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主持人朱丹在直播中自曝自己心悸越来越频繁,害怕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竟是因为鸡蛋过敏。朱丹得知后难以置信:“毕竟我吃了40多年的鸡蛋了,从来没想过过敏。”
对此,医生解释类似情况属于慢性过敏,过敏的值越来越高,身体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下降,过敏反应也随之表现出来。朱丹表示,自己之后的三个月没有吃过含鸡蛋的食物,心悸的症状也随之消失。报道称,过敏还引发了身体炎症,炎症容易产生结节。据朱丹自述,她的甲状腺和肺上都已经长了结节。
朱丹建议,怀疑自己过敏的人可以去医院抽血检查慢性过敏食物90项,看看自己对什么东西过敏。
(以上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心悸是因为对鸡蛋过敏?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惊呼想不到
#朱丹吃了40多年鸡蛋才发现过敏#
话题也登上了热搜
过敏有什么症状呢?过敏检测五花八门哪种靠谱?孩子过敏需要积极干预吗?今天我们邀请儿科梁蓉蓉医生为大家详细解答。
说起过敏这个词,很多人并不陌生,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正逐渐接近西方国家,但很多家长仍对过敏这一疾病一知半解。由于过敏症状复杂多样,家长常常不会很快觉察到孩子的不舒服其实就是过敏。
儿科就诊案例
小朋友A,3个月,出生后奶粉喂养,最近这两个月出现严重腹泻,大便里甚至出现了鲜红色的血丝和血块,妈妈发现他最近1个多月都没有长体重。
小朋友B,3岁,平时总喜欢搓鼻子揉眼睛,天气变化的时候喷嚏不断,小小年纪晚上睡觉打呼噜比爸爸还响。
小朋友C,4岁,经常咳嗽,咳得厉害的时候会发出hea-hea的声音,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最近这半年因为肺炎他已经住院了2次,有1次还要吸氧。
小朋友D,10岁,他的脖子、手臂总是会觉得很痒,忍不住挠了又挠,皮肤看上去很粗糙,摸起来像树皮一样干燥。这让他在同学面前很自卑。
上面这几个小朋友,年龄不同,症状不同,但其实他们面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过敏。
1
什么是过敏?
我们的免疫系统每天都在辛苦工作,帮助我们攻击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守护我们的健康。
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反应过强或不恰当,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种功能障碍和/或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程度各异的症状。
过敏的免疫学机制十分复杂,常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交互、肠道菌群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
过敏有什么表现?
过敏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展的过程,过敏反应会因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接触到的过敏原种类而异。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因累及的器官系统不同而症状各异。
皮肤: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
眼睛:充血红肿,瘙痒,多泪
呼吸系统:鼻塞、打喷嚏、流涕,鼻子或喉咙发痒,张口呼吸,咳嗽,呼吸时发出喘鸣声或气短
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血便,顽固便秘
当出现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就医,症状包括:
突发全身性荨麻疹,双眼、嘴唇、舌头或面部肿胀
呼吸困难、喉咙发紧或吞咽困难,持续剧烈咳嗽
剧烈痉挛性腹痛、恶心、呕吐
昏厥、意识混乱、头昏或晕眩
心跳过快,胸闷、胸痛
皮肤冰凉、湿冷或多汗
3
如何检测过敏?
过敏性疾病治疗的首要原则就是回避过敏原,因此及早准确识别过敏原十分重要,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四大类:
目前临床上检测过敏原的方法五花八门,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IgE过敏原、食物不耐受、皮肤点刺等:
1
血常规
血常规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水平与过敏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可以作为监测过敏和治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2
IgE检测
是一项血液检测,包括总IgE和特异性IgE(即针对每项吸入或食物过敏原)检测。
通常,血IgE水平越高,患儿对相应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但并不能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血IgE检测阳性,仅代表致敏状态而不一定出现过敏的临床表现。
划重点!简单来说,IgE阳性并不代表一定过敏,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
3
特异性IgG检测
是一项血液检测,不能单纯基于抗原特异性IgG和IgG4抗体滴度检测诊断过敏性疾病,也不能作为进行食物规避或药物治疗的依据!
