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尽头是骨科”?医生支招滑雪运动注意事项……

健康   2025-01-14 16:10   广东  

滑雪作为一项挑战极限、释放自我的运动,成为许多人的冬季挚爱。滑雪包括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等等,滑雪的过程不仅能让人享受速度与激情,更日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动。


图自/Bigstock


但不得不说,滑雪的确是一项高危运动。高速滑行中一旦失控,轻则擦伤、扭伤、肌肉拉伤,重则骨折、韧带断裂、关节脱位、脑震荡或血管神经损伤。冬季的骨科或运动医学科病房里,不乏因滑雪而导致运动系统损伤的患者,有人戏称“滑雪的尽头是骨科”。


严重一些的患者,甚至还需要神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等多科室会诊,不仅治疗恢复时间长,影响功能,严重时还有致残的可能。有数据统计,滑雪受伤率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即每1000名参加滑雪的人中,有2~4人会受伤,需要就医。年轻女性和初学者更容易在滑雪中受伤。21~30岁的受伤滑雪者占比最大,达到36.8%。摔倒是导致滑雪受伤的最常见原因,占76.6%。受伤概率最高的部位是头颈部,其次是膝关节和手腕手指。



造成滑雪损伤的原因有很多,


01

技术水平不足

造成滑雪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技术水平不足是重要方面。很多初学者在未掌握基本技巧时就急于上高级道,容易在高速滑行中失去控制。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是安全滑雪的基础,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滑雪者很容易受伤,建议初学者一定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学会对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摔倒时避免摔伤的动作等等,再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不要急于求成。


02

忽略安全保护措施


部分滑雪者为了追求刺激,忽视安全保护措施。比如不戴头盔、不穿护具、不熟悉地形等,这些都增加了受伤的风险。特别在一些非专业的滑雪场,雪质不佳、坡度不合适、没有明确的滑行路线等,往往会增加滑雪者运动损伤的风险。


02

肌肉力量不足


肌肉力量对预防损伤极其重要,肌肉力量越强,关节稳定性越好。一旦发生摔伤或扭伤等动作,肌肉的力量可以对抗外力,对骨骼和关节韧带等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或减轻损伤。


这里要提醒大家,身体状况欠佳时不宜滑雪。滑雪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滑雪前应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或疲劳感,应适当休息或调整行程。门诊时就常遇到身体不适时带病滑雪的患者,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小毛病,问题不大没什么影响,但其实大大增加了运动风险。


图自/Bigstock


滑雪时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关节扭伤和局部擦伤,其次是骨折和脑震荡。关节扭伤中可能累及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腰扭伤,膝关节扭伤严重时可能引起膝关节脱位,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交叉韧带断裂、内侧髌股韧带断裂、内外侧副韧带断裂、软骨损伤和半月板撕裂等,踝关节扭伤可能引起踝关节脱位、周围韧带的断裂、骨折和软骨损伤等。肩关节可能发生脱位、盂唇撕裂和肩袖撕裂等。


无论何种部位发生损伤,如果疼痛肿胀明显,建议患者伤后尽早采取“PRICE”急救原则,尽可能减轻损伤,尽早康复。所谓“PRICE”急救原则,即:




“PRICE”急救原则


守护长者健康,安享银龄光华。在重阳大咖义诊月,如您或您的家人有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肩痛、肩周炎方面的问题,可以预约以下义诊场次:


➤Protect(保护)发生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护受伤部位;


➤Rest(休息):受伤后进行充分休息,防止伤势加重;


➤Ice(冰敷):冰敷时常用冰袋或碎冰,最好是冰水混合物,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可以隔着薄衣服或裹着毛巾,避免冻伤,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


➤Compress(压迫):可以用弹力绷带对患处加压,压迫通常在受伤后尽早进行,局部加压可以减轻肿胀,减少出血;


➤Elevation(抬高患处):可以用弹力绷带对患处加压,压迫通常在受伤后尽早进行,局部加压可以减轻肿胀,减少出血;将受伤部位抬高,可以帮助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完成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科诊疗,通常医生需要经过问诊、体格检查和相应影像学及化验结果综合判断,给出最终治疗方案。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运动系统损伤,如果局部伴有明显淤血肿胀,除了考虑骨折,肌肉撕裂、韧带撕裂、软骨损伤等问题也不能忽视,但此类损伤在X线上无法明确诊断,需要完善核磁或彩超检查才能明确损伤程度。切忌拍完X线看没有骨折,就认为万事大吉,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软组织损伤程度。


如果发生了肌腱韧带断裂、关节脱位等问题,同样需要固定1个月左右,恢复到日常生活自如则需要3个月左右。对于受了伤的患者,恢复滑雪前最好能经过运动功能评估,避免再次受伤。


进行热身运动



滑雪前要充分热身,增大肌肉的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充分的准备活动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减少损伤发生。



选择规范场地和优质的滑雪装备 



提前熟悉场地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自己的雪道,切勿为了追求刺激和心理满足而盲目选择高级雪道。选择保温、防水、透气、有一定摩擦力、色彩鲜明的滑雪服、雪帽、手套等对有效避免冻伤至关重要。此外,其他的保护装备如滑雪镜、护膝、护肘、护脸等可降低在滑雪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选择合适、质量过关的雪板、雪杖、雪鞋,特别是对在滑雪场租赁的器材要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请专业人员调节好滑雪板脱离器的强度。



