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是人类在面对压力、不确定性和挑战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反应。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弥漫着过度焦虑的气息,每个人会因为成绩、身份、财富、相貌等问题焦虑不安,似乎焦虑成了我们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
把焦虑看作一种病态情绪,是对焦虑的误解,其实焦虑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焦虑,就没有我们的精神生活。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焦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说对焦虑的感知和应对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这是焦虑对人类生存的促进和保护作用;
当然,焦虑感知和应对失当,则会破坏我们的生活,有时甚至是灾难性和摧毁性的,所以焦虑对我们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1、焦虑的好处
焦虑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生存下来,不能缺少的一种情绪。
提示风险:
焦虑可以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准备。完全没有焦虑的人,容易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那么出问题的概率会比较大。
克服懒惰:
惰性是人的本能,要是躺着也能活得很好,那为什么要站起来呢?如果我们对躺着是有焦虑的,担心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就愿意行动起来。
激发潜能:
如果因为一件事焦虑,心里就会想着这件事,积极寻找资源解决这件事。比如我选择“焦虑”这个直播主题后,就把相关书籍找出来,重新梳理,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2、焦虑的坏处
过度焦虑会破坏我们的心理功能,陷入烦躁不安中,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内卷:
如果总是把目光放在外界,用外界的评价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焦虑,卷入非理性竞争中,让自己活得很累。
低效:
明明很想做好一件事,却发现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总是在逃避和拖延,同时感到巨大的内疚。最后虽然很努力,但效率低下,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感觉。
躺平:
因为害怕失败或者担心的事情发生,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不接受挑战,从而进入躺平状态。比如,因为社交焦虑而回避一些重要的社会关系。
正常焦虑与病理性焦虑
正常焦虑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有想达成的目标或者处于危险环境时,也就是外界有实实在在的客观刺激时,焦虑能起到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作用。
它驱使我们前进,提高我们日常学习、工作的效率,促使我们接近并达成目标,这种焦虑就是正常的焦虑。
病理性焦虑
病理性焦虑会消耗我们的精神能量,阻止我们发挥自己的力量,通常有下面几个特征:
无缘无故出现的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总惴惴不安,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焦虑指向未来,总感觉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却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一般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且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
更多感受到无助、混乱、不知所措,只能任由它来控制我们的情绪、行为等;
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病理性焦虑的表现
根据DSM-V有焦虑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惊恐发作
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伴随心慌、出汗、颤抖、窒息感;害怕失控或发疯,感觉自己要死了。
广泛性焦虑障碍
对很多事情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担忧,自己无法控制,容易生气,容易疲倦,难以入睡或睡眠梦多,严重时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头脑一片空白。
广场或幽闭恐惧
在空旷或密闭的空间感到害怕,导致回避让自己感觉害怕的场景,比如广场恐怖者回避空旷的地方,严重者不敢走出家门;幽闭恐怖者会回避坐电梯、坐地铁、过隧道等。
社交恐怖
在社交场合感受到强烈的恐惧,害怕社交互动,担心被负面评价,担心自己会冒犯别人,从而回避社交场合,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特定恐怖
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境(如:高处、蜘蛛、打针、乘坐飞机等)有过度的恐惧。虽然理性上知道自己的恐惧被过度夸大,但是无法控制强烈的恐惧反应,比如会晕针、晕血等,严重干扰了自己的生活功能。
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为各种原因:如儿童期养育体验匮乏导致的依恋障碍;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引起的持续压力为特征的适应障碍;重大的伤害性事件导致心理创伤障碍等。
分离性焦虑
当发生分离场景时,内心感受到焦虑,比如开始上幼儿园、住校等场景的困难。
疾病焦虑障碍
对身体感觉过度敏感,总是担心生病,稍有不适就担心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反复跑医院就医,花大量时间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精神分析对焦虑的理解
没有一个心理学家不讲焦虑,每一个都会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焦虑的理论。焦虑引起的内心冲突就像一场大战,是针对人格 “核心” 的某个部分展开的。
虽然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为了适应危险处境,可焦虑的本质是因为某个被我们看作存在根本的价值受到了威胁,所以我们才会不安。
弗洛伊德说:不论我们关心的是正常的焦虑行为或病理性的焦虑现象,要找出焦虑这个谜题的答案,就必须照亮我们心理存在的全部才行。
总体上我们内心深处有六个层面的焦虑:
1、超我焦虑:
内心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特别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看法,总认为自己不够好,容易感受到内疚自责。
2、阉割焦虑:
阉割焦虑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害怕被惩罚,感觉外在世界充满危险,有被迫害的恐惧。
3、分离焦虑:
每当分离发生,唤起我们潜意识婴儿期的分离恐惧,唤起与现实不一致的情绪。
4、失去客体爱的焦虑:
害怕没有人爱。只要有人对我们好一点,就会陷入恋爱感觉中,害怕错过了,害怕以后再也找不到爱自己的人。
5、失去客体的焦虑:
感觉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孤独一人,容易感受到孤独。也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参加朋友聚会,依然感觉内心孤独,如在茫茫沙漠或大海中。
6、死亡焦虑:
对死亡的害怕是人与生俱来的,有死亡焦虑的人,会把这种害怕转换成外在世界的不安全,感觉会有很多危险来伤害自己,表现出不恰当地害怕一些具体的东西。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去知道来访者谈论的焦虑到底涉及的是什么心理动力,焦虑在哪个层面上,不同层次的焦虑应对方式也不同。
学会与焦虑做朋友
承载焦虑的能力,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精神健康的一部分。
1、识别正常焦虑与病理性焦虑
找对焦虑的根源,缓解焦虑的尝试才能达到期待的结果。
2、列出焦虑清单,找到适合自己的焦虑应对方式
每个人感受到焦虑的原因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应对焦虑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身心更强壮,更能够承受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压力,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风险,减少伤害,当我们感到焦虑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最恰当的缓解焦虑的方式。
5、增强自我认知,调整自我期待
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调整自我期待,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意义。
6、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病理性焦虑的原因,陪伴我们更好地面对内在的冲突和恐惧,加强我们承担焦虑的能力,找到建设性地应对焦虑的方式。
某种程度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核心也在于对焦虑的识别、理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整合我们的人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焦虑的意义》这本书,里面用一种全面积极的视角,给我们指出了破除焦虑困局的光明大道。
焦虑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学会与焦虑做朋友,可以促进我们个人成长、激发创造力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