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作为一项挑战极限、释放自我的运动,成为许多人的冬季挚爱。滑雪包括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等等,滑雪的过程不仅能让人享受速度与激情,更日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动。
图自/Bigstock
但不得不说,滑雪的确是一项高危运动。高速滑行中一旦失控,轻则擦伤、扭伤、肌肉拉伤,重则骨折、韧带断裂、关节脱位、脑震荡或血管神经损伤。冬季的骨科或运动医学科病房里,不乏因滑雪而导致运动系统损伤的患者,有人戏称“滑雪的尽头是骨科”。
严重一些的患者,甚至还需要神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等多科室会诊,不仅治疗恢复时间长,影响功能,严重时还有致残的可能。有数据统计,滑雪受伤率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即每1000名参加滑雪的人中,有2~4人会受伤,需要就医。年轻女性和初学者更容易在滑雪中受伤。21~30岁的受伤滑雪者占比最大,达到36.8%。摔倒是导致滑雪受伤的最常见原因,占76.6%。受伤概率最高的部位是头颈部,其次是膝关节和手腕手指。
造成滑雪损伤的原因有很多,
技术水平不足
造成滑雪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技术水平不足是重要方面。很多初学者在未掌握基本技巧时就急于上高级道,容易在高速滑行中失去控制。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是安全滑雪的基础,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滑雪者很容易受伤,建议初学者一定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学会对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摔倒时避免摔伤的动作等等,再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不要急于求成。
忽略安全保护措施
部分滑雪者为了追求刺激,忽视安全保护措施。比如不戴头盔、不穿护具、不熟悉地形等,这些都增加了受伤的风险。特别在一些非专业的滑雪场,雪质不佳、坡度不合适、没有明确的滑行路线等,往往会增加滑雪者运动损伤的风险。
肌肉力量不足
肌肉力量对预防损伤极其重要,肌肉力量越强,关节稳定性越好。一旦发生摔伤或扭伤等动作,肌肉的力量可以对抗外力,对骨骼和关节韧带等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或减轻损伤。
这里要提醒大家,身体状况欠佳时不宜滑雪。滑雪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滑雪前应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或疲劳感,应适当休息或调整行程。门诊时就常遇到身体不适时带病滑雪的患者,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小毛病,问题不大没什么影响,但其实大大增加了运动风险。
图自/Bigstock
滑雪时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关节扭伤和局部擦伤,其次是骨折和脑震荡。关节扭伤中可能累及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腰扭伤,膝关节扭伤严重时可能引起膝关节脱位,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交叉韧带断裂、内侧髌股韧带断裂、内外侧副韧带断裂、软骨损伤和半月板撕裂等,踝关节扭伤可能引起踝关节脱位、周围韧带的断裂、骨折和软骨损伤等。肩关节可能发生脱位、盂唇撕裂和肩袖撕裂等。
无论何种部位发生损伤,如果疼痛肿胀明显,建议患者伤后尽早采取“PRICE”急救原则,尽可能减轻损伤,尽早康复。所谓“PRICE”急救原则,即:
“PRICE”急救原则
守护长者健康,安享银龄光华。在重阳大咖义诊月,如您或您的家人有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肩痛、肩周炎方面的问题,可以预约以下义诊场次:
➤Protect(保护)发生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护受伤部位;
➤Rest(休息):受伤后进行充分休息,防止伤势加重;
➤Ice(冰敷):冰敷时常用冰袋或碎冰,最好是冰水混合物,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可以隔着薄衣服或裹着毛巾,避免冻伤,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
➤Compress(压迫):可以用弹力绷带对患处加压,压迫通常在受伤后尽早进行,局部加压可以减轻肿胀,减少出血;
➤Elevation(抬高患处):可以用弹力绷带对患处加压,压迫通常在受伤后尽早进行,局部加压可以减轻肿胀,减少出血;将受伤部位抬高,可以帮助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完成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科诊疗,通常医生需要经过问诊、体格检查和相应影像学及化验结果综合判断,给出最终治疗方案。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运动系统损伤,如果局部伴有明显淤血肿胀,除了考虑骨折,肌肉撕裂、韧带撕裂、软骨损伤等问题也不能忽视,但此类损伤在X线上无法明确诊断,需要完善核磁或彩超检查才能明确损伤程度。切忌拍完X线看没有骨折,就认为万事大吉,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软组织损伤程度。
如果发生了肌腱韧带断裂、关节脱位等问题,同样需要固定1个月左右,恢复到日常生活自如则需要3个月左右。对于受了伤的患者,恢复滑雪前最好能经过运动功能评估,避免再次受伤。
进行热身运动
滑雪前要充分热身,增大肌肉的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充分的准备活动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减少损伤发生。
选择规范场地和优质的滑雪装备
提前熟悉场地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自己的雪道,切勿为了追求刺激和心理满足而盲目选择高级雪道。选择保温、防水、透气、有一定摩擦力、色彩鲜明的滑雪服、雪帽、手套等对有效避免冻伤至关重要。此外,其他的保护装备如滑雪镜、护膝、护肘、护脸等可降低在滑雪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选择合适、质量过关的雪板、雪杖、雪鞋,特别是对在滑雪场租赁的器材要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请专业人员调节好滑雪板脱离器的强度。
提高安全意识
初学者早期应寻求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掌握常规动作技巧和摔倒技巧;雪场高手也要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和盲目冒险。
时间不宜过长
滑雪对体能消耗大,时间过长 疲劳运动造成肌肉疲劳易引起关节扭伤和关节和肌肉的劳损。所以滑雪时间不宜过长。
如需更多帮助或预约咨询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王文
广州和睦家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
金一
广州和睦家医院
骨科及运动医学科专科副主任
谭弘端
广州和睦家医院
物理治疗师
郭沄洁
广州和睦家医院
物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