提高安全意识



初学者早期应寻求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掌握常规动作技巧和摔倒技巧;雪场高手也要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和盲目冒险。


时间不宜过长



滑雪对体能消耗大,时间过长 疲劳运动造成肌肉疲劳易引起关节扭伤和关节和肌肉的劳损。所以滑雪时间不宜过长。



如需更多帮助或预约咨询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王文

广州和睦家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


王文主任1994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随后进入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工作,在完成了基本外科及骨科基础培训后,于2000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攻读骨科运动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师从陈启明教授,同期参与了英联邦骨科专科的系统训练,于2006年完成培训并取得香港中文大学骨科运动医学博士学位,回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继续临床工作,并于2010年获得副主任医师资格,于2018年被评硕士生导师。

王文主任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曾于1999年在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医院矫形外科学习6个月,师从Taylor教授学习局部解剖, 曾于2008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Emmerich骨科医院进修学习4个,曾于2010及2013年等多次短期参访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运动医学及韩国首尔Mardi肩关节医院学习关节镜技术。

王文主任的专长是对各种运动损伤及关节病痛的诊治,特别对膝关节的韧带,半月板,软骨损伤,肩周炎,髋部疼痛,关节退化的骨关节炎,肘腕部的运动伤痛,足踝扭伤,肌腱肌肉拉伤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王文主任擅长应用微创关节镜技术治疗各种关节疾病,个人年手术量超过300台。同时,王文主任对四肢骨折创伤,常见儿童骨科疾病,脊柱疾病,足踝畸形等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此外,王文主任在临床及基础科研方面也取得多项成果,获得过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国际S论文6篇。王文主任目前在国内多个学术组织任职,担任了中国医师学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上肢创伤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王文主任还曾获广州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金一

广州和睦家医院

骨科及运动医学科专科副主任


金一医生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外科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工作,分别于2016年及2019年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主治医师培训,熟练掌握骨科,特别是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常见疾病和损伤的诊治,并于2019年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获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在加入广州和睦家医院之前,金一医生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及骨病专科工作近10年,擅长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缝合术、前/后十字韧带重建术等),肩关节镜微创手术(肩关节囊松解术、肩袖撕裂修复术、肩关节盂唇修复术等),踝关节镜微创手术(踝关节清理、骨赘切除术等),以及髋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腘窝囊肿,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肩周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臀肌挛缩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外,金医生在临床科研方面也取得多项成果,主持或参与省级、市级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编译英文运动医学专著(《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运动医学卷)》)。

曾多次获得抗疫先进个人、青年骨干人才、优秀教学老师等荣誉称号。任职长沙市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谭弘端

广州和睦家医院

物理治疗师


谭弘端物理治疗师2014年毕业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并在2019年取得国家卫健委康复治疗师资格。谭医生长年服务于专业运动队,拥有近1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处理运动损伤、肌骨疼痛与康复治疗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加入广州和睦家医院之前,谭弘端物理治疗师于2014~2017年在广州市自行车队工作,担任随队治疗师;于2017年起在中国国家攀岩队任职随队物理治疗师,负责国家队运动员伤病预防治疗和提升运动表现,多年随国家队参加世界杯、世锦赛等世界、洲际赛事,2018年亚运会和2020年奥运备战周期负责重点运动员伤预防治疗及恢复,系东京奥运中国代表团赛会注册物理治疗师。

谭弘端物理治疗师擅长为各类运动爱好者、急慢性肌骨疼痛患者和骨科术前术后提供手法及仪器治疗,并结合力量及功能训练进行保守治疗和干预,如攀岩、长跑、力量举、美式橄榄球、羽毛球、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等,善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并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他在手指损伤诊疗也有较丰富的经验。

谭弘端物理治疗师除了专注于临床物理治疗,还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职业鉴定教材修订,并在《山野杂志》发表“青少年攀岩人群手指骨骺骨折的预防和诊疗”和“攀岩运动中手指滑车损伤的诊断和康复” 等文章。


郭沄洁

广州和睦家医院

物理治疗师


郭沄洁物理治疗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骨关节医学康复专业,随后进入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工作,已完成卫健委康复治疗师中级主管认证,熟练掌握康复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在加入广州和睦家医院之前,郭沄洁物理治疗师在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康复医学科工作近5年,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访问交流,曾以队医身份在江苏省重剑击剑队负责运动训练相关工作。

郭沄洁物理治疗师擅长体态矫正康复,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急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处理,骨科术后运动康复以及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熟练掌握肌筋膜刀技术,MET肌肉能量技术,PRI姿势恢复技术,Schroth脊柱侧弯矫正技术,Maitland关节松动术等等,治疗理念从整体出发,以人为本。

此外,郭沄洁物理治疗师在临床科研方面也取得多项成果,关于扁平足的动力学研究曾在《当代体育科技》于2018年发表。

郭沄洁物理治疗师目前在国内多个学术组织任职,担任了深圳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疼痛手法康复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坪山区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







广州和睦家医院
广州和睦家医院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旨在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品质、人性化的综合性医疗服务。特色服务包括全科家庭医疗、家庭式一体化产房、医疗级产后康复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24小时预约及咨询电话:4008919191。
 最新文章