三个信息,把读者对林黛玉的期待值拉得很高,就像影视剧中,主角还未出场,就有来自各方的高度赞美,观众就非常期待看到主角的出现,不但想看她长什么样,还想看她的言行举止,是不是非同寻常。
于是,第三回,林黛玉隆重登场,用一言一行,向我们展示林家这个书香世家的教养。
宝黛初见,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
同龄人的初会,表现却截然相反,宝玉张扬而奔放,黛玉矜持而内敛。
比如同样觉得有似曾相识之感,黛玉只是在心里想: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却是直接说出来: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还有宝玉当众摔玉,又哭又闹,黛玉被吓得不轻,又深为自责,却没有当众流露,只在晚上偷偷伤心抹泪。
作者特意用一句总写来描述黛玉进贾府的表现: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为什么“惟恐被人耻笑”?因为有强烈的教养意识,一言一行都害怕被人诟病,有失教养。
所以,我们看到,她在应对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无论是面对贾府所有女眷,还是单独面对邢王二夫人,其行为举止都堪称大家闺秀的典范。不但表现得落落大方,而且应对自如,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做到了“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所以,我们要注意,作者写这一章回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突出宝黛初见,而是重点体现林黛玉的教养,也就是林家的教养,而且体现得极为具体而细微。
比如用餐之时,黛玉表现得极为稳重,不是毛躁地端起碗就吃,而是先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跟着做: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那么,作者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呢?
就是为了对比!
我们知道,在读者的印象里,黛玉都跟稳重不沾边,也与“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挂不上钩,而是牙尖嘴利举止轻浮。
同一个人,变化为什么如此之大呢?
这便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林家对黛玉的教育是要稳重矜持内敛,自从进了贾府,环境变了: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一如宝玉”,和宝玉一样,所以言行举止也渐渐张扬起来,甚至学起了王熙凤,变得有些跋扈。
这便对应了第四十五回黛玉的自我剖析: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进了贾府,失于教养,把当初林家给予的教养全部丢掉了,完全变了一个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贾府致力于由武转文不成功,而林家却是名符其实的书香世家。
真正的书香,不是家里有多少读书人,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把教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出来。
这正是作者对贾母养而不教的批判,对贾府空有“诗礼”之名却无书香之实的批判,这才是作者写这一章回的真实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