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期 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技术要点是...

民生   2025-01-05 17:00   辽宁  

图片来源于百度

从羊肚菌针状原基形成到采收,一般需要20~25天。科学的出菇管理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保证,此阶段 “精细化”管理尤为关键。针对出菇阶段管理,现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羊肚菌出菇阶段管理以温、湿、光、气四大环境要素为核心,四大环境要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天气、棚室性能、生长发育时期等实际情况,尽量达到四大要素的和谐统一,保证羊肚菌子囊果的正常发育。
1. 温度管理:“防低温,忌高温”
地温宜控制在12~16℃,气温宜控制在10~18℃,适宜范围内温度宁低勿高,低温条件下羊肚菌菇体肉质肥厚、韧性好;最低地温和气温均不得低于6℃,否则幼菇(<3厘米)易发生冻害,菌柄呈水浸状,后逐渐变红死亡,大菇虽不易冻死,但菌柄会变灰色或红色,导致品质下降;气温最好不超过20℃,切勿超过25℃,超过25℃易大面积发生白霉病。温度调控可通过揭盖保温被和通风的方式来调节。

2. 湿度管理:“少量多次,小水勤喷,不打关门水”
出菇期土壤湿度以保持畦面湿润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 85%左右为宜。畦床表面发干时,应视天气情况、发育时期等具体情况确定浇水方案。以采用微喷的方式浇水为宜,地喷带浇水易溅起泥水污染菇体,故不建议使用。现正值冬季,早晚温度偏低,宜选择晴天的中午喷水增湿,并喷水后及时通风,即“不打关门水”。出菇阶段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补水,以喷小水为宜,根据羊肚菌生长情况确定喷水量,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大多喷,菇小少喷”的原则,喷水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严禁大水漫灌,以防“水菇”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3. 通风管理:“设缓冲膜,通底风”

氧气对羊肚菌子囊果的生长尤为重要,缺氧会导致菌柄较长而品质下降。出菇阶段随着子囊果的不断长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需逐渐增加通风量,保持棚内空气新鲜。羊肚菌种植棚通风方式不同于蔬菜,以通底风为宜,以便于二氧化碳能排出棚外,但为避免寒风或干热风直吹菇体,应在温室门口处及棚膜底部的通风口处拉1米高左右的缓冲膜。由于冬季温度偏低,通风时间宜选择在上午10:30至下午3:00之间进行,通风时间以2~3小时为宜,控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2000mg/m3(2000ppm)以内。

      4. 光照管理原则:“散射光普照,忌直射光”

出菇阶段的光线对羊肚菌子囊果形态及菌盖颜色影响较大,通过调节棉被的高度和遮阳网厚度,将光照强度控制在800~1500lx,出菇畦面要均匀见光,避免出现温室中后部见光少的问题;忌阳光直射,以防菇体温度过高而发生白霉病。(来源:河北农民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荐阅读:

香菇肉质薄、易开伞,30元小药帮你解决!

菌棒流红水、绿霉如何治?小方法2天见效!

菇农助手
每天5:00准时更新食用菌【行业新闻】、【行情参考】、【技术讲解】、【供求信息】,尽可能帮助菇农解决困惑,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小菇娘”在这等你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