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是当下最受关注的现象,在我为直播撰写这篇抑郁相关的文章时,恰逢结束一次心理咨询讨论。
来访者被诊断患有抑郁症,持续接受药物治疗六年。这期间,他的学业和人际等社会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接受心理咨询。
在最近一次咨询中,他回顾了自己被诊断为抑郁症前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令人沮丧的事件,如转学、与同学友谊破裂、宠物狗的意外去世等。
这些事件不仅引发了他的抑郁情绪,而且这些情绪的影响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抑郁情绪的累积逐渐消耗了他的生命能量,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服药并未能消除那些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
"抑郁症"一词源自拉丁语词汇"deprimere",意为"压抑"或"压下",暗示着情绪压抑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因素,我的这位来访者就因为各类丧失事件的发生,情绪压抑最终导致抑郁症。
抑郁作为一种情绪状态,与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并无本质区别。
人们在面对喜事时会感到快乐,面对困境时会感到忧虑。当遭遇悲伤事件时,人们通常会感到情绪低落、压抑或沮丧,这便是抑郁情绪的体现。
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因某些生活事件或困扰而感到情绪低落,但这种状态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然而,在严重的情绪低落状态下,人们往往会出现兴趣丧失、乐趣减少的症状,对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失去热情。
延伸阅读:到底是太累?还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则是一种病理性情绪低落状态,同时伴有认知功能受损和社会功能下降。
病理性抑郁情绪就像一副灰色的眼镜,透过这副眼镜看到的一切都显得灰暗无光,甚至阳光也变得黯淡。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过去充满自责和失败感,对未来则感到困难重重、毫无希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乔纳森·罗滕伯格在其著作《深度:抑郁症的进化起源》中从进化论的角度探讨抑郁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抑郁症可能是人类动机的一种黑洞,这个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当下青少年抑郁和抑郁症普遍存在的现象。
罗滕伯格曾亲身经历重度抑郁症的折磨,他描述这种疾病如何剥夺了他的心智、自尊以及几乎所有东西。
这促使他对抑郁症产生了新的理解和尊重,并激发了他改变职业生涯的决心,从历史学家转变为心理学家,罗滕伯格认为,用疾病模型治疗抑郁症的缺陷很大。
在心理咨询行业,有很多在其它领域很有成就的心理咨询师也正是经历了抑郁或抑郁症的洗礼,而转入抑郁的深度探讨,最终决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心灵陷入黑暗中的人们。这样的心理学家也不胜枚举。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其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因此,我们应从情绪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
延伸阅读:关注10个抑郁信号,别让儿童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堆积如山
人类为何会有的抑郁情绪?
为了适应环境并扩大生存空间,进化赋予了我们应对压力的“奋斗模式”。同时,经历持续的疲劳、挫败和损失后,进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策略——“躺平模式”。
关于低落情绪的进化优势,存在三种理论:
第一种理论认为低落情绪有助于冲突中的焦虑管理,从而避免冲突升级至致命程度;
第二种理论将低落情绪视为一种“停止机制”,阻止个体追求不可实现或危险的目标;
第三种理论则将低落情绪视为决策工具,帮助我们进入反思状态,更好地分析环境。
尽管这三种理论无法单独解释抑郁症的成因,但将它们综合考虑时,我们开始理解低落情绪为何如此难以克服——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它确实具有适应性价值。
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的转变往往并非无迹可寻。例如,失去食物、伴侣、工作或爱人等经历往往是触发抑郁症的主要心理因素。
抑郁情绪本身具有适应性价值,需要找到有效应对的方式;而抑郁症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可能成为一种致残性的精神疾病。
抑郁情绪并非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从重度抑郁症到轻度抑郁状态,再到偶尔的抑郁情绪,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光谱。
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例如,心情沮丧、自我责备、缺乏活力、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这些情绪是人们在面对失败或失去时的一种自然反应。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例如,在一天中频繁出现或一周内有数日持续存在,这可能表明存在抑郁症状。
抑郁并非无端的情绪波动,而是人类在面对逆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塞利格曼通过其经典的“习得性无助”实验揭示了抑郁症状的成因:在失去控制感和持续遭受打击的环境中,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有高达三分之二的比例会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
研究显示,在首次出现抑郁发作前,66%至90%的人曾经历过一次重大压力事件或持续的逆境。最具破坏性的事件往往是丧失关系,如亲人去世、离婚或恋爱关系破裂等。这些事件对人的心理影响最为深远。
因此,面对丧失事件时,我们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反应,并给予适当的哀悼时间。
有本专业书《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对于精神分析来说,抑郁症并非一种病,而是无意识对精神的塑造,只不过这种塑造以一种病态的行为呈现。
对于丧失事件的应对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会陷入抑郁,如果我们能够对丧失事件有恰当的哀悼,就不容易陷入忧郁,心理咨询某种程度上也是哀悼的过程。
有研究指出,抑郁的发生与逆境压力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将抑郁视为一种“症状反应”而非“生理缺陷”。
抑郁情绪如同身体的疼痛信号,提醒我们存在的问题。如果疼痛是为了防止身体受伤,那么抑郁情绪则是在提醒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存在危机,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外部环境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的全部成因。许多研究表明,尽管同样经历持续的逆境打击,仍有一部分人并未表现出抑郁症状。
只有当个体持续处于无助感、无望感和瘫痪状态时,才可能出现抑郁症,这意味着某些个人特质因素成为抑郁的风险因素。
抑郁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体停下来反思自我,明确未来方向。尽管这一过程可能带来痛苦,但它也是推动个体发生转变的动力。
许多来访者表示,经历抑郁洗礼后,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走出抑郁后,他们才意识到正是抑郁经历塑造了自我认知和未来路径的选择。
最终从抑郁症中恢复的人往往对未来的威胁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从这个角度看,抑郁症对人生而言,是一场破坏性的重建过程。
抑郁尽管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是自我的无声呼喊,正是抑郁体验促使我们停下来,积蓄力量,实现自我救赎,完成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