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基地检查,严把种子市场准入关;销售市场抽查,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关;种子入库抽检,筑牢播种用种安全关……一粒粒浓缩着草原儿女代代智慧的种子,守护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肩负着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使命担当。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一粒良种,万担好粮,优质的农业“芯片”硬核助推内蒙古粮食产量2024年首破800亿斤大关,有效保障了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稳定供应。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内蒙古,要心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践行种业振兴“北疆之责”。
沃野出良种,土地是根本。唯有把“粮田”变“良田”,才能育出“良种”。内蒙古要深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盐碱地改造综合利用试点,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农业等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全区耕地地力,切实落实藏粮于地,让粮食丰收有底气。
良种一粒重千钧。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是培育良种。内蒙古要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和重大战略性新品种,加强良种技术攻关,全面提升种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日前,内蒙古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正式运行,这是全区首家具备品种真实性和纯度分子标记检测资质的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该中心的运行为内蒙古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种业发展,必须要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内蒙古要持续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繁育推一体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产学研纵深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早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同时,要加强智能农机、数字农田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深化数字赋能种业振兴,大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春耕、夏耘、秋获,一粒种子,长于天时、聚于民力。种业振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助力。要大力培育本土种业科研人才,高效引进种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种业科研人才改革,畅通种业企业科研人员职称评审通道,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切实提高人才待遇,激发创新活力,赋能种业振兴。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做强农业“芯片”,不仅关系着粮食安全,也是实现内蒙古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才能为“中国碗”装上更多“塞外粮”。北疆“质”造,未来可期!(陈少婧)
编辑丨侯凤致
来源丨内蒙古观察
【声明】
1.内蒙古观察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观察》官方微信公众号。
2.本公众号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3.本公众号保留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