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瑛
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在《再见爱人4》中,麦琳说“希望你多关心我。”,李行亮说“我觉得我有听啊。”
其实他们都处在自己渴望被理解的心理状态。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说不出哪里不对,就是有种弥散的模糊的混沌的不满足的状态,又不知道如何获得满足。
这个时候,我们会焦虑,希望有一个人能告诉我们怎么了。
到底什么是理解?
作家廖一梅曾说: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在某一时刻,通过他人感同身受的领悟,表达出一些非常贴合我感受的语言。
这就说明我们要体验到被理解,需要他人用他调动他自己的感受去理解我,并且他还要有能力用贴合我的感受,用我听得懂的语言告诉给我,此时此刻在我心里发生了什么。
举个例子,小婴儿哭了。这个时候ta在传递一种模糊、混沌的信号,ta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妈妈在接到小婴儿“哭”这个模糊的信号,就会过来帮ta整理这个信息。先看看尿布,再摸摸后脖子,再看看时间,再摸摸额头,去判断孩子”尿了?热了?饿了?困了?病了?“
然后妈妈会用语言告诉宝宝:“哦,宝宝尿湿了,不舒服了”,用行动“换尿布”去解决孩子的不舒服感。
久而久之,小婴儿就对自己尿了不舒服这件事形成了一种理解,“哦,我尿了,不舒服了,妈妈快来”。
为什么理解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带过孩子都会注意到,小婴儿一开始的哭带有一种“我快死掉了”的急迫感。
ta在充满未知、不确定的状况下,又无法理解自己发生了什么,内心世界充满了可怕的幻想,导致婴儿“不存在了”、“湮灭了”,体验到了“无法想象的极端痛苦”。
“哇,怎么回事,刚刚不是这个感觉,现在乱七八糟什么感觉,好可怕,发生了什么,我会不会就不行了”
当ta对自己的状况有所了解的时候,那种急不可耐、撕心裂肺的哭喊就会减少,ta也会哭,但是哭声中的紧迫感会减少。
同时,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心理上被理解被镜映的过程——这是我们帮助到孩子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可能我们就会模糊的把这个变化归结为“孩子长大了”,进而忽视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和助益的部分。
尤其是全职妈妈们,需要有理解自己的办法。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的肯定自己的付出,不然我们会陷入终日的自我怀疑当中,也会不断向外抓取肯定。
什么限制了理解的发生?
受限于个人视角
而理解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并没有什么标准,也没有什么步骤,我们在说理解的时候,也只能描述出其中很细微的某一种体验。
在电影《单身男女》中,高圆圆同时喜欢上古天乐和吴彦祖。
当时高圆圆和吴彦祖直接之间有一段对话,高圆圆说:这一切太突然了,我昨天晚上还在和他吃饭,几个小时后,就在这个天台,我就喜欢上你,太快了。
吴彦祖说:这不是几个小时的事,我由零开始设计,画图,打地基,已经盖了80层楼,我喜欢你已经很久了,不只是几个小时的事。
这段对话很好的诠释了两个人经由各自的视角去理解同一件事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受自身成经历和心智发展的限制,注定我们只能够拥有某一种受限的视角,包括我们使用的语言,也未必能够很好的表达我们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充满了限制和挫败,只能从自己受限的视角出发去认识他人。
这形成了一种现象,就是表面上是我和你在说话,实际上文字和语言的表达都非常有限和抽象,我们在用一个个字符所组成的符号和音标,抽象地表达自己也在概括或者说概念地理解他人。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欸,谭老师,可是我和对象刚刚开始的时候,光是看着ta的眼睛,我就觉得我读到了ta的内心以及ta和我说的千言万语。
是的,在关系开始初期,我们会无意识地短暂地放下个人的边界,去感受对方的存在,我们是暂时空白的,又是无比丰富地看见了对方。
就是纯粹地看,没有评判,这个时候我们无意识在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见对方。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时刻。
随着关系的深入,彼此之间更加了解之后,我们本能地会以过去对ta的认知去理解此时此刻眼前的ta。
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信息进入大脑,要去时时刻刻重新认识一个信号是十分消耗的,所以关系深入以后,快速、凭直觉、不假思索地处理,基于过去已经熟悉的信息结论做出理解和判断,这也容易造成关系中的不理解。
受限于自身表达能力
理解的构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渴望被理解的人表达的信息,且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表达,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我们的语气、表情、体态、当下这一刻周遭的状况等等;第二个部分是听的人听到的信息。
这意味着,我们是否能够被理解,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我们是否能够比较好的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
回到麦琳和李行亮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表达上的错觉:我的想法、感受已经是透明地呈现在对方面前的,对方应当看到我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对话,总会让我产生一种想要澄清的冲动,中间似乎有太多的内容浓缩成几个字构成的精简句子中。
麦琳说:我想你多关心我。
我感觉好奇,怎么做才是多关心呢?
李行亮说:我觉得我有在听啊。
我会好奇,你说的听是指什么?她说的听是指什么?
其实,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是在用我们抽象思维来概括我们的愿望和情感,我们会感觉自己说得特别清楚,好像已经把自己完全展开摊在对方面前。
《你是我的眼》中有一句歌词: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如这句歌词一样,我不是你,理解你这件事就像盲人理解颜色一样困难。如果要去理解你,那需要你能够说出,你看到的白是什么样的白。
表达是需要一遍一遍练习的,它并不是我们学会说话就具备的功能。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表达开始练习,比如:我现在有点焦虑。
当然这个焦虑的表达是不清晰的,但是没有关系,随着我们开始模糊的表达,这些混沌的感觉一遍一遍被体验到,我们逐渐能够开始丰富自己的表达,比如:今天领导看我的ppt时,我感觉好焦虑哦,现在感觉还是有一点焦虑。
在我们经历过成千上万次表达后,我们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比如:今天领导看我的ppt时,我感觉好焦虑哦,马上就想起小学班主任拿着我的作文当着全班的面念出来做反面教材,你知道吗?那一刻我简直想找一个缝钻进去!那个感觉实在太丢脸了!我再也不想经历了!
所以,这三个不同的表达,哪个能够帮助你更加能够理解讲话的人的心情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