4
皮肤点刺试验
顾名思义,就是用点刺针将过敏原液刺入皮肤,是筛查食物及吸入过敏原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低的阳性预测正确率和较高的阴性预测正确率,意思就是皮肤点刺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该过敏原诱发的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而阳性者则需进一步确诊。
不过这项操作可能会受到药物、疾病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检测。此外,该项检测需要在孩子的皮肤上多次扎针,对配合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适合5岁以上且配合良好的孩子。
5
肺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测定是确定儿童哮喘诊断、评估疾病严重度并指导控制药物治疗强度的主要手段,哮喘患儿存在可逆性通气功能受限。该项操作对孩子的配合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4
如何治疗过敏?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治疗需要多位一体,包括对因治疗(回避过敏原或对部分患儿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和药物对症治疗,其中涉及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等多个科室。
在广州和睦家,我们做到各科室紧密协作,多学科诊疗,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综合管理,在家长的共同协作下,减轻和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先进药物和创新疗法的精准应用,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皮下脱敏疗法——安脱达
脱敏治疗是WTO推荐的“唯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通过规律性的免疫注射,让免疫系统趋于正常,从而逐渐能“适应”外界过敏原,减少过敏症状的出现。
安脱达(屋尘螨变应原制剂)皮下脱敏是临床常用的疗法之一,适用于有屋尘螨致敏史的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及/或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脱敏治疗,总疗程3-5年,注射后大概10周即可起效。
生物制剂疗法——奥马珠单抗
奥马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的生物制剂,可预防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的发展,适合长期治疗,并对停药复发的患者也同样有效,对患者来说将是一个摆脱荨麻疹困扰的希望。
奥马珠单抗也明确可用于治疗确诊为IgE介导的6岁以上中至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者。除此之外,对过敏性鼻炎、特应性鼻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也有一定的疗效,初次治疗至少需4个月。
靶向治疗——度普利尤单抗
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是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从婴儿期到成年期覆盖全年龄人群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靶向生物制剂,也是同类首个可用于6个月及以上婴幼儿的治疗用生物制剂。
它可以快速、持续改善瘙痒、焦虑、抑郁等不良感受,6月龄以上可用,一般治疗疗程需16周。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几个病例:
小朋友A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更换了特殊配方奶粉后,他的大便情况明显改善,体重身长也稳定增长。
小朋友B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在眼科和耳鼻喉科的协作下,通过回避过敏原、脱敏及药物治疗,症状极大改善,睡眠质量都提高了很多。
小朋友C诊断为学龄前期喘息,通过回避过敏原、长期雾化,生病和咳嗽频率明显减少,再也不是幼儿园的出勤率最低的小朋友了。
小朋友D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在皮肤科和儿科的协作下,接受了免疫治疗和外用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很多,再也不怕在同学面前穿短袖了。
过敏是一个慢性持续状态,常伴随终身,难以根治,希望在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控制症状、减少发作,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
梁蓉蓉
广州和睦家医院
儿科医生
梁蓉蓉医生2014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儿科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科呼吸。
在加入广州和睦家医院之前,梁医生一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工作,轮转科室包括儿科呼吸、风湿免疫、血液、重症、新生儿、门急诊等,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Creighton university交流学习,熟悉和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及操作,尤其是儿童呼吸、消化、血液、免疫系统等疾病的诊治。于2020年完成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于2021年获得儿科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在之后的住院总医师轮训中,积累了丰富的儿童危重症抢救、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救治的临床经验。梁医生曾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进修儿童支气管镜技术,并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可独立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操作。
此外,梁医生在科研方面也取得多项成果,曾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哮喘、免疫领域发表了数篇中英文学术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